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创的艺术批评理论
——软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综述

谭昶


2007年9月,在广东省文联主办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天宣读了题为《从革命现实主义到软现实主义》的论文,正式提出“软现实主义”这一命题。发言引起与会学者的积极反响,认为中国终于出现了自己原创的艺术批评理论”。

一、软现实主义理论的内涵

1软现实主义命名的起源

关于软现实主义命名的起源,谭天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所谓“软现实主义”、“硬现实主义”都不是作者的发明,来源于“软实力”和“硬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是此概念的作俑者。“硬实力”主要指经济、军事等,是物质的东西。“软实力”指的是一种文化与文明,如美国好莱坞电影,消费文化,主要是指一种精神观念。美国标榜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软实力。在做“毛思想美术”研究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毛思想美术”和“当代艺术”?于是把“软”字借用过来,把宏大叙事的那种革命现实主义艺术都称之为硬现实主义,那么软现实主义就可能是对革命现实主义的超越。(详见《从革命现实主义到软现实主义》)

2软现实主义辞条

而根据百度百科上《软现实主义辞条》(谭天撰)中的定义:

软现实主义是一种解读现实世界的、和平的、感性的艺术学说,是关于“软现实”的主义,而不是软的“现实主义”。是对中国艺术各种政治意识形态批判的超越,也是对西方二十世纪以来艺术的批判思维方式的超越,具体则是对中国主流艺术中的革命现实主义和当代艺术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超越。
软现实主义有独特的精神实质,其核心理念是“不批判”、“不代表”。而“不妥协”、“不逃避”,是支撑软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软现实主义有独特的实践路线,其核心方式是“软化后的融合”。以个性软化共性、以物本软化人本、以精神软化物质、是软现实主义的艺术实践纲领。软现实主义艺术的表达方式是以“常态的非常态表达”来扬弃“非常态的常态表达”。软现实主义的理想是以艺术软化意识形态。让艺术超越政治、宗教、国家、民族等意识形态,成为全人类认同的、和平的、平等的交往方式和生态。

3对软现实主义辞条的解读

由上可见,软现实主义理论是在“软实力”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前在命名前提下,结合中国当下艺术现实,对中国本土盛行的“革命现实主义”和“评判现实主义”进行区别和超越。软现实主义以其独具智慧和充分宽容的“不批判”呼吁,针对“革命的大批判”和“后现代的大批判”顽疾,提出“不批判就是不批判”,不是蔑视你,也不是忽视你,而是彼此尊重,与上述两种建立在“批判”基础上的艺术理论拉开了差距。
软现实主义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理论,还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性质的“不代表”理念,其“人类文化尤其在艺术方面无优劣”的观点,其对“文化进化论”的挑战,其对“贴标签”、“拉圈子”的反对,均体现了其作为一种独立而自信的东方原创艺术理论存在的价值。
软现实主义通过对“不妥协”和“不逃避”二理念的再解读和再认识,建构出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即:不逃避现实,也不逃避理想;既不向社会的外在压力和阻碍妥协,也不向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妥协;不妥协的依据是顺应天性、顺应物性、顺应人性、顺应艺术性。
软现实主义的实践路线是“软化后的融合”,其艺术实践纲领是“以个性软化共性、以物本软化人本、以精神软化物质”。这体现出其与“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等迥然不同的理想追求。
软现实主义艺术的表达方式是以“常态的非常态表达”来扬弃“非常态的常态表达”。这既规定了艺术创作的内容——常态,也提出了艺术创作手段——非常态表达,为艺术创作摆脱平庸化和模式化指出了操作性的路径。
软现实主义的理想是“以艺术软化意识形态”。让艺术超越政治、宗教、国家、民族等意识形态,成为全人类认同的、和平的、平等的交往方式和生态。这体现出“软现实主义”建构一种整体性的艺术哲学的努力。

二、软现实主义的理论构建


软现实主义正式命名后,在谭天的主持下,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实践者们在“软现实主义”这一命题下迅速汇集起来,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进行连续不断地深入理论探讨、作品创作、刊物出版、教学实践等工作。从2007年11月开始,软现实主义团队通过长期不懈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和五次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核心讨论,先后出版了六本《软现实主义》白皮书(第五集分为上下两本),逐渐建构起软现实主义的核心理论。软现实主义理论文章及作品在全国20多种艺术类刊物发表,在全国美术界、设计界、诗歌界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命题,甚至作为“广东现象”而为全国瞩目。

1软现实主义批评家团队

谭天带领包括陈国辉、吴建孺、魏祥奇在内的美术理论批评者们组建成了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批评团队,通过《软现实主义与绘画》(谭天)、《软现实主义“软”在何处》(陈国辉)、《避开异化的艺术思维》(吴建孺)、《不妥协是一种责任》(魏祥奇)等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概念填充和逻辑性发展。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文艺学教授、图书馆副馆长伍方斐通过《软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软现实主义的当代性》等文章,对软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软现实主义”理论的建构廓清了理论边界。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访问学者夏可君通过文章《软是一种生命感觉的触知》以及专著《软现实主义与余像绘画》、《淡》等,结合罗奇和赵峥嵘的绘画创作,对软现实主义对当下架上绘画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软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及中国古典哲学的关联和新释。
软现实主义白皮书编辑到第五集,因参与者甚众,不得不分成了上下集,约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实践者都为刊物撰写文章,参与到理论建构中来,包括《软现实主义城市》(陈万里)、《苦难生存的审美观照与审丑沉溺》(查常平)、《以“无”观“有” —— 论软现实主义的艺术价值》(胡传吉)、《 艺术作为现实》(梦亦非)、《 软现实主义提供当代人文价值的可能出路》李之平、《 从“85新潮”说起——谈软现实主义的意义和可能性》(海寺)、《 软现实主义的审美追求及其话语策略》(卢天玉)、《 活脱一种“软”生活》(张金鹏 )、等,可谓百家xx。
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栾栋教授也对软现实主义的理论构建进行了热情地回应。栾栋同时在中国古代文学、法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化等多个学科担任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他参与了软现实主义第五集关于“不代表”的讨论,并撰写了《上善若水——“软”艺术刍议》一文,为软现实主义的“四不”,尤其是“不代表”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遍列中外文学艺术史上“软”艺术的例子,为软现实主义“上善若水”的品质给以肯定,并且指出:

我们希望软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软而不要胶着与现实,也不要胶着于主义,软而不落俗熟,软而潜移默化,软而穷通变久。从积极而美善的效果上看,软现实艺术向我们展示了平和的心态,绽放出宁静的笔触,披露出超越胶着的追求,这是一种很令人称羡的艺术行为。

2软现实主义艺术家群体

其中,参与软现实主义构建的艺术家有: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家赵峥嵘,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家罗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油画家陶巧丽,广州美术学院自由艺术家黄世常,诗人谭畅,广东文学院院长、散文家熊育群、一级注册建筑师陈万里等。发表文章《软现实主义道路》(赵峥嵘)、《关于软现实主义》(罗奇)、《是一种愿望不是批判》(罗奇)、《软现实主义的通道》(陶巧丽)、《柔软出诗人》(谭畅)、《软现实主义的软与现实》(熊育群)等。谭天本人也是“油画山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其“微远”和“宏远”的油画创作,以及《天·合》《荷·和》画展的作品,在艺术实践领域率先垂范。软现实主义艺术家们通过创作实践,不停地用自己创作时的思考和困境,丰富和挑战着软现实主义这一新生的艺术理论。
      
3软现实主义开放式的理论建构

 谭天对软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的独特性具有清醒的认识,他在《一种艺术理论建构的新可能》一文中指出:
软现实主义是理论对理论的一种反拨,是毛思想美术研究的后续;软现实主义是理论建构和艺术家的实践同步共进的模式,软现实主义把艺术家纳入理论建构中间,而理论提出者本身也是艺术实践者,参与理论建构的艺术家也从艺术创作出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丰富和拓展软现实主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软现实主义理论建构邀请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包括文学、哲学、社会学)共同参与,通过不断的对话进行思想碰撞,再面对同一理论命题,分别从各自角度撰写文章,共同建构一种艺术理论,这是一种更加集中、集体的创造方式。
受建构模式的影响,软现实主义理论文本呈现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软现实主义的理论文本分成若干主题,针对不同的主题,邀请各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对话,过程中呈现的思想交锋呈现出活跃的动态性。每期对话后,请专家分别撰写文章论述,这样既可以补充对话中的不足,又可以对该主题提出新的见解。对话体的方式使理论呈现体现出一种生气,同时还是传统理论的现代演绎,先哲们都是以一种对话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如中国的《论语》,西方的《理想国》。结果使软现实主义的理论文本呈现出一种姿势,在文本中包括了理论家的论述,艺术家的感言或者宣言,诗歌,打破过去理论的说教和呆板。

        软现实主义开放式的建构,还表现在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传播方式包括录音、出版、网络、沙龙等进行理论传播。如出版《软现实主义》白皮书,现已编撰到第五辑;建立网络博客,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和读者进行即时交流等;纸张媒体的转载也是软现实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据不xx统计,目前国内外已有二十多种学术类、艺术类、文学类等刊物和报纸转载了关于软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介文章和艺术作品。
 

三、软现实主义理论的价值

1.品格原创性:植根于东方哲学的本土理论

软现实主义认为,不批判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哲学基础之上,包括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佛教的“以和为贵”。“软”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是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善”这些中国文化中的核心概念。
软现实主义提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其他人用批判达到的目的,平等、自由、和谐等等,其实不批判也同样可以做到,通过个人自由的建设,如果自身是不带有侵略性的,不妨碍别人自由的,不针对别人,自己强大发展起来。若每个人都这样做,那这个世界可以很和谐。相反每个人都想着要一种更深刻的批判,你要批判我,我也批判你。无论是国家、宗教、民族或个人,都在这种互相批判中受到伤害。

2.价值中立性:与一切艺术平等对话

软现实主义认为,自己只是众多艺术类型中的一种,世界上还存在很多样的艺术,软现实主义艺术和其他的并不矛盾。提出软现实主义也并不想替代那些批判性的艺术。批判有它的长处,不批判也有不批判的长处,互不可以替代。无论我们处于哪种状态,都不见得比别人好或者比别人有价值。这中间是没有价值判断的。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天,批判性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习惯性模式,这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所以有杜尚的艺术死亡论之说,新原始主义是翻过这一页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生态。也是软现实主义的意义之一。
不批判应该说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自信,软现实主义艺术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中国要有一种大国心态。态度应该是开放的,任何外来的文化对中国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融合。

3.形态生长性:不断绽放的理论新枝

软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短短两年中,其理论分支已经拓展到多个领域,体现出软现实主义在各个艺术领域中的适应性,和理论本身的生长性。
理论新枝包括:探讨对“软”感性认识的软现实主义“水形态 ”、“火形态”、“淡”等概念;在架上绘画领域夏可君的专著《余像绘画》;在际遇学方面的研究有论文《罗奇和赵峥嵘的相遇----软现实主义绘画的可能性》;在诗歌领域有谭畅的《柔软出诗人》对“寻找愤怒”和“移植痛苦”的质疑;在艺术设计领域有陈万里提出的“软构”概念,包括“建筑的悬浮”、“类似蒙古包的两面设计”、“可根据需要调节的调适性建筑”、“软桥梁”、“软城市”等。

4结构开放性:跨学科、跨艺术领域的融合型理论

软现实主义,提出“要回到软现实主义的语境”,既不能脱离现实,又要去“软化”坚硬、僵死的现实。熊育群认为“现实生活的精彩往往超过作家的想象力。作家面对十分繁复的现实,想象力很软弱无力。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天天在我们周围发生着。”故而软现实主义通过重建人与现实的关系,紧贴中国当前的艺术创作和批评的现场,在现实语境中进行自身构建。
软现实主义开放式的理论建构模式,既体现在理论自身的生长性,不停吸纳更多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元素;也体现在理论构建方式的开放性,不停吸纳更多的艺术家和理论家;更体现在其艺术建构与艺术实践呈现相互挑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印证的良性发展格局。

5实践广泛性:具有很强实用性操作性的实用性理论

软现实主义广泛的实践性在“软绘画”方面,主要体现在赵峥嵘的“苦难囹图图”和罗奇的“苦难逃逸图”,以及陶巧丽从女性微观视角切入生命的体验,和黄世常绘画中流淌和生长的软品质。
在“软诗歌”方面,更体现在女性诗歌、爱情诗、生态诗和震悼诗等领域。在“软小说”方面,包括新闻小说、意识流小说和跨界小说都可能成为其例证。
在“软批评”方面,有文章《呼唤金圣叹式批评》,呼吁重建批评品格,建立起文格对等、人格对等、具有牺牲精神和理想主义的批评理想。
在“软雕塑”方面,倡导雕塑材料的拓展,采取包括编织、缠绕、堆积、飘荡、粘附等手段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创作,注重雕塑的形态未完成性和继续生长性。
在“软城市设计”方面,体现在“悬浮”、“缠绕”、“两面结构”、“可调适”等理念,提倡建立生态型、宜居型、开放式城市。

四、软现实主义的未来发展

软现实主义理论文章和艺术作品以中英文广泛发表在国内外,据不xx统计,计约20多种30余本学术性、艺术性、文学性期刊,10多种20余次报纸, 包括人民网、百度百科、新浪、雅昌等在内的国内外各大网站上都以主要篇幅推介过软现实主义理论及其作品。至撰文日,通过谷歌引擎,“软现实主义”作为中文搜索已达652,000条结果,而搜索其英文名“Soften Realism”则可得到1,720,000条结果。
软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和东方智慧的艺术流派,目前已经具备自己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和东方智慧),连续出版刊物(《软现实主义》白皮书),一批艺术家(罗奇、赵峥嵘等),一批代表作品(绘画、诗歌、设计),延续的艺术风格(陶巧丽、黄世常等人的画作)等多种要素,以其命名的艺术展览亦在策划之中,“软现实主义学堂”的教育机制初现端倪。通过大量的理论参与者和艺术实践者共同推动,软现实主义理论建构体现出综合性、跨学科,跨艺术领域发展的特点。
软现实主义拥有独特的世界观——“世界是意识和物质的缠绕”,自己的方法论“艺术软化现实”,在艺术实践方面“常态的非常态表达”,在艺术实践和艺术批评领域都具有相当的适应性。具备继续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哲学的潜质。
诚然,软现实主义从提出到现在,时间还不不长,理论的积累还不够厚实,也没有到总结性的学术梳理,还有很多关键的问题正在进行写作和讨论。软现实主义是个开放的体系,在其生长的过程中,期待更多理论家、艺术家支持、参与和批评,甚至可以说,软现实主义也有理由对它的读者怀有一定的参与期待。

(本文作者系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