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国证交会正式向高盛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称其在2007年发行一组衍生品时存在欺诈嫌疑。虽然高盛回应美国证交会没有证据,但很快商品市场大多以深幅调整回应高盛“欺诈门”。同时市场担忧美国会借此机会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很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诉讼,类似的问题也可能在其他投行发生。
然而,多数分析认为,高盛“欺诈门”事件的爆发并不能和雷曼兄弟倒闭相提并论,美国政府的用意似乎xx于加强金融监管,而非有意让高盛破产。或许最终会以赔款和解的方式来了结此次风波,不会造成深度重大威胁。但有必要分析了解此次高盛“欺诈门”的深入影响。
从美国证交会的指控本身来看,指控主要针对于金融衍生品的设计与销售,且事件本身发生在2007年,可能证交会也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其指控。另外此次指控属于民事诉讼,而非刑事案件,也表明形势不是非常糟糕。
从“欺诈门”事件的用意来看,或许正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此次高盛“欺诈门”是奥巴马政府掀起“金融监管风暴”的开始。然而,奥巴马为保证一年多以来的辛苦“救市”效果,{jd1}不会希望看到在经济稍微企稳的情况下再次引起经济的下滑。所以政府用意{jd1}不会是打压经济发展成果,高盛“欺诈门”事件不会影响到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
从短期市场影响来看,高盛信誉受损是必然的,且美国证交会存在对其它投行下手的可能,近期商品市场会持续弥漫恐慌担忧情绪,很可能导致投资者纷纷赎回资金,进入美元以避险,商品价格缺乏资金支持,短期或面临持续大幅回调风险。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高盛“欺诈门”事件的影响可能xx于短期,受风险偏好降低影响,商品价格发生深幅回调,并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直至市场出现新的明显利好。
那么,铜价短期回调的支撑位在哪呢?目前的60000元/吨关口是否就能坚守呢?笔者以为,屋漏偏逢连阴雨,4月17日“国十条“的公布对近期铜市是一重大利空,且估计该利空还需市场慢慢消化。
4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坚决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具体措施方面更加细化、可操作性更强。
(1)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2)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3)抓紧制定税收政策调节房产收益等。
(4)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积极探索新的土地定价制度。
(5)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
(6)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严格整治炒地等违规行为。
(7)加强交易秩序监管力度等。
笔者以为,在“国十条“中最直接、立竿见影的措施莫过于对消费者购买住房“差别化”信贷以及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购地和融资监管了。商业银行收紧信贷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资金紧缩,新开工项目减少,对相关各类大宗商品需求降低。
另外,从铜市供需方面来看,一季度国内精炼铜上下游产品产量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尤其是铜精矿产量、废铜进口量明显增加、铜材生产大幅扩张。
表格 1:一季度铜市主要产品产量
|
单位 |
3月份 |
同比增速 |
一季度 |
同比增速 |
增幅较去年变化 |
铜精矿产量 |
万吨 |
9.3 |
6.9% |
26.9 |
26.9% |
16.5个百分点 |
铜精矿进口量 |
- |
- |
- |
- |
- |
- |
废铜进口量 |
万吨 |
36 |
9.1% |
98 |
33.8% |
81.4个百分点 |
精铜产量 |
万吨 |
35.8 |
11.2% |
105.4 |
12.8% |
4.1个百分点 |
精铜进口量 |
- |
- |
- |
- |
- |
- |
铜材产量 |
万吨 |
88.8 |
8% |
224.4 |
22.8% |
23.9个百分点 |
铜材进口量 |
- |
- |
- |
- |
- |
- |
电力电缆产量 |
万公里 |
189 |
14.5% |
492.8 |
19.4% |
12.95个百分点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
比较而言,精铜产量增幅相对较低,而上期所整体持续增多的库存,表明铜市供需基本面仍处宽松。4月16日,上期所铜库存报185895吨,较年初增加95.03%,是去年同期库存水平的7.19倍。
因此,结合房市调控的深远影响与目前铜市供需对比现状,笔者对近期铜价的走向持悲观态度,估计还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然而家电、电力等下游生产旺季会对铜价形成一定支撑。
李春玲个人博客地址:
(作者: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李春玲)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宗商品研究团队编制发布了“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对煤炭、石油、钢材、有色、化工、矿产、橡胶、农产品、农资化肥、食糖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进行深入跟踪研究并定期推出市场研究报告(包括供投资机构参考的风险分析报告和供企业参考的投资报告),此外,本研究团队还对房地产行业和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走向有独特见解。 有合作意向的投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陈克新,010-51662601转631 宋斌,010-51662601转518,MSN:
李廷,010-51662601转538,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