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交流接触器》教案(转)

《初步认识交流接触器》教案 (转) 

2010-04-19 08:35:05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初步认识交流接触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和含义以及符号
          2、熟悉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万用表的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交流接触器的观察、测量,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交流接触器的结构;2、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对常开、常闭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接触器25个、螺钉旋具25个、万用表25个
【教学步骤】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堂
教师展示图片:塔吊、启重机、车床。
解释图片:在各种电气控制设备中有一必不可少的电器——交流接触器
    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认识一下交流接触器。

二、概念的学习
1、学生汇报搜集的信息:什么是交流接触器?用途如何?
2、教师点评总结: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开关。
用于远距离频繁的接通或断开电路。它控制的对象是电动机或电热负载。

三、型号及含义的了解
1、教师展示接触器事物和说明书。
2、学生回答型号及含义。

四、结构的认识
1、学生拿实物观察
2、学生回答它所看到的细节,猜猜它的作用
3、教师带领学生拆卸接触器
(1)卸下灭弧罩紧固螺钉,取下灭弧罩。(注意:灭弧罩的作用)
解释:触头系统
学生仔细观察,师启发引导。
不用手按时,动静触片之间的状态;用手按下时,动静触片之间的状态
还可以用万用表测量的方法,通过测得的电阻值判断触点的通断状态。
学生测量(师启发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如何判断触点的状态) ,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得出对触点系统的认识:
常开触点(板书):即动合触点 ,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断开状态,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常闭触点(板书):即动断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上面是按触点静态时的分合状态来分的。还可以按触点通断电流的能力来分,可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2)松开底盖螺钉,打开底盖。(注意:用手按住底盖并慢慢的取下底盖)拆卸后盖后,你看到了什么?
(3)取下静铁心的缓冲绝缘纸和静铁心
(4)拿出线圈
电磁机构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师进一步强调。组成:铁心  线圈  衔铁
铁心和衔铁都是用许多薄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可以减少交变磁场在铁心中的涡和磁滞损耗。
线圈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电磁线绕制而成。匝数多,导线细。
两部分主要结构联系起来:
(5)拿出反作用弹簧
思考探究:反作用弹簧的作用?
(6)观察内部动铁心与触头的关系

五、总结(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接触器的分解认识总结一下知识:
结构:触头系统、电磁系统、灭弧装置、辅助部件
工作原理:线圈通电,产生强磁场,使铁心产生强大电磁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让动铁心吸合。同时带动三对主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闭合,辅助常闭触头断开。(是先断后合)

六、知识拓展
分析电路中交流接触器的作用

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做的所有一切都在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交流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试开关八、结束语:
    学习的目的不单是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初步认识交流接触器》教案(转)】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