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提要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提要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421日发布;学术交流网/美国论著研究/2010421日发布

 

201042326日将在厦门大学举办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 这是笔者提交大会论文《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2007-2009年黄安年博文为例》的提要,现予发布。《云梦学刊》将在下半年发表论文全文。

**************************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网络博客是网络学术的重要载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世纪以来网络学术已经成为反映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博客正是网络学术的重要载体。网络博主尤其是从事学术和教育事业博主的博文中有些内容是学术性的,而网络问学、网络教学、网络论学、网络闻学都和学术不无关联。笔者这篇论文是2005年和2008年两次年会论文的延续和补充。

 

本文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从我2007-2009年博文中1500篇左右美国问题文章和信息看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这是本文的重点,文章着重从以下九个例证论述博文是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的重要载体。

 

1,从《沉默的道钉》的出版到在博客上发布。笔者《沉默的道钉》大型历史画册,得益于网络资源的分享,2006年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没有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这部图册的出版是不可能。

 

2,美国崛起的讨论和《老话题与新挑战》的出版。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热议,既涉及美国研究的提高,也关系美国问题的普及, 网络博客这一载体可以使这个论题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得以深化。该书的出版是纸媒学术与网媒学术相得益彰的产物。对于学者来说,通过网络博客与纸媒学术相比具有明显的若干优势,这主要表现在:{dy},方便快速,作者与编辑、出版人集于一身;第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术自由和民主,不受项目、经费、关系、量化指标的限制;第三,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学术资源共享;第四,有利于学术的普及与提高;第五,具有比纸媒学术更大的开放性,即时评论和对话,对于学术繁荣同样十分是有利的。

 

3,社会保障在美国及全球性话题。 笔者的《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一书199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主要内容和出版时限于篇幅被删节的参考书目均已在博客上发布。笔者在博客上专门开辟了社会保障专题栏目,充实和扩大了克林顿总统以来的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社会保障问题关系美国亿万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考察美国社会保障不仅涉及研究政策文献和立法程序等学术性、行政性、专业性问题研究,而且需要从各类居民的实际受惠程度和问题层面来观察评估,在这方面从美国居民生活体验的角度来考察也是必要的。

 

4,《美国纪行》集结和美国所见所闻。美国历史虽然很短,但是要深度了解和认识美国仅仅考文字资料、书面论著、外界报道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善的,还需要亲自生活在美国一段时间客观地仔细观察,如果有自己的实践会更好, 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虽然零碎,但有意义。

文章还简要说明了以下问题:

 

5,《美国现代化之路》《20世纪资本主义研究》网络讲座

6,中美关系史研究与网络即时评论

7,美国图书提要、美国论著和史家评论

8,整理美国研究目录和记录教学心得

9,搜集美国网络图片推动资源共享

 

笔者以为对于一个已经退休多年、没有开展研究资源的学者来说,运用网络网站和网络博客犹如开辟第二课堂和学术生命的延续。

 

论文的{zh1}部分说明科学网博友美国问题博文的启示。文章认为网络博客是学术开放和广泛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分老中青少、教授学者还是一般草民,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评论权。对不同领域和层次网民的评点,无论是肯定还是批评,作者可以在{dy}时间获得反馈,有助于交流沟通和深入探讨。他(她)们的独特视角无疑将丰富我们的美国问题研究普及和提高,尤其是对于美国科技史、美国文化史、美国社会生活史、美国底层民众史、美国教育史、美国社区史、美国妇女史、美国习俗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以为只有专业美国问题工作者的论著才算研究成果的见解是不全面的。

论文全文20000字。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论著研究/2010421日发布

 

/////////
/////////
郑重声明:资讯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提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