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佳能
徕卡仿制品的最初出现是在30年代。较为典型的实例是日本佳能的产品。佳能公司早先称精机光学研究所,创业初期就以徕卡产品为样板,1935年发表了仿造徕卡相机生产的汉斯·佳能(Hansa Canon)。这是一款装有弹射式取景器和尼柯尔镜头的35毫米相机,计数盘设计在前面板上。由于是半手工制造,工艺水平明显低下,但它的发表却为佳能公司开发商业产品积累了必要经验。
此后,佳能公司便以徕卡作为参照标准,设计和制造了一系列的徕卡拷贝壳产品。如1939- 1944年的佳能J型,它取消了先前佳能产品上的弹射式取景器,外观更加接近徕卡。这款相机的收藏价格目前已达8000美元。有代表性的还有佳能S系列和II至VI系列等等。其中IIAF、IVSb、VI-T等均被视为徕卡拷贝版本中的精品。实际上,由于30年代后徕卡相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趋提高,在日本除佳能公司之外,其他一些相机制造厂也相继步入徕卡仿制品制造行列。如东京的Showa Kogaku Seiki有限公司1940年生产的仿徕卡的Leotax相机。可以看出,该机前两个字符亦取自徕卡字头。
然而,{zx0}仿制徕卡相机的并非日本,而是前苏联,其历史可以向前推到1933年。当时的费德相机已经将徕卡模仿得维妙维肖。后来,与费德有亲缘关系的佐尔基进一步将徕卡仿制品扩大化,并主要提供给人口基数达两亿之巨的国内市场。佐尔基的生产批量十分可观,但工艺水平不如徕卡,尤其是材料和机械加工工艺。这也是为什么佐尔基相机始终未能济身国际市场的原因之一。其实,早期的费德和佐尔基对徕卡产品的仿制已非常逼真,同时也具备必要的光学品质,以至于后来一些精明的相机经销者常常在这两种相机上大做手脚,以此冒充徕步,从而获得丰厚利润。这两种相机的原型和早期产品被徕卡体系研究者们公认为是徕卡拷贝版本中的形仿佳作,在徕卡仿制品中,费德和佐尔基的生产周期最为长久,因此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战后,徕卡技术依然在小型相机制造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许多相机生产厂对徕卡相机的仿制没有间断,但都融入一些改良。如1947日本的美能达一35 Model初版和1956年法国的Foca Universal等等。由于这类相机的外形已经与徕卡 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所以,很多人称这类相机为徕步旁系机种。事实卜,徕卡技术对小型相机发展的贡献是划时代的。1954年,当徕卡M3问世之后,小型相机的发展便以此为契机开始向现代化进步。M3可以说是集中了徕卡相机40年技术发展之精华的作品。它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内装等倍率亮框取景器和视差自动补偿机构;自动复位式胶片计数器;力矩式卷片机构;镜头与机身采用快速卡口连接;调速盘设计成单轴不回转方式;电子测光联动机构等等。它不光继续带动了当时诸如任、尼康等高水平徕卡仿制品的发展,也促进了非徕卡体系小型相机的发展。
xx的尼康SP,就是借鉴M3之后的尼康{dj0}分轴式相机,其测光联动机构与M3xx相同。而佳能7系列则将徕卡拷贝产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例如佳能7S型相机,技术上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硫化镉联动测光表,使实用性能大大提高。7S相机的其他特点还包括:低噪音;柔顺的钛帘快门;同M3一样先进的旁轴式取景器,它的视差补偿装置可以有效地修正因取景视差所造成的画面曝光不一致的问题;继续兼容徕卡 M39×l标准的螺口接座等等。大有青出于蓝的态势。
徕卡的另一个成功仿制品种,是中国的上海58系列和红旗20。在此之前北京也曾有过徕卡版系的相机问世,如1956出品的大莱牌和香山牌试验机(为孤本,原机曾存放于北京照相机厂样品室),但未能形成生产规模。上海 58-I是中国徕卡拷贝版本中的经典之作,产量十分有限,故此成为收藏珍品。而红旗20则以仿制秤止M级相机而闻名于世,其市场价格已大人超出它的母系机——徕卡,加之特定的历史背景,从而形成了今日颇具影响的“红旗文化”现象。
进入60年代,日本相机在模仿德国产品取得丰富经验之后,开始走向独立设计的道路,并获得巨大成功。而徕卡相机在M3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新技术开发方面出现了停滞。此时日本相机工业正处于快速跟进时期,很快,日本相机产品便以更新技术快捷而著称于世。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使得日本相机已无法再从德国产品中吸取所需营养,在这一背景下,以往一贯以徕卡为蓝本的佳能产品在6o年代末彻底放弃了徕卡体系。它的退出标志着徕卡拷贝品种的收敛。同时,也由于日本相机制造业在新技术方面表现出的开创性,最终控制了大部分消费市场,其结果使徕卡及其拷贝机种的市场拥有率大幅度下降,进而导致徕卡拷贝机种趋于消亡。实际上,徕卡R6产品之后,徕卡相机已经开始渗入日本技术,徕卡不再是以往封闭技术的结晶。今天的徕卡风格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品质的象征被莱茨厂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