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3)_大地上的砂子_新浪博客

 

基因研究在全世界虽然都是个较新的课题,但由于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其发展却很迅速,前几年就有新闻报道动物克隆已经成功了;而将基因技术用于农业生产,还是近十年的事情。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研究、生产的鼻祖,美国孟山都公司是目前{wy}一家向全球出售转基因作物种子的高科技公司。

1901年,之前是一家化工厂销售员、只有小学文化的爱尔兰人约翰·弗朗西斯·奎尼辞职后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孟山都公司。该公司靠生产甜味素获得了{dy}桶金,1917年开始生产阿斯匹林,很快成为全球{zd0}的阿斯匹林制造商。

{dy}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来自欧洲的化学制品和药品供应中断,孟山都被迫自行生产所有原材料,这使其在化学行业的领导地位得以确定。

1920年奎尼被确诊患上癌症,他的儿子埃得加得成为公司总裁。

其后,孟山都迅速发展,其产品包括塑料、橡胶、树脂、燃料添加剂、人造xxx、工业溶剂、防冻剂、清洁剂、农药、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等等。

上世纪70年代孟山都公司开始将资金转到生物科技上来,1981年成立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第二年研究出一个经过人工修改的植物细胞,这是世界上{dy}例植物转基因作物,孟山都公司这下挖到了金矿,到1990年,孟山都将自己xx包装成高科技农业公司,将其余的化学制品打包卖了出去。

在美国,孟山都将自己描绘成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彻底克服饥荒的{wn}妙药。而事实上,美国现在也是世界上{zd0}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2007年以来,非洲、南亚、中东因为粮荒,有很多饥民闹事,海地就是典型,这个国家是在经历了严重的粮荒饥民闹事后,又经历了太子港地震,几乎遭到了一连串毁灭性打击。这就为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找到了更好的理由。

 

2010417日的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转基因食品安不安全?》三方PK的焦点是:

转基因食品推广方坚持转基因食品是xx的,而且它们较之传统食品提高了品质或者产量;反对派除了对转基因食品的官方检测结果表示怀疑外,还对国内研究、推广转基因食品的专家学者提出了质疑:这些人是不是从中捞到了好处?

 

有xx研究指出:大多数人类工作都是为了金钱。

中国有句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似乎也证实了上述研究结论。

我不敢据此作出这样的结论:人类的任何付出都带有功利性。但是,研究转基因食品的人,推广转基因食品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却是不争的事实。至少,美国推广转基因食品的鼻祖孟山都公司,就在用特殊的方式出售转基因作物种子谋取巨大经济利益;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科学家研究、推广转基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类。

无论什么目的,最终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有看得见的价值。

 

写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日本的电影故事。

东京都某医科大学肝病专家、A教授是个事业心很强、工作作风严谨的人,为了事业他40多岁仍然未婚,除了每周去医科大学讲两节课,他将其余的时间扑在附属医院病房,观察研究某种肝病的症状以及用药反应。

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一个肝病患者服用了一种跟肝病无关的辅助xx常规xx后,肝痛症状明显减轻,于是他立即分解了xx成份,找出其中他认为显效的单组份,然后增加这种单组分的剂量给肝疼患者试服,结果起到了很好的止疼、xx效果。看见一个个服药后的肝病患者身体明显好转,他欣喜若狂,于是将这种单组分xx附加了一些调和剂制成一种新药,在上报药监部门,经检验得到试用权后,广泛地用于本院肝病科的临床xx,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受益的患者成了{zh0}的义务宣传员,A教授的名气一时从院内传遍日本,很多外院的患者慕名而来;一直暗恋A教授的医大才女兼美女,A教授的学生、附属医院肝病科主任B医生,也终于鼓起勇气向A教授表达了爱慕之情;这使一直在暗恋B医生、同为肝病科、又与B是医大同窗的C医生痛苦万分,然而,一方面自己的职位、名望比B医生还低,另一方面A教授又是自己的上司兼敬佩的师长,C医生只好将对B医生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同时为A教授与B医生祝福。

但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C的另一个医大同窗,分配在外地医院工作的D医生突然患肝病来到东京的附属医院求医,他服用了A教授发明的新药后,病情迅速好转,D医生于是出院了,但是按医嘱需继续服用新药直至肝病彻底痊愈,但是,半年后,D医生却因为心脏病再次住进了附属医院,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不久后,D竟然因心脏病死在了附属医院。

C医生眼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年纪轻轻就这样死了,他悲伤过后,突然拦住B医生说:“不对!我记得D上大学时没有心脏病,他跟我同为校足球队员。”

B医生摇摇头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也许是隐性的,当时没有发作?”

但是,C医生没有就此释怀,他查了D医生以前的体检记录,又专程请假去外地访问了D医生的父母,了解他们家人都没有心脏病史,于是他推测:是不是A教授新药的副作用损害了D医生健康的心脏?

C医生向A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但是,A教授用B医生同样的理由回答了C医生,并且坚持:D医生是患肝病后身体差了,隐性的心脏病才发作的,他的新药已经由xx机构做过严格的测试,证明没有明显副作用后才在临床试验的。

但是,C并不认可A教授的说法。

不久,A教授的新药临床试验报告总结会即将召开,如果没有异议,这种xx将被批准进入商业化推广。

A教授带着满心喜悦,送了一枚钻石婚戒给B医生,向她正式求婚,并打算在报告会后迎娶自己最心爱的人。

医院全体员工都为A教授的成果骄傲,衷心祝福他与B医生的爱情。

只有C医生忧心忡忡。

报告会终于按时召开了。

临床调查开始。

B医生作为新药临床试验科室主任先发言,她举了大量成功xx出院患者的例子,激动与幸福使她满脸红光,充满了自信,她不时跟坐在主席台上的老师与恋人A教授交换着会意的目光。

B医xx言完毕,全场掌声雷动。

但是,坐在旁听席、没有发言权的C医生却举起了手,得到允许后,他说了D医生的故事,递交了自己所做的调查材料。

A教授的新药被裁定延长试用期。

 

……

还有一个这样的新闻故事: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Shola市场,路易吉·瓜瑞诺在市场里游荡,偶尔弯腰闻闻香料,捧起一把豆荚仔细检查。在普通人看来,它们只是美味的蔬菜。但是,在这位48岁的作物科学家眼里,豆荚中的每一粒豆子都是预防世界饥荒的小缓冲器。瓜瑞诺神色凝重地用手指拨弄每一粒干种子,因为他知道,它们有多么宝贵,多么脆弱。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拜访遥远,奇异的土地,寻找各种各样支持人类生存的植物。因为工作,他去过阿曼山区没有路的山村;穿越过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之间的撒哈拉沙漠,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寻找具有独特基因特性的作物,在未来某{yt},它们可能拯救世界免受饥荒,避免虫害、疾病、干旱带来的欠收。瓜瑞诺抬起头,解释说,在某些国家,工业化已经让世界部分最重要的农作物濒临灭绝危险。在采集食物方面,‘人类过去更加灵活,’豆荚从他的指缝间掉了下去。‘现在他们无处可去,面对干旱之类的突变更加脆弱,,随着人口增加,更多的农田变成城市,必须依靠更少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与此同时,现代农业的高效率让农作物的基因日趋同一化,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那些几千年来任随我们意愿改良的植物的生存xx取决于机会。可是,它们已经不够多样化。像野生同类一样,为了存活,作物植物需要多种多样的基因库。但是,我们的食物的基因多样性正在枯萎。过去200年,仅在美国,75%的作物物种已经消失。这是一场潜伏的灾难。”

路易吉·瓜瑞诺是种子猎人,他属于美国田纳西人卡里·富勒担任执行官的全球农作物多样性基金会,卡里·富勒也是斯瓦尔巴特全球种子仓库的构想者。在上述日本电影故事中,他们跟C医生的工作差不多,但比起C医生来更默默无闻,也可以这么说:他们是一群帮转基因食品研究、推广者擦屁股的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3)_大地上的砂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