[推荐]建立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HRM - 培训与发展HR培训与 ...

当前位置: » » 正文

[推荐]建立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

等级:
组别:普通用户
:3
威望:90
金币:6
同城:福州市
状态:离线
点击数:37   | | | |

[推荐]建立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

  1.员工入职培训课程

  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属普及性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政策、企业相关制度、企业发展历史等。固定培训课程是基础性培训,是从事各类各级岗位需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反应知识、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强固定课程培训。动态培训课程是根据科技、管理等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做出培训分析,这类培训是保证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固定课程

  固定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工作中工作量{zd0}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起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首先,人力资源部会同各级部门,从岗位分析入手,对所有岗位进行分类,如分为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等。在分类基础上对每一类进行层次级别定义和划分。由此,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胜任模式来建立固定课程体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以各级各类岗位为基础,分析员工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在分析这些活动时,可以遵循以下三种思路:

  (1)从活动开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

  (2)从活动范围来考虑;

  (3)从活动内容本身组成部分来分析。

  分析支持这此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确定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从而开发出相应的培训教材。不同级别的必备知识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应该有所区别。

  3.动态课程

  动态培训课程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

  (1)企业目标。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考虑与此相关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并以此确定培训课程。

  (2)从科技发展角度分析。如今科学技术、管理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当一项工作内容发生重大革新时,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确定培训课程。

  4.培训对象的确定

  培训体系建立之后,培训对象的确定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策略确定企业的培训要求,并由人力资源部分析并确定相应的人员培训。

  中层管理者。根据企业为他们制定的发展计划和绩效考评的结果,由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分析和确定他们的下一步发展需求。

  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由中层管理者根据员工的绩效考评来分析确定他们的培训需求。

  员工可以自己提出培训需求,得到上一级主管及人力资源部认可。

  5.培训方式的选择

  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其基本出发点是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和培训的目的。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创造轻松、活跃的培训环境,易于培训对象接受和理解知识、技能或转变观念。在职培训、课堂培训、研讨会和大型会议、案例研究等传统的培训方式在我国企业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培训、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等新的培训方式不断发展,这些方式较之传统的方式更为行之有效和实用,因此我国企业在实践中要及时引入这些先进的培训方式,从而增强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效率。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注重业务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特别是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我国企业更要重视多样化培训项目,开阔员工眼界,掌握和了解在不同文化、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下进行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查阅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发表于 2010-4-23 20:20:18 | | | |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推荐]建立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HRM - 培训与发展HR培训与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