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次读书会: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456_徐家良_新浪博客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读书会

方法论”第158

时间:2010年1月3日18:30-22: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A区 503公共管理系办公室

主持人:徐家良教授

参加人员:朱培蕾、万方、黄珊、刘婷、王岩、王彦玮、厉秉铎

主讲人:王岩、刘婷、厉秉铎、黄珊

读书书目: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四、五、六集),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2005年版、2006年版、2008年版.

记录人:王彦玮

王岩:《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二集)》这本书是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所进行的研究。在{dy}集中讨论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这一本是在{dy}集的基础上针对案例研究做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在前言中主要讲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案例,这里提到了几个要素,包括要有悖于常理的事件、政策规定、充满矛盾的事件等。这本书一共有十一个案例,其中绝大多数是行业管制:包括铁路管制、航空运输业管制、电信管制、药业管制以及中国农村的非金融部门管制、价格管制等等,这个价格管制不属于行业管制,但是也是政府管制中的一项。政府管制可以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我们今天读的这本书大部分属于经济性管制。

{dy}篇是四元主体联合创新中国铁路体制。这篇主题是中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放松对铁路建设和营运的管制,在这个大背景下以广东省三茂公司的创建和发展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这个案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是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所有经济领域都实行严格的国家管制,所以在这里笔者更多的是应用新制度学派的制度选择和变迁理论来进行分析,利用制度创新主体的经纪人假设,把制度创新纳入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同时重视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特殊作用。这里的四元主体是指民众、广东省政府、中央政府和三茂铁路公司。我国铁路绝大部分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到三茂铁路公司成立,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1996年形成三茂股份有限公司,这中间三茂公司经历了合资公司到有限责任公司、再到股份有限公司的演变过程。最终广东省铁路行业的经营组织体制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铁路建设和经营一体化的体制,同时三茂公司拥有收益分配权、运输优先权等权力。那么前面提到的四元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呢?首先是民众,起初是广东省民众的呼吁建立铁路公司,后来26名省人大代表联名上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代议制也就是通过人民代表来决策,大大降低了组织难度,同时节约了成本。第二个主体就是广东省政府。如果说民众是初级行动团体,那么广东省政府就是二次行动团体,从起初在民众推动下的被动的角色转变为主动领导民众的关键角色,承担了组织和运作的职能。中央政府作为第三个主体不像地方政府直接从事实际活动,更多的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许可,或者默认。{zh1}三茂铁路公司是作为一种新的铁路体制的载体而存在,是最主要的创新主体。书后张承耀对本文进行评论中还提出了第五个创新主体,就是国务院。张承耀认为国务院掌握着创新进程的快慢,因此既是创新主体也是障碍主体。这篇文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案例的理论启示是什么。首先是制度的稳定与变迁或者创新可以纳入均衡分析框架之中,但是并不存在严格的制度供求均衡框架之中。因为相对于其他经济类别,制度的供求双方无法xx区分,而供求双方的存在、独立是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的前提。所以不存在与均衡理论严格相符的制度均衡与非均衡关系。其次,制度创新的突破口总是在制度和制度结构的薄弱环节。特定制度创新常常需要不同创新主体联合行动才能完成,不同主体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变化的。

第二篇是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管制改革。这一篇重点是介绍航空运输业体制改革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是人为的自上而下模拟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包括产品市场竞争,还包括资本市场的竞争。具体而言大体包括政企分开、把经营部门分割成若干家独立核算的公司,允许其它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进入,航线进入,机场建设等方面放松政府管制。这些措施为市场竞争创造了初始条件,更进一步的市场竞争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放松管制,鼓励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兼并。本文有两篇评论,左大培认为原文中强调我国的航空业改革与国外不同之处包括政企分开和经营部门分割两点,这两点恰恰也是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典型改革措施。张宇燕则认为在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某一产业或行业越是被长期{dj2}垄断、其需求越是被压抑,则放松管制或是模拟市场的成功率越高。

和这一篇类似的是第五篇是“计划指标市场”与特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这一篇也是人为模拟市场化竞争,是以1994年至1996年卷烟生产计划有偿调整的案例,实际上也是我国针对卷烟行业的监管问题。1994年开始,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卷烟生产计划省际间调整方案,就是生产效益差的省市将卷烟生产指标调整给效益好的省市,并由使用指标的省市按低价供给出让指标的省市一定比例的优质卷烟作为补偿。这一方案的成效很显著,一是生产更加符合需求;二是有关的各方全部得益,体现在出让指标的省市和得到指标的省市税收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个方案也存在弊端,这种调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落后、排斥竞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三年之后,1996年开始决策部门开始考虑逐步取消这种调整方式。这个案例表明当一些约束条件不能改变的时候,在原有计划指标所确定的利益格局中,通过“拟市场化”措施,会提高效率。但是长期来看又会成为改进效率的障碍。因此,放松烟草行业的管制,使其直接受市场调节,是进一步改进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是联通进入电信业的案例研究。探讨当放开管制对象仅仅是一个企业而非整个行业时的具体情况,以及这种情况下的竞争规则是如何形成的。当联通进入电信后实际上是形成了双头竞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纠纷导致对政府裁决功能的需求,公平裁决又要求政府必须与相互竞争的任一方脱离关系;同时为了提高政府裁决公正性和效率,政府必须寻求更有效的管制形式,从非规范的行政裁决到规范的司法制度。同时在竞争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利于公平竞争的规则,通过提炼{zh1}形成法律条文。这就是竞争规则的形成。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政府角度形成的司法制度;二是在实际操作中形成的法律条文。这种竞争规则的形成是需要遵循市场竞争规则的要素。要素包括几方面:首先市场中的人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是市场中的经济个体享有平等的权利,按照公平的价格获得竞争所需的资源;第三是政府与企业相互独立。

第四篇是价格管制复归的制度变迁分析。这是一个天津政府价格管制的失败案例。天津市为了维护低物价的政治形象对鸡蛋采取价格管制,在市场改革的进程中,强制维持并不需要价格管制的产品低价状态,最终交易费用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偿失,劳民伤财。透过价格管制来分析天津市过去整体的发展战略。作者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一个制度安排是否能够长期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安排是否节约了交易费用。林毅夫对这一观点提出评论,认为作者在这一点上的表述不够完整,林毅夫认为每个制度安排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制度服务,而每一种制度服务一定的前提下,交易费用{zd1}的制度安排是{zy}的制度选择。但是当制度服务的需求量增加时,经常会出现由交易费用较低的制度安排变迁到交易费用较高的制度安排。因此在讨论一种制度是够有效和能否持久存在时,除了交易费用外,还必须同时考虑这种制度安排所提供的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量。李实则认为由于价格管制属于政府行为,对这种行为的解释就可以是多种的,本文认为政府为了追求一种政治目标,可以不考虑经济上的成本收益原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这种行为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本身就有许多可批评之处。此外对政府这种行为也存在另一种解释,就是政府部门也有自身的利益,也追求自身利益{zd0}化。因此对政府行为制度性原因加以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第六篇是余晖的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障碍的分析。余辉是我国政府管制研究的代表学者之一。在这篇文献里,他认为我国医药行业无序的原因是制度体制问题,但是实质性的制度改革短时间内不可能进行。余晖认为不进行改革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新规则的形成是以现存制度为条件的。余辉应用依存性制度分析来论证这一点,认为我国医药行业存在依存性,国家资产和行业管理制度、医疗卫生和保健制度等都存在依存性,导致制度改革短期内无法实现。第二是我国当前的制度对一些利益集团,比如政企同盟是有好处的,而这些政企同盟控制着行政和立法程序。这一点可以用张宇燕的制度非中性思想加以论证。(制度非中性认为任何制度给相关利益集团带来的利益大小应该是按照各利益集团的政治实力排序。只要政治实力不发生变化,旧的制度就将在某一时期内维持下去,当某一利益集团在现行制度下所获得的利益小于其付出的成本,并且政治实力有所改善时,就会寻求制度变革,以增加自身的利益到满意的程度。如果在制度交易的过程中,每个利益集团都能在不牺牲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获得满意,就可以说由此形成的制度将有助于社会福利的改善。)余晖区分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药品工商企业、国有卫生医疗机构、自费医疗人员等8大类利益集团,(297页)认为没有一种制度是被所有利益集团赞成或是反对的。第三点是将要建立的制度将有利于其他利益集团,这个其他利益集团是针对第二点中政企同盟而言的,比如说农民,但是他们过于分散,无法组织起来采取行动以影响立法。{zh1}余晖认为这三点也是《药品管理法》迟迟不能修正出台的原因。

第七篇是在职失业、第二职业与体制转轨。这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市场部门中某类人员的工资水平可能远远高于国有企业同类人员,国有企业面临的选择就是提高工资水平或者减少对该类人员时间的占用。但是国有企业受自身效益水平的限制,不得不选择减少时间的占用,允许职工兼职或是从事第二职业,事实上这是国有职工拥有自身人力资本所有权之后的一种部分资本转移行为。这篇文献之后的评论认为,这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有利的。一是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国企下岗工人不会xx失业;二是这种第二职业或是兼职的存在,本身就使国有企业开始了制度改革;三是这种从事第二职业的员工可以视为主动型在职失业者,将为被动型在职失业者提供示范作用。这篇文献不难理解,但是作者选材的角度值得我们学习,大多数学者都将目光集中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但是这篇文献作者将国企职工这个微观主体作为考察主体,从小见大,实际上也反映了国企改革的相关问题。

第八篇中间扩散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这一篇是在关注原有以权力中心为改革组织者的情况下,存在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前提下,以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放权让利,从事实现地方利益{zd0}化的制度创新活动。以江苏昆山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证了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主流制度经济学认为获取潜在制度收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即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定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zd0}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的创新;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方式,即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以及经济刺激来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但无论是强制性还是诱致型变迁都会陷入“诺思悖论”。(诺思悖论:为了解决搭便车行为和获得规模经济,一个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依赖于国家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但国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时,不仅具有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社会总产出{zd0}化的动机,而且总是力图获得{zd0}化的垄断租金。由于在使统治者和他的集团的垄断租金{zd0}化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从而当国家面临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时,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随着地方政府在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逐渐扮演{dy}行动集团的角色,制度变迁更多地表现为权力中心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这就是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这种制度变迁方式可以化解“诺思悖论”。本文中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扮演了{dy}行动集团角色,推进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石小敏针对本文评论,认为中国的改革绝非仅是渐进的。但是在渐进改革中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是社会实验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九篇是中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结构与变迁。这篇是利用80个村庄收集的资料,分析了中国村庄一级农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及其演变逻辑。指出了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制度变迁重构了国家、集体与农户之间关于土地利益的分配结构和社区内的农地产权安排。在国家、集体和农户的关系上形成了上交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余是自己的利益分配结构;其次在集体社区内部实现了每个成员在集体所有制下的成员权。作者认为改革以后农地产权安排是高度分化的。温铁军在对本文的评论中认为,我国只能以劳动密集就业于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为{dy}国策,辅之以全面开通城乡,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以此促进农地上承载的过剩人口,实现非农转移。农民除此以外难有出路。

第十篇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作者以温州农村为背景,研究了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演进背景及市场特征。实际上就是针对农村的金融管制问题。作者认为长期以来学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在官方金融被管制和压抑的时候农村金融市场的分割特征和非正规信贷市场结构,人们总是认为民间信用活动会冲击官方正规银行业,但事实上在金融市场还处于欠发展的条件下,xx抑制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建议在改革正规金融部门的同时应该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部门进入市场,同时要放松对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政府只是针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规制。

{zh1}一篇是政府、农民和市场。这篇中有两个案例,一个是山东某镇的镇政府官办了一个蔬菜交易的大市场后,强行关闭了农民办了多年的小市场;另一个是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从小到大的发展案例。作者将两个案例进行对比,说明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与个人的行为有三种不同的结合方式,会形成三种不同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市场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教育农民,而是教育官员、约束官员的侵权掠夺行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主要是解除管制、建立秩序、回归本位,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也是双重的,可能是积极地,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可能促进制度变迁,也可能阻碍制度变革。因此在市场化过程中,把政府的作用和个人行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是1999年出版的,应该说年代相对久了一些,我们能看到书中的案例大多是八九十年代的,所以应用案例提出的一些具体放松管制的措施现在已经不太符合现状了,但是这部书的一个优点就是在每个案例中不仅仅介绍了当时的政策,更提出了如果要进一步放松管制的话应该怎样做,这一点对现在我国各个行业的放松管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此外,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应用理论来阐释个案研究,以及个案研究对理论的佐证。再有就是每一篇文献之后都会有一两篇评论,这让我们能够看到针对同一案例不同学者的观点,同时也可以批判的来看待每一篇文献。这本书应用了大量的制度经济学理论比如制度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学派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也是借此来了解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内容。

老师:那么接下来读第五集,刘婷用了多长的时间读这本书?

刘  :我用了两天,这本书讲了中国制度变迁的一个部分,选择民营经济,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本书是实证性很强的研究,主要通过对浙江省民营经济做研究,案例是最主要方法。作者认为案例研究必须真实,揭示每一个案例研究的现象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主要贡献在于将案例一般化,并从每一个案例中分析提炼一般的理论观点,{dy}篇将政治和经济相联系,虽然在形态上的政治特性使得民营企业不能忽略政府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不是靠家族的发展,这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仔细读了几篇文章,展开研究的方式是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整体经济中的问题。第二部分,作者提出故事描述,通过理论框架,社会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结论。本书收录的十四篇文章都是以这样的顺序行文,温州的民营企业,主要的分析框架是提出的技术问题和制度环境问题,都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解释技术问题的演变在技术,民营企业是如何演进的,也是在每篇文章都有不同学者的评论。

第二篇文章是详细刻划了转型体系内,金融市场壁垒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是转型的经济过程中成长过程,是持续的消减进入市场的壁垒,他们认为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的竞争压力来自政府对特定行业的管制,本篇文章在讲民营企业如何应对自身的壁垒,其行文的思路是提出问题,民营企业面临壁垒方面的三个问题,被迫的退出市场,化解这种贸易壁垒,分析问题。本文的理论性不是很强。

第三篇是研究民营企业的继承和接班人的问题,也就是研究是否有家族化现象,他们也在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前面文章不同的是民营企业的公有制程度,{zh1}结论是企业的公有化程度越高,利润水平也就越高,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后面的评论中说本文的缺点是案例选择太少。

第四篇是解决浙江民营企业为何远离资本市场的问题,这引起了作者的关注,其解释有两种因素,一是转型期的成本高,二是有些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很多的,所以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远离了资本市场,这篇文章的启示是我们论文的典范,{dy}部分提出了现象提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对案例的详细分析,第三篇是提出了理论模型,涉及到了经济学的融资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数据模型,是个比较完整的思路清晰的论文,{zh1}一部分是结论验证假设。

老师:看案例书的时候,就要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会从这个角度选择这个案例,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案例占用材料的多少,是怎么描述的,材料是怎么使用的,材料是怎么来的,有些案例会有一些作者的思考,这些都要我们去思考。

刘  婷:我看了一下整篇文章问题的提出,是描述少,案例不光有描述,而且有理论,第三部分是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对经济理论进行分析,罗列一些国内外的研究,都有一些数据模型,对案例的描述,不是单纯的案例描述,呈现了一定的逻辑和层次,加入了对案例的分析,第五、六、七篇主要解决的是不同市场的问题,银行、利率等市场,在选案例的时候不是统一的,有不同的侧重点,里面的思路很像。第五篇是讲金融挤兑方面的问题。

老师:在看文章的时候有没有侧重点?

刘  :很多经济学专业的问题就会少看,定性的研究看的会多一些,行文思路是很相同的。因为我在经济学方面有些薄弱,就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看这些问题。

老师:看这些文章我们不是要学这些理论而是要学习视角和怎样分析问题的,案例大致的线索,案例本身戏剧性的问题就不要细看,这样去读的话收获就会很大。

刘   :第十一篇是黄少卿、余晖写的《民间商会的集体行动机制——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打火机反倾销诉讼的案例分析》,这文章跟我们比较近,会有些共鸣的东西,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思考的问题,对欧盟的行为分析还是很透彻的,{dy}部分提出欧盟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关注,以及烟具协会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导出下面一部分。下面是对整个案例的描述,各个利益集团,以及中国企业协会的反映,对层次的分类,案件的罗列比较清楚,详细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后面就开始分析案件发生的背景,从起步阶段,行业的内部结构,竞争优势,从几个方面对温州烟具行业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按照时间上的顺序进一步描述其成长过程。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案件过程中烟具行业协会的行为,他们运用理论分析为什么烟具行业协会这种行动逻辑的产生,通过模型,通过奥尔森的理论正好解释他们的行为。除此之外,不仅仅是利用了理论推论,而且结合了自己的一些分析,这是他对案件的分析。{zh1}一部分是得出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篇文章的最重要的启示是商会的集体行动中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温州的民间商会看了吗?

刘  :看了,但是不是很细,这篇文章也是从新制度主义出发写的。

老师:你对这篇文章有印象吗?

刘   :有,但是没有仔细看。

老师:前言有没有看?看书的时候要清楚别人说了什么,在看前言的时候要弄清楚哪些文章好,哪些文章不好。前言是一个导读,有些是主编的个人偏好,从前言里面要看别人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然后再去看。因此前言不能漏看,看了前言说了什么,这样自己收获就会很大。一种简单的看书办法,根据前言作者对某些文章的肯定和否定,自己就有选择地看,其他的泛读就可以了。从事实中要看到假设和结论对理论的贡献等问题。他对温州服装商会的批评就是案例不详细,过多的理论性的问题,而材料没有就发表评论,材料不充分的基础上,细节都不清楚,只有搞清楚材料和细节,才能进行理论分析,分析清楚。所以前言还是不能漏掉。

老师:下面继续读第四集,你用了多长时间读这本书?

厉秉铎:我读的是《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四集,用{yt}看完。这本书是先看前言,后面十篇文章泛读,主要选读的是第二篇、五、十篇。前言中张曙光谈到现代研究缺乏理论的框架,都是就事论事的研究,再就是缺乏事实基础,发一些宏论,他认为要顶天立地,就需要将事实与理论结合在一起,要求研究者讲真实的故事,提到了田野调研的方法的重要性。

老师:有些人对于有些问题也是不熟悉的,每个人都是某一个领域的,是交叉性的,有的是本科到博士都是行政管理方面,如果碰到法律、经济学方面问题就要看相关的书或者请教别人,否则就是一种消极的行为。

厉秉铎:{dy}篇是讲中国农村的社区型企业,跟我理解是一样的,村办企业,文中提供公共物品,代替承担市场风险,这个社区型企业提出了一个问题,农民怎样解决问题,社区型企业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第二部分是案例描述,它是纯案例描述,没有结合理论。接着,作者作了两方面的比较,与基层、企业相比较,回答了两方面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与经典企业相比较。第五部分是讲激励的机制、共融激励,可以保护辖区内的权力。第六部分是结束语,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村里的支书或企业更起作用,如何来衡量它的作用。{zh1}提出,天津、山东都有相关案例,这个不是特例。路风的评价是企业理论应该向现实逼近。

老师:评论里面有价值的部分说一下就可以了,自己看过文章了,合适不合适,就可以判断了。曹正汉的文章要好好读,他从做博士论文起,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写了两本书,三篇文章都是重量级的,要非常巧妙的去借鉴他的个案研究的做法,同一个个案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他的思辨是非常有价值的。

厉秉铎:第二篇是《市场环境中的公社制度:它的存在原因与变迁路径》,{dy}部分介绍了地理、资源优势从而提出公社现象,第二部分是理论的阐述,这里作者主要运用了互助合作论、风险论、庇护关系论、能人作用论和“路径依赖”论,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案例的分阶段描述,第四部分分析的是公社制度保留的原因在于应对市场的风险,接着在第五部分作者谈到了用公社制度应对市场风险的原因,这里谈到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观念,二是党支部书记的个人原因。第六部分阐述的是村民同意保留公社制度的原因,作者认为,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村民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第七八部分是对案例的一个博弈分析,{zh1}作者针对文章前面提出的问题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李振明的评价中提出的怀疑是“{ldz}决定变迁”结论,原因在于一是案例特殊,二是制度的演化是多因素的,三是制度选择和变迁是多因素的。

第三篇讲的是共有资源的产权缔约分析,讲的是温州市楠溪江渔业资源承包的个案,其特点是文章的分析框架都融合了结构行为,状态结构绩效两个方面,作者把状态结构绩效结合在一起了。{dy}个部分是描述结构框架,第二部分是案例的描述,第三部分是讲产权保护的特点,整体承包方面的现象。第二个部分中谈到排他性的地域产权分析,包含了各种资源环境分析,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第五部分是提出建议,分析后认为这种情况不得不缔约,重新制定规则,继续实行,恢复这种分段承包,后面是结论性的评述。茅于轼的评论,认为作者在解释问题的时候会不足,但不代表是错误的,而是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复杂的。

第四篇是讲农村住院医保制度,我不是太熟悉问题,所以看得比较快,文章的逻辑顺序是,{dy}部分是其他的国家医疗保险的概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对作为医保进行的经济学假定,除了xx费用不确定性外,对风险的厌恶,导致了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第三部分是讲制度背景;第四部分是讲制度设计的背景,实施的方式怎么去做的。第五部分是评价和分析,讲到评价分析的要素,着眼于的是筹资方面的选择和确定,除了这几个方面的管理成本方面的,逆向选择方面,启示是政府依赖于强势的政府,一定是一个强势的政府,当地的视野,再者就是江阴的人口密度的特殊性的问题。我的感觉是文章写的一般,几点启示也未必能够推广,评论一认为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案例,也是张曙光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政府方面的优势可以和市场相结合,不足是结论简单。

第五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讲的是民间收债,这篇文章在第227页的注中讲到文章不采取A、B、C的方式作技术性的处理,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技术上的处理,从文章结构上说是问题与方法,这篇文章另外一个特点,脚注特别的多。他的材料比较多。因为相关问题与方法脚注多,原因在于引了很多文献。文章提出了一个假说,私利救济会促使合作导致还债,之后作者从理论方面的叙述很多,第二部分讲案例,其叙述不太一样,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目的背景等方面的分析,不太一样。作者在第234页讲到调查方法,一是口述史,二是直接参与,三是个案分析,四是文献综述。

老师:在整个收集资料过程主要是问卷和访谈,再就是参与,访谈组织开会的时候就去参与,一般还是要有这方面的次数,有时候可以发现一些通过问卷和访谈不能发现的问题。因为访谈当事人会有所选择隐瞒,问卷还涉及到问卷发放的对象,问卷的设计导向。所以,参与式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可能会远远大于前面两种。观察者就是记录事实,而不是去评论。

厉秉铎:第六篇是讲公益框架下,公益救济不能有效威慑的问题,看的不是很全面。主要看结构是怎样的。{dy}是威慑,认为是不可置信,如果威慑可以置信的话就不能去检验。第二是信息收集,做一个理性的分析,第六部分是讲民间权利运作,第七部分是规范,得出了三个结论:{dy}是出现替代司法程序,第二是私立制度的作用和产生的合作,第三是私立激励的产生的因素,非正式制度的习惯法的产生,私立的制度的独特的作用。作者的敏感性,通过电话发现这个事情,再就是作者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采取的方式,逻辑过程值得我们学习。

第六篇文章讲城市排斥外地劳动力的经济学,{zd0}的收获是评论中第315页讲到的命题的特点,就业与迁移数量直接的关系。第317页夏业良的评述比较有特点,基本按照文章的顺序进行评述,与其他的评述不太一样。

第七篇文章是《企业边界的重新确定:分权式的产权重组》,该文章进行了两个案例的描述,这篇文章的结构,分别描述的重组的依据,理路论证,政策含义,逻辑性不是太舒服,不太清晰。评论的亮点是在第339页效率的函数关系式,提出这样的函数关系式得出了五个方面的分析,五种可能性。王弟海指出了实地分析,理论运用,从规模到制度的分析,指出了三方面的不足,谈到文章的逻辑性不是太强。

第八篇是本来想细看,但是因为时间原因读得比较粗,文章在导言中先回顾,分析企业家秉性的作用,案例融入到分析中去了,没有单独的分析,他构建了这样一个模型分析。评论两篇,主要讲三方面的成功之处,分析框架,第三是事实与框架的结合。

第九篇文章亮点是案例,和我理解的案例不太一样,不是很真实性的问题,另外的亮点是对制度或者条例的后续的评价,提出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周期,采用不同的标准,引言和文献、检验,通过计量的方式检验,第445页的评论指出了文章方法论的弱点,在论证的时候用理论解释现象,这样的证明方法是非常弱的。

{zh1}一篇讲的是北京出租车行业的政府管制问题,题目是《管制成本与社会公正》。通过读前言是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是主编比较认可的文章,挺有特点,文章的结构是描述了北京出租车的现状和特点,第二部分是文章中的亮点,三大管制的特点,使得管制成本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第四个方面对管制成本的分析,总体推出了缺乏社会公正。第五部分探讨政府行为与的关系的问题,整体文章案例的分析框架和结论结合的都比较好,结构也值得我们借鉴,评价也比较高,余晖认为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于三个管制政策,同时又修正了三个方面的观点,王军的评论是讲政策的阻碍认识。附录是一篇报纸报道。第二个附录是做的报告的整理,制度分析的基本整理,总结的时候对制度分析,比较重要的是解释是可以比较的,提出这种假说要可以证伪,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要可以检验,可以做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老师:下面讲第六集

黄  珊:《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都是以地方为案例,主要选择的是广东省的案例,很多经验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前言主要将案例分为五个方面,包括内外开放前沿的制度变迁;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守住为学做人的底线和改造败坏的学品学风。分四个构成要件,怎样将案例一般化,后面讲到这四个方面,十三篇案例中哪一个方面做的比较好,提出的比较好的几篇文章,根据我的兴趣,重点读了五篇。

{dy}篇是《从政府到企业信用-粤海债务重组案件解读》。这篇文章写非常完整,读过后对案例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文章主要分四部分,{dy}部分是引言,介绍的是粤海公司面临债务危机,为什么提出政府信用到企业信用,因为粤海集团广州省政府在境外设立的{dy}家窗口公司,因为是政府出资,存在着一个政府信用的产生,这个政府信用到后期,政府在其中有信用的保证是非常重要,广州有两个比较大的窗口公司,广信集团是先于粤海集团出现债务问题,当时政府想沿用,但是省政府是不愿意,因为这是对政府信用的冲击,所以希望广东省政府重组。文章第二部分是案例描述,第三部分案例的重点,这个案例的分析方法就是博弈论和一个流出价模型,作者将四个主体提炼出来,其次是中央政府,第三部分是债券银行,中央政府相当于粤海集团,利益相关者有美国人的倾向性和策略,最开始广东省政府处在非常弱的地位,如果债务重组的话,广东省政府要承担很多的债务,广东省政府必须想办法,99年提出{dy}个重组方案,是{dy}个博弈策略,提出了通过一个项目的重组,发布后,债券银行和债券持有人提出了策略,债券银行认为债务都在于广东省政府,债券持有人是比较容易满足的,很害怕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害怕粤海清盘,广东省政府根据回应,列出了六点目标,关键是,不满足结果肯定是清盘,这个策略是一个威胁性的策略。债务重组方案都得到了妥协,结果属于次优的。后面提出了因为窗口公司是政府信用衍生出来的。

老师:你从文章学到了什么东西?

黄  珊:文章重点是一个博弈均衡达成协议。

老师:比如博弈均衡最关键的点在什么地方?

黄  :看到了博弈的最有利的点,把这个案例放在博弈的框架中写得很清楚,第三部分已经是挺成功的一部分,后面有点画蛇添足的部分了。反而破坏了文章的结构。我看的第二篇是讲《为权利而xx——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这与我们公民社会比较有关系的,文章的作者比较像做中国的社会空间的研究,刻意规避公民社会的词语,这让我想起朱晓红的文章,因为她的研究的个案很多人都研究过,其他的角度可能是NGO的发展,通过维权,作者写这个案例是想通过比较特殊的视角,用社会空间这样一个理论想往上靠的感觉。志愿体系都是这样的,将案例和理论柔和在一起了,没有成为一种结构性的现象,使社会空间成为一种,文章{zd0}的问题是一直在往社会空间上靠,但是没有真正脱离公民社会,而没有融入进提出的社会空间理论。文章思路框架很清晰,首先从提出问题和研究方法开始,题目是很有意思的,希望是争取到权力,比较矛盾的悖论,觉得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为什么xx,因为是农民工,对于他们来说是严重不公的,直接原因是不能直接获得救济,第三个原因是农民得不到适当的救济,xx作为抗争的策略,提出了一个博弈的策略,体现出了农民工与老板之间的博弈,希望通过与老板的互动谴责,得到政府的关注,施加压力,尽快得到工资,这种策略行为,为权利而xx表现的是为权力而xx的姿态,有一个姿态为其施压,但是事实上是xx可能转变为真实xx,比例比较高。很可能是真正的以死抗争。第三部分救济逻辑用图来表示非常清晰,开始是忍受的。各种原因选择了私人救济,攻击性的私人救济,第三部分讲的是国家的态度,农民工希望国家关注,事实是变得比较强硬,扰乱公共秩序,刑法的处罚,反而受到了处罚,是比较矛盾的东西。不应该通过不人道的方式施加处罚。{zh1}结语提出了对策,不是很详细。

老师:这篇文章关于打工者的三个评论是非常重要的,你在看文章的时候情节看的比较仔细,逻辑上理论结合的关系就弱化了,问题怎么提出,用什么理论去证实与完善的,这需要我们去了解。

黄  珊:材料上有些不充分,还有评论指出文章的研究重点指出政府这样做不对,没有深入的探讨现有的法律为什么没有得到解决。

老师:他们的评论还是非常严肃的,看案例的方法就是先看评论,然后再看他的文章,不要全面的看案例,而不去看评论。

黄  珊:第四个案例是《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写作特点就是通过对六个李宁公司关键人物的分析,以人作为主线,{dy}部分提出了文章的理论基础,看得见的手,后面指出为什么选择以李宁为案例。第二部分是关键人物的经历与公司的关系,描述得非常详细,第三部分是插叙结构的相当于每个人将经历描述了一遍,与公司发生的事情都融合进去,信任和能力作为进一步的分析,主要提出的观点是创业期占主导地位,文章的重点。文章在前面把每个人物详细描述,评论中提出文章虽然分析的视角比较独特,但是他有一个问题是,案例的材料都是二手的材料,没有一手的调研,对于家族企业问题的研究真正进入访谈是比较重要的,这是文章的缺憾。盛洪对这篇文章比较肯定,指出李宁公司是家族化过程中比较成功的案例,第三个评论觉得通过对六个人物的描述,他们行为的公司他们行为的忽略,文章名字是插叙真正的内容与文章的标题不是特别符合,所以应该把文章的题目改一改

第五个案例是曹正汉的《地权界定中的法律、习俗与政治力量》,张曙光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很高的。这篇案例非常长,分为九部分。{dy}部分提出了滩涂的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形成的无主之地。第二部分滩涂地权的提出了归属,实际不是按照法律执行,滩涂地权的界定是长期处在长期的停滞不前的问题,实际的地权界定的规则是不同的,这是文章的主题。因为滩涂有很高的界定价值,之后就是对法律的梳理总结出了法律中有矛盾的地方,这造成了案例中纠纷的不好处理的地方,第二部分是界定的原因是习俗,沙骨权详细的解释,就是通过习俗界定。后面是三个案例的解释,评论说文章描述案例非常形象,在地域上很可能会再出现争端,第二个案例是以村庄得胜为结果,第三个案例是滩涂所有权方面的案例研究,政府通过默认是方式。第六部分是通过案例总结地权竞争的一般特征,毕竟都是争夺滩涂,作者进行了界定,实际上争夺的是土地的使用权。横向竞争,纵向竞争是系统的上下级之间的,界定土地的{zd1}管辖权,{zd1}管辖权实际上是低级政府比较关注的。文章提出了第三方对纠纷的调节,希望通过法律为依据,没有办法真正通过法律有效调节。第四部分地权竞争的策略和政治力量,这是文章中比较强调的,第二个案例是政府担心村民的争端,所以妥协,地权没有起作用,政治反而起了很大的作用。文章的第七部分将地权界定的规制,滩涂的实际规则,以沙骨权为主,既成事实为依据,讲到了法律的作用,虽然根据实际规则,并不能说法律不能起到作用,需要在法律上起到作用。第八部分是讨论了法律为什么没有成为地权的界定规则。{zh1}文章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当法律不是以社会共识或各种政治力量的利益平衡为基础时,产权竞争将会演化成实际的规则;二是产权最终都是由政治力量界定的;三是在政治领域与法律没有分化的条件下,出于产权竞争的需要,竞争各方将加强自身政治力量的建构,产权竞争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竞争。评论{dy}篇就是对于文章的三个都是正面的,评论者的一个理解和阐述。

老师:文章的优点就是法律的条文搞的比较清楚,资料收集的比较详细。广东的滩涂利益是比较小的,同样的方法解释是不太合适的,行文中有些重复的问题。还有就是这册书研究的是广东地区,还有其他地方,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第三个评论是法律的作用,第二个是内在联系,第三个排他性的界定,文章确实是感觉前后呼应,思路很清晰,整个案例研究看下来,告诉我们写好文章要有几项基本功:要有材料,收集材料如何提出问题,文献综述如何做,与理论是怎么结合的,这些都是对我们的挑战。现在我们的论文都是没有做很好的调查,写高质量的论文就比较难了。敬畏和投入都需要在做学问中发扬。

郑重声明:资讯 【第158次读书会: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2456_徐家良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