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哥伦比亚大学寒假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徐篪(1) - 上海交通大学 ...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美国之初体验

    -------2010年寒假CCYDP项目总结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徐篪

     

    漂洋过海邂逅你的容颜。在你最平凡的时刻。遇见你不平凡的美。

                                                                 ---------题记

    多少次幻想过美利坚的样子。动态的,静态的。流动的人群,变幻的霓虹,顺溜的美语,浮动的音符。高耸的帝国大厦,矗立的自由女神,繁华的华尔街,庄严的白宫。那些来自于电视或是书本的印象,从踏上美国的那一刻起,渐渐立体生动。

     

    遇见纽约

    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跨越多个时区,历经约15个小时的旅程,终于在纽约JFK机场降落。降落的那一瞬,突然产生一种不真实感。纽约,我真的来了吗?

    坐在接我们去Hostel的大巴上,{dy}次见到纽约的夜晚。旅途劳顿加上行李的重负,我已无心仔细去品味窗外的美丽。只是看着这个陌生却似曾熟悉的城市,听着小萌姐姐一路详细的介绍,我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接下来近半个月将要生活的地方。那么,好好生活。

     

    认识一座城

        认识纽约,从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

    1.       Hostel

    我们住的Hostelling International的环境还不错,分4/6/8/10人间四种可供选择,全部是上下铺。我住的是6人间的一个下铺,房间有些狭小和拥挤。基本上放了六个人的箱子后就没有太多落脚的地方了。房间有暖气,每个人有一个橱柜。厕所和洗澡间是公用的,但是卫生条件还不错。据说有老鼠出没,但是我们房间从来没有过。旅社二楼有洗衣房,Lobby有可供租来上网的电脑、自动售货机、小卖部、台球桌等休闲娱乐设施。一楼还有厨房,其中的设施非常齐全,除了锅碗瓢盆外,还有微波炉和冰箱等。Lobby和厨房里都有无线网络以及众多桌椅沙发可供聊天和休息。还有一个theater每晚播放电影。总之,除了人多的时候显得有些喧闹和拥挤,Hostel还是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娱乐和上网的需求的。

    2.       街道与交通

    先介绍下纽约的街道特色。纽约的“街”与“道”(street, avenue)分得很清楚,在曼哈顿区里大致街是东西向,道是南北向,道更宽阔;街与道将建筑分成了一个一个的街区(block)。纽约的地点类似于坐标,街和道分别是横轴和纵轴。因此知道了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值,这个点就很容易找到了。Hostelling International位于103街和Amsterdam Avenue之间。到最近的103街的地铁站,只需出门往前笔直走两个block。不到两分钟就可以走到。在纽约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交汽车和地铁。公交车没有坐过。基本上地铁就可以覆盖纽约城里想去的任何地方了。地铁分123等等数字线以及EQRSW等等字母线。我们大部分时间在曼哈顿区活动,几乎没有去过别的区域,因此基本上12号线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地铁是刷卡乘坐的,分计次和计时(比如1周、2周或一个月内无限次)的。单次乘坐一次是2.25美元。我们购买的是两周无限次的,需51.50美元。地铁站的设施比较老旧,从站台到车体到报站(Express比较新是自动报站,其余的是人工报站)都体现着地铁线的历史。美国人在公共交通方面建设早,其后投资较少,使得其老旧与小轿车的新潮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可以考虑包大巴士或者小面的(shuttle),这些是集体出游或者去机场的{sx}。

    3.       饮食

    纽约的饮食选择很多,几乎可以满足任何口味的需求。然而这里无论多便宜的食品,换算成人民币也是不菲的;而且正规的西餐馆不仅消费高,还要给服务员小费。因此大部分的同学在尝鲜过后会不约而同的选择中餐。尽管美国的中餐xx不是国内的味道,但是至少方便快速并且物美价廉。最重要的是可以不用对着xx不明白的菜单抓耳挠腮,因为可以直接用中文和服务员交流,倍感亲切。纽约不乏中国小餐馆,主要是广东、福建等地居民开办的,主营盒饭为主的各式米饭套餐,大致一顿饭在$5-6元之间,而且饭量和菜量都很足,我每次都和陈思分吃一份还有剩余。Hostelling International对面就有一家还不错的中餐馆,虽然店面很小,可是生意出奇的好,很多黑人白人光顾,而且从他们和老板的熟识程度可以看出是长期的老主顾。美国饮食与中国不同的一点在于肉食以鸡肉为多,伴以牛肉、猪肉、鱼虾等;蔬菜几乎就是西兰花的天下,其余的蔬菜只有在吃蔬菜沙拉的时候可以尝到,而且也品种极少。这一点也体现在了中餐馆的菜谱里。几乎每道菜里都有西兰花。

    4.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坐落在曼哈顿的北部。这里不像中国式的校园集中在一片区域,而是各个学院各自独立分布在各个街区,却又相对集中,形成一个校区。主校区包含了商学、工程等三、四个学院,面积还没有韵苑学生宿舍群大。没有标志性的大门,只有一扇普通的铁门。校园内风景很好,建筑也非常有特点。某些教室内的桌椅设计独具特色,多媒体系统功能很强大,大部分的教室都覆盖了无线网络。置身校园,身边匆匆而过的哥大学生,恍惚会觉得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那种沐浴在哥大光辉下的感觉,会又一次激发可能久违了的名校情节。作为老牌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确有她独特的魅力吸引莘莘学子前来顶礼膜拜。

    5.       CCYDP项目课程

    这次赴美之行的核心是参加CCYDP项目的课程。不得不说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的确很不错,有些课程甚至请到了业界的资深牛人来给大家讲授。课程强度不小,而且与国内上课有着很大的区别。教授的讲课互动性更强,更通俗易懂且面向实际。我主要是选修的金融和咨询类的课程。金融类课程(如M&A, Financial Modeling, Risk Management)加深了我们对金融行业职业的了解,比如trader如何工作、美国股市的运行规则、中美M&A的基本规范等,另外也学习了基本金融分析工具,比如蒙特卡洛模拟。咨询类课程(EVA, Strategic Consulting Skills, Entrepreneurship and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 Marketing)极大的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比如Joel Stern先生讲自己创始的EVA及成长经历等。这些课程让我对咨询这一行业有了更系统深入的了解:包括咨询面临的基本问题、思考步骤、常用工具(逻辑树)、思维方式(visionconstraints)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软技能课程(Interpersonal and Networking Skills, Negotiation Skills, Skills of Applying School and Job)。这些课程的老师讲授了很多基本的社交、谈判、申请、简历、面试等的常识,非常的有参考与学习价值。而且这三位老师都选择以非常活跃与互动的方式来完成课程,让大家在游戏与欢乐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很多的技巧。尤其是Negotiation Skills,作为项目的{zh1}一门课程,被大家公认为上过的{zh0}最有意义的课。

    两周的紧张又有内容的课程下来,知识类的收获自是不用说,美国式的教授与学习方式也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在美求学的感觉。

    6.       CCYDP项目参观(fieldtrip

    我参加了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nd Museum of FinanceUnited Nations以及IBM Somer Headquarter Office的参观。在纽约联储银行以及金融博物馆,我{dy}次看到了地下金库,工作人员细心的讲解以及各种展出物让我们着实大开了眼界。联合国之行不得不说有一点让人失望。究其原因是之前的期望值过高。与想象中的不同,开放参观的只是联合国总部旁边的一个房子而非大楼。参观的人群队伍庞大,使得整个过程不仅喧闹还有些走马观花。但是还是能从短暂的餐馆过程中体会到联合国的魅力,以及它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的组织所做出的努力。而联合国之行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意义也许还是我们提前准备好要寄给亲人朋友的明信片。因为联合国的邮戳是{dywe}的,因此也特别的有纪念意义。{zh1}要说我们全部穿着正装参加的IBM的参观。IBM还是相当重视这次参观,提前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些宣传材料以及写有每个人的姓名以及学校名称的参观牌。前来与我们见面及讲座的人士大多数都是早上4点多起床从长岛赶过来的。讲座非常有启发意义,让我们对IBM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之后的social环节非常的有意义。让我们{dy}次正式的感受到何为美国人的network。尽管我们不一定表现的足够professional,至少我们迈出了努力的{dy}步。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哥伦比亚大学寒假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徐篪(1) - 上海交通大学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