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东西的时候,看到一台尘封已久的中华206电唱机。由此联想到一些往事,不禁又落笔草成拙文一篇。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一台4速唱机【即78 45 33 16几种转速】这是以后明白的。当时只是感到很神奇。看到有的老师摆弄它,心中十分的羡慕,心想如果将来自己可以搞懂那该多好,那时主要播放的是老三篇朗读,大白xx国福,还有浩然的红灯记之类,同时也用他播放广播体操,一次一老师大概也不会摆弄,把33转的唱片拨到16转播放,结果女生变成了苍老的男生,逗的大家笑了半天,真正近距离接触唱机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和一个懂半导体的老师学艺,他从学校借来唱机,又从一朋友那里借来老唱片,都是0上海百代公司三四十年代生产的。都是78转的粗纹胶木唱片,那是的工艺和现在的简直无法相比,粗大的音轨槽路,一面唱片仅可以放7 8分钟,噪音和声音几乎同样大小,音质还不如收音机好听,唱片内容主要是白玉双,刘翠屏,金刚钻的评剧。马连良 ,金韶山,梅兰芳的京剧和刘宝全的大鼓书,小蘑菇常连安的相声,另有一张恐怖的洋人大笑,总之当时对唱机的兴趣超过了对唱片的兴趣,至于唱的如何也不能听出好坏。后来我参加工作以后,想自己装一台唱机,买了电机唱盘,唱臂 唱头 塔轮 橡胶靠轮等元件,只是机架作不出来,{zh1}不了了之,只好还是买了一台成品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唱机,当时唱片有厚胶木片和薄膜唱片两种,厚胶木太贵,所以只买薄膜片一种,此种唱片又分大小两类,大的单面可以播放15分钟,小的仅播放5分钟左右,平时业余时间除了看书就是听唱片,当时是千方百计的购买,回家探亲的时候从北京前门一个唱片乐器店还买了一些,如今20多年过去了,大约此处也是物事人非了吧,我周围的一个同事,也有一台3用机,即收音 扩音 电唱机。实际功率仅1瓦,当时也觉得很不错,他的唱机是采用手摇发条的,摇一次可以放10来分钟,要想连续听下去,就要不停的摇,我看到的一台最古老的唱机是解放前的,也是手摇发条的,没有功放 用铁唱针直接推动震动膜,通过一个铁皮喇叭将声音增强,简直和在水桶里听歌差不多,而且唱针奇费,两三张唱片一根唱针就不能用了,比爱迪xx明唱机的原形机强不了多少,爱迪生原来是用一个手摇圆筒,上面卷上一圈锡箔,录音时用震动膜连接一根钢针在锡箔上划出刻痕,重放时在重复上述操作,因锡箔易损,且手摇圆筒转速不稳,所以以后逐渐转换成胶木唱片和发条稳速装置,大概当时可能作不出小型电机,所以手摇唱机用了有一个世纪。我前几年曾看到国外的一个小喜剧,叫蹩脚的留声机,内容是一个人将一个唱片放在唱机上,摇动摇臂声音出来了,但一会声音出现了跳槽,老是在一个地方重复一个音节,此人将唱片重新播放,但放了没有几句,声音越来越慢,{zh1}如牛吼般,于是狂摇摇臂,速度上去了,但又快的惊人男生变成女声,唱了一会速度正常了,结果又遇到了上面的0跳槽处,又卡在那里,反复的重复一个音节,{zh1}此人取下唱片,咔嚓一声一分为二,小喜剧的独特之处,就是声音xx是由一个4重唱小组模拟的,甚至到播放唱片开头的喳喳声都模拟的惟妙惟肖,但在网上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喜剧,看来网上也不是什么都有。总之如果听过老唱机的人看到这个剧目肯定会会心一笑的。我见到比较先进的唱机是夏普的RX1500三用机,他的电唱机唱臂用了一套复杂的进给系统,可以快进快到。播放完自动回臂,还可以自动反转唱臂,播放唱片的另一面歌曲。而不用将唱片拿下反转,但以后随着录音机的普及,又由于唱片体积大同时易损,便越来不为人们所接受,逐渐的走向了陌路。我的唱机也备录音机所取代,走完了他的历史。80年代中期,国外出现了一种激光唱机,可以播放声音和图像,也就是现在的LD激光唱机,当时一台要几万元,一般单位都舍不得买,有一位在兰州上大学的朋友曾说过,他们学校的教授一人说录像机好,另一人则说激光唱机如何了的。2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没想到时至今日,此2种产品均已经淘汰,目前都被体积更小的DVD取代了。可见未来真是难料。
纵观我用唱机的经历,几乎就是中国家电发展的缩影,可以说改革开放,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不必再夜郎自大和闭关自守,但同时也感到物品的更新越来越快,家电的使用周期由过去的二三十年到十几年,到现在的几年甚至一二年,几个月到一次性产品,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