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硫氧化物脱除技术进展

1、技术开发背景

    硫氧化物(主要指二氧化硫)是重点监控的污染物质,常采用排放高度及区域性系数限制其排放量。日本采用“总排量控制”的概念来控制某一区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符合这些法规要求,早在1973年烟气脱硫技术即已实现商业化应用,且一直致力于提高其脱硫性能和降低成本。目前大多数粉煤燃烧热电厂都已装备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系统,而且正在研发一种不需进行废水处理的湿法脱硫工艺。

2、技术工艺

2.1 湿式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

    研发机构: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巴布科克(Babcock)日立(Hitachi)K.K.;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千代田(Chiyoda)公司;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等。

    技术概要:

    有两种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一种是带有烟尘分离工序的脱硫工艺,在脱硫装置的上游安装有粉尘(冷却)塔用来去除烟气中的粉尘并脱除氯化氢和氢氟酸,同时使烟气冷却;另一种是不单设烟尘分离装置的脱硫工艺,烟尘和烟气一体化进行净化处理。

    前者常用于需副产不含尘高纯石膏的情况,但更多的是采用后一种工艺,原因是装置投资省,而且随着高性能粉尘分离装置(如低温静电除尘器)的开发成功(可使粉尘浓度降至极低),后一种工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吸附塔中,水与石灰石制成的混合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总反应式如下:CaSO3+SO2+0.5H2O→CaSO3·0.5H2O+CO2    CaSO3·0.5H2O+0.5O2+1.5H2O→CaSO4·2H2O

    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塔(见图1),一种是单独设置CaSO3·0.5H2O氧化系统的双塔装置,另一种是将氧化系统与吸收系统整合到一起的单塔式装置。目前双塔式工艺的应用呈萎缩态势,而单塔式工艺因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其选用率逐年上升。

    有好几种将吸收液循环输送到吸收塔内与二氧化硫接触的方法:① 喷雾法(Spray method),向塔内喷入雾状吸收液; ② 网格填料法(Grid method),将吸收液喷淋到塔内网格状填料的表面;③ 吹气鼓泡法(Jet-bubbling method),将烟气吹入吸收液中;④ 水膜法(Water-column method),吸收液自由流入塔内。

    为发展中国家专门开发的一种简化的脱硫装置也已获得商业化应用,这种装置可安装在烟气管道上或烟囱近底部位置。

2.2 煤灰基干法脱硫工艺

    研发机构:北海道(Hokkaido)电力株式会社;日立(Hitachi)株式会社;巴布科克(Babcock)日立(Hitachi)K.K.。

    项目类型:石油替代性能源相关技术商业化研究资金补贴项目。

    研发期限:1986年到1989年。

    技术概要:

    该工艺是提高煤灰使用率的技术研究课题之一,目的是采用石灰石、氢氧化钙、废吸收剂为原料制造一种新型吸收剂,并将这种新型吸收剂用于烟气脱硫氧化物的过程。图2是煤灰基干法脱硫工艺的大致流程,其中包含吸收剂制备工序环节。脱硫作用是通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硫之间的反应实现的,操作温度为100℃∽200℃,硫氧化物的脱除率可达90%或更高。该工艺还能同时去除烟气中的粉尘和氮氧化物,粉尘脱除率为96%或更高,氮氧化物的脱除率约为20%。2003年该技术被应用于北海道电力公司的Tomatoh-Atsuma热电厂一号机组(350MW),对该机组排出烟气的50%量进行处理。

2.3 喷雾干燥(Spray Dryer)脱硫工艺

    研发机构:日本电力发展公司;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北海道(Hokkaido)电力株式会社。

    项目类型:“绿色援助计划(the Green Aid Plan)”下的自主研究项目。

    技术概要:

    喷雾干燥脱硫技术即所谓的“半干法脱硫技术”,将水加入生石灰(氧化钙)制成消石灰(氢氧化钙)浆,将其喷入喷雾干燥机,同时将烟气也引入干燥机,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而实现脱硫目的。

    干燥机内部同时发生脱硫反应和石灰石的干燥,生成石膏与亚硫酸钙(CaSO3·0.5H2O)的颗粒状混合物,在后继除尘器中回收颗粒混合物。由于本技术方法不能获得高品质的石膏副产品,且灰质成分也被保留在了颗粒混合物中,故脱硫产生的颗粒物只能作为废弃物处理。作为“绿色援助计划”的一部分,日本电力发展公司在中国青岛的黄岛发电厂四号机组(210MW)安装了一台喷雾干燥脱硫装置,可对300000Nm3/hr.烟气量(总烟气产出量的50%左右)进行脱硫处理,最近已投入运行,在试运行(1994年10月至1997年10月)期间的脱硫率为70%。

2.4 炉内脱硫工艺(Furnac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研发机构:北海道(Hokkaido)电力株式会社;九州(Kyushu)电力株式会社;日本电力发展公司;Chugoku电力株式会社;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项目类别:自主研发项目。

    技术概要:

    炉内脱硫工艺适用于流化床锅炉,石灰石被用作脱硫剂与煤混合,于760℃∽860℃燃烧温度区发生如下脱硫反应:CaCO3→CaO+CO2;    CaO+SO2→CaSO3

    迄今为止,该工艺已在日本电力公司的Takehara热电厂2号机组的常压流化床锅炉、Hokkaido电力的Tomatoh-Atsuma热电厂加压流化床锅炉、Kyushu电力的New Kanda热电厂加压流化床锅炉、以及Chugoku电力的Osaki热电厂加压流化床锅炉装置中得以应用。在加压流化床锅炉中,由于二氧化碳的高分压,石灰石并不分解为氧化钙,而是直接与二氧化硫发生如下反应而实现脱硫目的:CaCO3+SO2→CaSO3+CO2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原件为英文;有翻译不确之处,以原件为准。

该资料的翻译未经技术持有企业授权;仅用于活性炭行业人员参考。

若擅自用于其它目的,本人不负法律责任,相关责任xx由使用者自负。特此声明。

再次声明

近期内有一些网友想与我取得直接交流,因本人未使用QQ、MSN等实时会谈工具,请先与我采取邮件联系,若有必要时我会以邮件回复给网友我的联系电话。

另,有网友想索取相关资料,在此处再次声明:除非已建立商业往来关系,本人的资料均非免费形式;若确有需要时,请发送邮件确认购买意向之后再具体商谈所需资料的价格及付款方式。

有网友欲邀请本人赴当地介绍活性炭行业概况,或对意向中的项目进行探讨,除非本人认为有必要,一般均不会贸然为一个意向性项目而受奔波之苦;若确有诚意时,请先来太原市面谈。

若上述声明使您有受伤害之感,敬请谅解。

联系方式: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日本的硫氧化物脱除技术进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