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万国城深基坑综合护坡施工技术

1、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为保证工程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和现场施工具备条件进行基槽开挖。在有放坡的部位采用土钉墙支护边坡,没有放坡的部位采用护坡桩支护边坡。其中东北角(A段)、东北圆弧段(B段)、变电站北侧(C段)、西侧交通要道(D段)、基坑北侧(E段)等五处采用钢管桩结合锚杆以及土钉墙的方法进行支护;两处出土马道采用桩锚支护方案,考虑周围建筑物基础埋深较小,钢管桩从地面开始施工,施工前破除地表障碍及冻土等,支护完成面内皮距离结构外皮间距除B段为700mm外,其余四段为800mm,为了便于出土,马道处护坡桩在标高-4.5m处开始施工。护坡平面图如图1:

 

在A、B、C、D、E段:采用Ф110钢管桩,桩顶标高自然地面,桩长13.3m~13.5m,桩顶标高为地表(-0.5~0.7m处),嵌固深度2.0m,桩间距0.6m,设三道预应力锚杆,五道土钉,锚喷面层厚度100mm。

马道桩:采用Ф600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标高自然地面以下4m(-4.5~-4.7m处),桩底标高-25.50m,桩长12.5m,嵌固深度5.05m,桩间距1.2m,锚杆为二排预应力锚杆。具体如

下表:

A、B、C、D、E段护坡桩支护参数:

钢管桩支护参数

桩经

130mm

桩间距

0.6m

桩长

14m

桩顶标高

自然地表

嵌固深度

>2.0m

 

 

土钉参数

放坡系数

直立坡

水平间距

1.2~1.5m

入射角度

10度

布置形式

梅花形

成孔直径

110mm

土钉钢筋

三道Ф20二道Ф25

土钉道数

5道

注浆压力

0.3~0.4MPa

长度

10m、9m

水灰比

0.5

垂直间距

3m

浆液

P.O32.5水泥浆

混凝土面层参数

厚度

100mm

加强筋

Ф16

钢筋网片

Ф6.5@200*200

强度

C20

备注

土钉平面及立面布置见图4

预应力锚杆

放坡系数

直立坡

布置形式

矩形

浆液

P.O32.5水泥浆

水灰比

0.5

注浆压力

0.3~0.4MPa

锚杆道数

3道

{dy}道锚杆

锚位

地面下2.8m处

成孔直径

130mm

入射角度

10度

水平间距

1.5m

拉杆材料

1-7Ф5钢绞线(1860N/mm2

锚头材料

单孔锚具

锚杆长度

16.00m

锚固体长度

12.00m

槽钢

1[18a

预加应力

100KN

第二道锚杆

锚位

地面下5.6m处

成孔直径

130mm

入射角度

10度

水平间距

1.5m

拉杆材料

1-7Ф5钢绞线(1860N/mm2

锚头材料

单孔锚具

锚杆长度

16.00m

锚固体长度

12.00m

槽钢

1[18a

预加应力

100KN

第二道锚杆

锚位

地面下8.4m处

成孔直径

130mm

入射角度

10度

水平间距

1.5m

拉杆材料

1-7Ф5钢绞线(1860N/mm2

锚头材料

单孔锚具

锚杆长度

15.00m

锚固体长度

11.00m

槽钢

1[18a

预加应力

100KN

马道处护坡桩支护参数:

护坡桩

桩径

600mm

桩距

1.2m

桩长

12.5m

桩顶标高

-4.5m

嵌固深度

5.05m

桩身强度

C25

桩身配筋

见图4

桩数

18根

连梁

连梁截面尺寸

600*400mm

连梁配筋

6Ф20+ф6.5@200(见图3)

参数

{dy}道

第二道

锚杆直径

150mm

 

拉杆

3-7Ф5钢绞线(1860N/mm2

3-7Ф5钢绞线(1860N/mm2

长度

19.0m

19.0m

自由段

4m

倾角

15度

水平间距

2.4m(两桩一锚)

1.8m(三桩两锚)

锚位

-4.5m

-9.0m

注浆材料

水灰比为0.5的水泥浆,水泥标号P.O32.5

腰梁

2[22b槽钢

预加锚力

300KN

320KN

2、工程地质概况

见土方开挖部分。

3、土钉墙施工

在出土马道、钢管桩内侧待土方开挖后进行土钉墙施工。

3.1 工艺流程如下:

 

3.2 施工方法

1)修坡:土方机械开挖后,采用人工修坡,坡度由测量人员严格控制。

2)土钉成孔: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条件,定出孔位,做出标记,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

3)拉杆加工:土钉钢筋平直、顺直、除油除锈。连接处采用单面焊。拉杆体在长度方向每隔2m加一组ф6.5钢筋托架,分布呈三角形,使土钉居于孔中心。

4)拉杆置入:人工将加工好的土钉钢筋置入孔内,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倾角保持一致,安好后使杆体始终处于钻孔中心。如图2:

 

5)浆液搅拌:采用搅拌机搅拌,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选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砂浆。

6)注浆方法:注浆管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采用孔底压浆灌注;用注浆泵将浆液经导管输送至孔底,再由孔底返出孔口,

待孔口溢出浆液时,可停止注浆。

7)钢网编制:采用坡面人工绑扎与点焊相结合的方法;挂网时,钢筋网之间搭接不小于300mm,网片与坡面之间保证30~50mm距离,加强筋压在钢筋网上,与土钉钢筋焊接牢固,并加焊“L”型挡头。

8)喷射混凝土:拌料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拌,随用随拌。喷射前采用插入ф6.5盘条外露长度100mm,间隔5~8m,用干式锚喷机喷射,喷射后用刮尺抹平。

4、混凝土桩施工(马道处)

4.1 工艺流程如下:

土方开挖→土钉施工至桩顶标高→桩机放线→钻机就位→成孔→压灌混凝土→吊放钢筋笼→采用振动器沉入钢筋笼至桩顶标高→桩身养护→凿桩头→连梁施工。如图3:

 

4.2 施工方法

1)成孔:当土方开挖到桩顶标高,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

2)压灌混凝土:钻至设计孔深后,采用地泵通过导管以及钻机螺旋钻杆中心孔压灌混凝土,边压边提钻至桩顶连梁底部。采用压灌混凝土,{dy}保证护坡桩成孔不造成塌孔,第二保证护坡桩的桩身强度连续均匀可靠。

3)吊放钢筋笼:提钻后,用吊车下入钢筋笼和振动导管,振动导管压住钢筋笼底部,顶部与钢筋笼顶平齐,振动器压住振动导管顶部并固定牢固,边压边振动使导管与钢筋笼一起沉入混凝土,至设计笼顶标高,然后拔出振动导管。

4)连梁施工:护坡桩成桩3天后,清理桩顶泥土,凿除浮浆层至露出新鲜混凝土并清理干净,保证连梁与桩混凝土连接紧密。

5、钢管桩施工

5.1 工艺流程:放线定位→钻机就位→钻进成孔→钢管焊接→钢管置入→注浆。

5.2施工方法

1)放线定位:采用J-2经纬仪测量放线对桩位进行定位。

2)成孔:小型螺旋钻机成孔。

3)钢管置入:由于钢管长度为13.3m,可采用三脚架人工置入。

4)注浆:采用BW200水泥浆泵压至孔口返出。

6、锚杆施工

6.1 工艺流程如下:

 

6.2 施工方法

1)成孔:锚杆成孔采用人工洛阳铲或锚杆钻机成孔。

2)水泥浆搅拌:采用搅拌机搅拌。

3)注浆:采用注浆泵孔底压浆方式注浆。

7、关键控制点

7.1 土钉墙施工

1)成孔时应注意保护降水井和地下管线,遇到地下障碍物时不得强行施工,应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2)土钉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mm。

3)孔深允许偏差为+200mm、-50mm,孔径允许偏差+20mm、-5mm,钻孔倾角误差不大于30,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应大于土钉长度的3%。

7.2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1)钻机调平,保证钻具中心线与桩位在同一铅垂线上,以确保钻孔倾斜度不大于1%;对桩位时必须复核准确,以保证桩位的水平偏移不超过5cm。

2)开钻时要轻压慢进,防止开孔时钻具跑偏,成孔浓度应大于设计浓度40~60cm。

3)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混凝土成桩施工工艺时,在钻进到设计深度后,应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凝土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粉土层不得中途停止,须保证连续拔管供料,混凝土采用C25商品混凝土,塌落度为18-20cm,粗骨料粒径5-20mm。成孔后要尽快下笼灌注砼,防止停待过久而引起塌孔或缩径。

4)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必须验证纵筋内外侧方向,并调正笼位。为保证钢筋笼的振入质量,成孔深度必须大于设计深度40~60cm。混凝土灌注大于设计标高300~500mm。为了保证施工中不出现两桩串联,施工时采用间隔施工。

5)振动沉入钢筋笼应带导管振压振钢筋笼底,严禁直接压振钢筋笼顶部,防止钢筋笼变形,或贴一边孔壁,振动沉入钢筋笼时应注意钢筋笼配筋的方向性,避免在沉入过程中钢筋笼旋转。

6)钢筋笼底要求缩径,使底部形成锥形,锥形底部直径小于振动导管,保证底部钢筋笼的振动力,底部焊接要求牢固。

7)钢筋笼吊时,应三点起吊,空中慢慢竖立,保证钢筋笼不弯曲、不扭转。

7.3 锚杆施工

1)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100mm,倾斜度不应大于3%。

2)注浆管宜与锚杆杆体绑扎在一起,注浆管距孔底宜为100~200mm。

3)锚杆注浆材料采用水灰比为0.5的纯水泥浆,注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一次注浆不饱满时,应进行二次注浆。

4)预应力锚杆注浆前自由段涂黄油用塑料条包裹严实或套塑料管,在锚固段的强度大于15MPa(约养护3~4天后)后方可进行张拉,按预加应力数值锁定。

5)锁定方法根据设计采用单孔锚具(拉杆采用钢绞线)锁定。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94-94)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5《基础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96:97)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当代万国城深基坑综合护坡施工技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