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潮流·新汉诗代表诗人量山研讨会在线记录二_河南梁山_新浪博客
蒹葭:
也问量山几个问题
1
。你觉得你的诗{zd0}的优点与{zd0}的缺点在哪里?
2
。我想知道你在写诗之前是不是脑子里早就有了一个模式和内容?。临屏诗时,你要不要去翻看别人的东西找灵感?
3
。就你个人而言,你比较喜欢谁的诗,你会不会临摹别人的风格?你觉得你的诗已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吗?
量山:一位老师问孩子,你的优点是什么?孩子想了半天,说他没有优点。缺点倒是一大推。我想说我就是这个孩子,我的缺点是不能写出一首振聋发聩的好诗,虽然我老是像少先队员对自己说: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呵呵,非得说,我想{zd0}的优点是我很注重细节的描述和语言的身体性。{zd0}的缺点,嗯 ,理性方面做得还不够。
诗写之前,是要构思的,但并不都是早就有了模式和内容。一首诗的形成,很多时候,是瞬间的灵感。临屏诗考验的更是一个人的临场发挥能力,写之前,就把竹子吃到肚子里了,有时仅仅是一两个句子,可能是别人说的诗眼吧,越写越宽或者越写越窄。
我喜欢质感的有脉搏有呼吸的诗。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卞之琳,戴望舒,艾青,顾城,里尔克,叶芝,博尔赫斯,米沃什等人的作品。有时我倒是更愿意看看网络女诗人的诗,比如金铃子,冷盈秀,玉上烟,麦朵,一从等。齐白石临摹石涛即便乱真,也是赝品啊,我不习惯,我的风格就是做{zh0}的自己。
流星雨:
请问量山:用心写诗和技术性的写诗,你更倾向哪方面呢?(因为我只听人家说诗歌有技术,呵呵,我却一窍不通,所以问问老师)
量山:老师可不敢当,我想说的是用心写诗比较重要,但二者并不对立。一首好诗的形成,是离不开技艺的,诗歌的技艺探索的是语言的深度表达。但是决不能过分追求技艺,仅仅是技术,我们就可以办个诗歌加工厂了,不是就有人发明一种软件,电脑可以自动写诗吗?但那样的诗还是诗吗?重形式重技术重表达的诗歌,是不会打动人心的。我想,我们更需要重内容重情感重深度
流星雨:
请问量山:我也读过一些乡土诗,很多都写出的是故乡的无奈、贫瘠、落后,那么就乡土诗歌而言,难道就那么难找到可以怀念的美好事物和土地里成长出的希望吗?我并不是否认什么,是我自己也找不到乡土诗应该怎么去写,想请教一下老师。
量山:怎么写这个问题没有定论,写什么都可以啊,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够了。大多乡土诗写得是漂泊和回归,故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山山水水永远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那里居住着祖祖辈辈,因而牵挂和留恋。故乡的无奈、贫瘠、落后这是客观存在,也有人写诗往往想当然,他们没有贴近土地,没有贴近村庄的呼吸,徐俊国的乡土诗你不妨读读,里面的大爱和悲悯让人动容,还有我们舞钢有个乡土诗人黄晓辉也写脚下的土地,他的诗空灵,美好,一如王孟。我从来不给自己的诗贴这样那样的标签,因为不管写什么诗,都要有新的发现,都要在最没有诗意的地方发现诗意,而不是跟风,人家写故乡的无奈、贫瘠、落后,你也跟着写。你要写就别树一枝。
燕庄生铁:
唐韩愈说:"必出于己,不袭前人一言一句。清李鱼又说:文字莫不贵新,而词为尤甚。不新可以不做。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纵观量山的诗歌作品,不肯庸常写出,总是辟蹊径,走偏锋。非常新颖。问:你是如何在立意上求新的?作品产生过程中,修辞很重要吗?
量山:韩愈和李渔的话都是至理名言,现在仍旧能指导我们写诗,谢谢生铁的鼓励,这个问题老兄比我深知其味,求新求异是诗人的使命,一首诗如果立意和语言没有自身的特点,意象不新颖就没有看点了。至于修辞,在产生过程中不重要,而在写作前重要,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练习,将所有技巧、技术、烂熟于心,才能在写作中为我所用。在写作中想着怎样运用技巧,写出的诗句必然是生硬的,看不到灵魂的存在。因为这是在拼凑诗。一首诗的修辞得根据需要,如果不用一个修辞就能达到目的,这个修辞就变成了卖弄,哈。
燕庄生铁:
继续请教一个——
诗史上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典型诗人要数李白和杜甫。读量山的诗,一眼就可以看出,更接近杜甫。

问:你的诗不肯高蹈,总是在现实内部并与现实构成张力。这是你的一种追求吗?有没有想过,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一首大诗或者说长诗
量山:关照现实,是我的诗写原则。文学写作要灵活。单纯的浪漫已经不能承载现代诗歌的内涵,现代诗歌需要新的摩擦力,运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如悖论,反讽等,才能自由行走。杜甫诗歌的特点是:朴实的口语传达,真挚的现实关怀,高洁的灵魂力量。我想,这正是我追求的。生铁兄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好像生铁生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洞穿世事,更能窥探我的内心,我要引为知己了。我也想完成一首大诗或者说长诗。但大诗需要机缘,更需要储备,我只能说我在准备着,也许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准备一辈子也不算长。
鸣砂火:
5鸣砂火:近日我在观赏一些国画,可以说每个出色的作家背后都有一个出色的老师,其的传承性很强,开拓创新的意义也影响深远。作为诗,大多数人都不大喜欢有师之说,而喜欢说性情所驱或自悟成家。作为一门艺术,必然有其技艺上的要求和规则,如果单凭性情或自悟得道,走的弯路会很多。而人生短短,留下的遗憾自然也多。在这条诗路上,你是否认可有师之说?为什么?多年来,你如何解决创作技艺上的问题?
量山:每个人写作都会经过漫长的阅读、模仿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学习阶段,这样说来,每位诗人都有很多老师。尤其是到后来,对某位喜欢的诗人进行研究,可以说这位诗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但是诗歌是天才者的事业。{zh1}要把万千别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这点上,又可以说达到了无师的境界,这个境界是靠悟的,是老师教不了的。
6
鸣砂火:国画要书法作功底,油画要素描作功底。为了这功底的扎实,作画者需要习书习画数年,然后才笔墨随心迹,开拓一片新天地。而在网络中,作诗者,似乎一出来就吾笔写吾心,更强调吾心的作用,这无形忽略了自身的功底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现象?这对诗的发展有何影响?

7
鸣砂火:夜鱼有一句话边写边消失,对于网络诗歌来说,此话正好暗示了一种近乎自生自灭的诗歌自然状态。就你的诗歌创作经历来说,是否有此忧虑或困惑?如何去解之?
量山:边写边消失夜鱼的话真精彩,大浪淘沙,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无非是一粒沙,但这一粒沙曾经有体温,有呼吸,也许这几够了,如果能淘尽黄沙始得金当然不错,不能也无怨无悔。目前,好的诗人和诗歌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有的诗人连发表的欲望都没有,还有一些诗人自己编诗刊,也无获利目的,只是赠送他人。我觉得这样的环境也不会是{yj}的,暂时的低迷很正常。同时,我也相信,经典诗歌一定会流传下来的。
8
鸣砂火:现在很多诗者都是两栖的,既写诗又写评,你也是在行列中。在这次评中,有对文本肯定的又有指出不足。如要说不足之处,是他的诗对现实的批判,还稍欠锐利,不够一针见血。(临荷)那就是在诗歌的结构上,少一种明显的层次和递进感,起伏不够大,不够宕荡。飞花我觉得量山的诗歌做到了具体,做到了指向性有境界有意义,{wy}尚待完善的是从具象来可以,但一定要达到超然物外,举重若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刻骨铭心的那种效果才好。(王琦)面对这些评指出的不足,你有何感想?在你的创作中是否意识到这些不足,或是否认可上述指出的不足?采取了哪些方法来解决、完善?
量山:要说不足之处,是他的诗对现实的批判,还稍欠锐利,不够一针见血。(临荷),我觉得诗歌不是xx文学,无须一针见血,诗人所要做的只有两个字:诗意!不过还是感激临荷,感觉她对我的《野花》的解读最深入我心。我会珍惜她的批评,把词语在喉管里就尽量磨得锋利一些;那就是在诗歌的结构上,少一种明显的层次和递进感,起伏不够大,不够宕荡。(飞花)飞花的批评恐怕是20099月他评我的《花生》所说的,我同样很重视,边写边自省,但愿我现在的诗歌不缺乏层次和递进感,事实上我的《正在为我写诗的女人》一些行家里手的评价就是层层递进,荡气回肠,这要感谢飞花了。我觉得量山的诗歌做到了具体,做到了指向性有境界有意义,{wy}尚待完善的是从具象来可以,但一定要达到超然物外,举重若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刻骨铭心的那种效果才好。(王琦)王琦兄的话实则是诗歌的{zg}境界,在中国诗学上有很多诗家都论述过,也是我向往的,我心中的诗歌也是变化的,他会不停的位移,可以确切的说是朝向自己的审美和认可的目标。有些东西我仍需要积累,磨合。我愿意努力,我们共同努力吧。
嘉德:
祝贺量山研讨会圆满,嘉德想问:创作诗歌的过程是否像一次次蚕蜕皮的过程,直到吐出洁白的丝绸。量山同志你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写作道路,你认为诗歌语言有什么特点?你的诗歌的根在哪里?
量山:创作诗歌的过程像一次次蚕蜕皮的过程,直到吐出洁白的丝绸。嘉德说的真好!越写诗一个人的内心越纯粹,越善良越美好,诗歌首先改变的是创作者的心灵,然后会改变或者影响读者,比如艾青的《礁石》不知影响了多少人,让一代代读者热爱生命,含笑人生。我想艾青吐出的就是洁白的丝绸。每个诗者的习作道路都是不一样,都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我大抵从两个方向出发,一是家庭的琐碎和温馨,比如我写儿子的,妻子的。比如《结婚十年》,从我个人的小家辐射到亲戚朋友的家,比如我写《老丈人》,这自然写到乡土,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不为乡土而乡土,因为老丈人,五叔,瓦爷,妞妞等这些善良、可爱的人时时触动我敏感的心,二是从从事的工作出发,我只能写我最熟悉的甚至枯燥的东西。也许我始终在路上,但我想灵魂能有一片诗意的栖息地。曾经有诗友说我的诗歌语言是不可复制的,但愿如此,这是因为我在最没有诗意的地方发现了诗意,我的诗歌语言也只能根据我所写的内容不断变化着,但总体来说我力求简单、不晦涩,活泼、轻灵但有份沉静。我的诗歌的根在大地上,那是对工作的爱,对孩子的爱,对家庭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诗神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祖国的爱。因为爱的深沉,所以不会飘浮,所以常含泪水
如水:
诗歌除了简洁干净,哆嗦是不是也是一种美呢?期待量山老师的回答!
量山:呵呵,是罗嗦,不是哆嗦吧?罗嗦自然不是一种美。有的诗写,是故意罗嗦,那是一种表现手法,是重复,强调。这个问题我在上面的问题中已经回答了,诗歌的美是多种多样的,最合适的一定是最美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二者的高度统一才能造就一首好诗。关于这个问题,简明说得好: 诗歌的赘肉,如同压死骆驼的{zh1}一根稻草,一段或一句多余的文字,甚至仅仅多余一个字,都是那根致命的压死骆驼的稻草。诗歌的赘肉不是荒草,它只是长错了地方的私欲,它生长在乳房上甚至就是诗歌。诗歌的赘肉更像城市里修剪得体的装饰树,规规矩矩活着,却失去了生命活力。而真正的诗歌,应该是那把修理装饰树的剪刀:通体锋利,xx简便,象征着技巧之美。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第十一届潮流·新汉诗代表诗人量山研讨会在线记录二_河南梁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