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讨会_小詹_新浪博客

2010年4月14日,“教育信息化实践反思与趋势分析”高峰论坛暨“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讨会在广州市海珠区第49中学开展。上午是研讨会,下午是高峰论坛。

此两个会议的主办单位是广东省教育学会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GDAEE),Egg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Johnnie是此次活动的受邀专家。作为此次活动的学生助理,我也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梁老师、张老师也作为此次受邀嘉宾一同前行。

会前迟到

会议开始时间是8:40am,我们7:30am从华师出发。车过了中山大道西之后,本要上内环路,然而在一个三岔路口走错路,又因为上班时间,在东风东路严重塞车,所以迟到了20分钟。而现场的所有老师都在等我们~

从此事中,我做下总结。张老师昨晚已查好路线,然而没有备选几个路线方案,而Johnnie车上的导航坏掉,所以我们就像迷失的羔羊,不知所措。所幸,张老师认识一个出租司机,电话求助帮助我们顺利达到目的地。而Egg也用电话为我们导航~

所以,以后一定要把路线地图打印出来,同时备选几个行走路线。以防万一。当然,认真看路标也是十分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车来车往的广州,尤其是上班时间,大家都是抢时间,于是强车道或者不要命似的拼命见缝插针的车频频发生。这对我们的车技是严峻的考验,当然,更多的是引发我们对车主的行车道德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交通制度的不完善的深度反思。

会议议程:

上午: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讨会

海珠区教研员张老师介绍完此次活动背景后,并介绍了出席人员。参会人大约有40多人,各位参会老师的学科背景多元化,分别有来自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省/市电教馆各科室负责人,高校教育信息化专家、教师。接下来相继由3位小学一线老师发言。

 

发言题目

发言人

发言内容

《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昌岗东路小学语文科赵老师

赵老师主要分享了利用网络,尤其是Blog开展《地球一小时》课程的教学经验之谈。

《Blog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宝贤海珠区大街小学廖老师

廖老师列举了成功案例介绍Blog在指导作文写作以及班级管理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随班就读生的教育问题》

三窖小学钟老师

钟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讲述了如何利用网络对特殊群体—随班就读生开展教学,尤其是课后的情感交流教育案例。

 

对以上3位老师的发言,在讨论环节,台下的其它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大致总结如下:{dy},尽管Blog为教学和班级管理(日常管理以及寒暑假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了便利,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并支持的利用。第二,不管是班级Blog或者学校网站,在上传的学生图片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整体在镜头露面的情况,而不仅仅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应该由点到面,辐射开来。

下面是教研室老师的发言:

发言题目

发言人

发言内容

《教研被网络化》

海珠区小学英语教师

以海珠区与增城的学科结对子为案例,从发布教学通知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说明网络便捷了教学。其困惑是,能否提供视频公开课观摩学习?

《构建网络型学习共同体》

江南中学校长

介绍江南中学成立网络教研核心组开展教学的经验,并介绍了与韶关回龙中学的合作。

《社会性软件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海珠区第49中学信息技术陈老师

陈老师分别从QQ/Blog/校讯通/学校网站等几个方面介绍其应用。

 

对于以上参会人员的发言,Johnnie作总结:

给师生话语权。这是Johnnie的发言题目。他的观点我大致理解如下。{dy}、设计是关键。尽管出现五花八门的教学软件,但是技术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教师的设计,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先进技术彼此融合,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不能囿于技术,过分依赖技术;第二,强调了TPCK(technology、pedagogy and content knowledge)的重要性。只要将技术&教学法&学科知识三者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教学。他提了2个建议。{dy},要以需求为导向。也就是说,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要盲从搞教育信息化;第二,要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民主意识。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世界犹如一个地球村,要培养学生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意识和把握当前,放眼国际的胆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社会性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讨会_小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