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物性、俗名、用途等归纳_天下太平_新浪博客

一、颜色的规律 

㈠常见物质颜色

⒈ 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        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遇到较强酸时、品红溶液、Fe3+遇SCN、苯酚被空气氧化。

橙红色:溴的CCl4或苯、汽油的溶液、甲基橙溶液等。 

红棕色:、Fe2O3、红磷、液溴(深红棕)

红裼色:Fe(OH)3固体、Fe(OH)3水溶胶体等。 粉红色:苯酚遇空气。

⒉ 以黄色为基色的物质   黄色:难溶于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溶于水的Fe3+、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久置的浓硝酸、浓硝酸粘到皮肤上、工业浓盐酸、I2的水溶液(深黄至裼)、久置的KI溶液等。

浅(淡)黄色:溴化银、碳酦银、硫沉淀、硫在CS2中的溶液,还有xx、Na2O2、TNT。 

棕黄色: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烟。 

⒊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     碘酒棕褐色等 

⒋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         蓝色:Cu(OH)2固体及新制Cu(OH)2、胆矾、Cu2+的水溶液、溶液中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 

浅蓝色:臭氧、液氧(深蓝)等 

蓝色火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

⒌ 以绿色为基色的物质

浅绿色:Cu2(OH)2CO3,Fe2+水溶液    绿色: FeSO4•7H2O、K2MnO4

黄绿色:Cl2、氯水      淡黄绿色:F2     蓝绿色:CuCl2的浓溶液

⒍ 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

KMnO4为深紫色(或为紫黑色)、其溶液为红紫色、中性pH试纸的颜色、石蕊在中性溶液中(紫色)、K离子的焰色等、 I2蒸气、I2在非极性溶剂中(紫色)、I2(有金属光泽紫黑色固体)、Fe3+与苯酚反应产物(紫色)、钾的焰色反应(紫色)、固态臭氧(紫黑)。

⒎ 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碳粉、活性炭、木炭、烟怠、氧化 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 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硫化铜、铁粉。

AgCl、AgBr、AgI、AgNO3光照分解均变黑; 

⒏橙色溴水(橙色)            K2Cr2O7溶液(橙色)

⒐白色固体:AgCl、Ag2SO4、Al2O3、Al(OH)3、BaCO3、BaSO4、BaSO3、CaCO3、Ca(ClO)2、Ca3(PO4)2、CaSO4、CaSO3、Ca(OH)2、CaO、CaCl2、熟石膏、Fe(OH)2、KClO3、KOH、MgCO3、MgCl2、MgO、NaAlO2、Na2CO3、NaHCO3、Na2O、NaOH、PbCl2、PbSO4、P2O5、ZnO、Zn(OH)2、ZnS、白磷(有时呈浅黄)

⒑无色固体:CaC2、CaF2、BaCl2、AlCl3、MgCl2·6H2O、KSCN、NH4Br、NH4HCO3、(NH4)2CO3、NH4NO3、(NH4)2SO4、NaBr、NaCl、NaNO3、Na2SO4·10H2O、SiO2、明矾、SO3、ZnSO4·7H2O、金刚石

还有一些物质呈现无色或白色:KCl、KHCO3、AlCl3、K2CO3、KHCO3、NH4Cl

⒒灰色物质     石墨灰黑色鳞片状、晶体硅灰黑色、砷、硒、锗银灰色等。 
㈡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⒈水合离子带色的: Fe2:浅绿色;  Cu2:蓝色;    Fe3:浅紫色呈黄色; 

MnO4:红紫色     Fe3+与SCN形成的络离子 :血红色;

苯酚与Fe3+的反应形成的络离子:紫色。 
  ⒉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括含氧酸根)无色。 

㈢主族金属单质颜色的特殊性 
  ⅠA,ⅡA,ⅣA,ⅤA的金属大多数是银白色。

铯:带微黄色   铅:带蓝白色    铋:带微红色 

㈣其他金属单质的颜色 

铜呈紫红色(或红),金为黄色,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少数为灰白色(如锗)。 

㈤非金属单质的颜色 

卤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异形体(金钢石)外,均有色。 

二、物质气味的规律(常见气体、挥发物气味)

⒈ 没有气味的气体:H2、O2、N2、CO2、CO、稀有气体、甲烷、乙炔。 

⒉ 有刺激性气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乙醛、 Cl2、Br2、甲醛(g)、冰醋酸。   ⒊   稀有气味:C2H4。    ⒋ 臭鸡蛋味:H2S。

⒌ 特殊气味:苯(液)、甲苯(液)、苯酚(固)、乙醇(液)。

⒍  芳香(果香)气味:低级酯(液)。

⒎特殊难闻气味:不纯的C2H2(混有H2S,PH3等)   ⒏ 苦杏仁味:硝酸苯。

三、熔点、沸点的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没有熔点。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 
㈠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锡熔点比铅低。 
㈡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⒈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zg}熔点为钨(3410℃)。 

⒉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zd1}者。

金属的低熔点:{zd1}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㈢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合金的熔点则低于其组分熔点。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

⒈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㈣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⒈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Li<Be,Na<Mg<Al 

⒉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⒊ 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四、物质溶解性规律 

㈠固体的水溶性

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 

 

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有亲水性,烃基具有憎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于有机溶剂中。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少反而不溶于水而溶于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于苯。 

㈡液体的溶解性 

⒈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⒉ 微溶于水的 。如:乙酸乙酯等用为香精的低级酯。

⒊难溶于水的。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 

㈢气体的溶解性 

⒈ 常温极易溶解的:NH3(1:700), HCl(1:500) 

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

⒉常温溶于水的: CO2(1:1) Cl2(1:2) H2S(1:2.6) SO2(1:40) 

⒊ 微溶于水的:O2,O3,C2H2等 

⒋ 难溶于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

㈣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 
    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 

㈤白磷、硫易溶于CS2 

㈥常见水溶性很大的无机物

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100g(AgNO3超过200g)。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100℃溶解度为246g。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 

㈦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的物质

⒈ 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

⒉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于冷浓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作用后的溶液中,已热固化的酚醛树脂不溶于水或一般溶剂。 

五、常见的有毒物质 

白磷、偏磷酸、氰化氢(HCN)及氰化物(NaCN,KCN等)、xx(As2O3)、CO(与血红蛋白结合),Cl2,Br2(气),F2(气),HF,氢氟酸、苯、NO(与血红蛋白结合),NO2,CH3OH,H2S、硝基苯等。

苯酚、甲醛、二氧化硫、重铬酸盐、汞盐、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铅盐、可溶性铜盐等。这些物质的毒性,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其中常见的无机盐如:HgCl2,BaCl2,Pb(CH3COO)2;铜盐也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但毒性较小,此外铍化合物也有相当的毒性。 
  钦酒过多也有一定毒性。汞蒸气毒性严重。有些塑料如聚氯乙烯制品(含增塑剂)不宜盛放食品等。

六、重要物质的用途           

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                             2.AgBr——照相感光剂

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4.铷、铯——光电效应

5.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

6.NaHCO3、Al(OH)3——xx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7.Na2CO3——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

8.SO2——漂白剂、防腐剂、制H2SO4           9.明矾——净水剂    

10.重晶石——“钡餐”                               11.波尔多液——农药、xxxx剂

12.红磷——制高纯度磷酸、安全火柴、农药等   

13.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燃烧弹      

14.氯气——用于漂白剂、xx、制造盐酸,还用于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农药等      

15.Na22——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等    

16.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及生产过氧化物的原料等

17.O3——漂白剂(脱色剂)、xxxx剂、吸收紫外线(地球保护伞)

18.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

19.硫酸——化肥、农药、医药、xx等

20.苯酚——环境、医疗器械的消毒剂、重要化工原料

2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

22.甲醛——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农业上用作农药,用于制缓效肥料;xx、防腐,35%~40%的甲醛溶液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等          

23.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医药工业等      

25.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钙等——防腐剂           24.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

26.SiO2纤维——光导纤维(光纤),广泛用于通讯、医疗、信息处理、传能传像、遥测遥控、照明等方面。     

27.高分子分离膜——有选择性地让某些物质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广泛应用于废液的处理及废液中用成分的回收、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食品工业、氯碱工业等物质的分离上,而且还能用在各种能量的转换上等等。

28.硅聚合物、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各种人造器官

29.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30.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也能抗冷热冲击。常用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yj}性模具等机械构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

31.碳化硼陶瓷——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原子能工业、宇航事业等方面。

32.硅——半导体材料、制太阳能电池、合金。

七、各种“水”汇集

1.  纯净物:蒸馏水——H2            重水——D2       超重水——T2   

水银——Hg                                水晶——SiO2

2.  混和物:双氧水——H2O2的水溶液   

氨水——分子(NH3、NH3·H2O、H2O);离子(NH4+、OH、H+

氯水——分子(Cl2、HClO、H2O);离子(H+、Cl、ClO、OH

王水——浓HNO3 : 浓HCl = 1 : 3(浓溶液的体积比)

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卤水——海水中提取出食盐后含有MgCl2、CaCl2、NaCl及少量MgSO4的水

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水晶——高纯度二氧化硅晶体    

烟水晶——含有色金属氧化物小颗粒的二氧化硅晶体

水泥——主要成份是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

八、各种“气”汇集

1.  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 水煤气——CO与H2  笑气——N2O 碳酸气——CO2

高炉气(高炉煤气)——CO、CO2、N2          

空气——N2、O2、稀有气体、少量CO2、水蒸气以及其它杂质气体

2.  有机的: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通常含有H2S等有毒气体杂质。※又名沼气、坑气、瓦斯气。

木煤气、焦炉气——H2、CH4、CO等。

炼厂气——C1~C4的气态烃  ※又名石油气、油田气。

电石气——CH≡CH,通常含有H2S、PH3等。

九、酸的命名

⒈无氧酸(氢酸)

属于二元化合物中的氢酸的命名格式为“氢某酸”(其中“某”字指成酸元素)。如HBr叫氢溴酸。

属于多元化合物中的氢酸,常命名为“某某酸”(其中“某某”指除氢外的元素或基)。如H2SiF6叫氟硅酸,HSCN叫硫氰酸。

⒉含氧酸

如果被命名的含氧酸是含此成酸元素组成的酸中的最常见者,且其中成酸元素的价态也是最常见者,则以该酸所含成酸元素的名称为基础,叫“某酸”。如H2SO4叫硫酸,HClO3叫氯酸。

当同一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时,按该元素的价态可在“某酸”的词前加以词冠,如高、正、亚、次等。如果此元素的价数没变,只是因缩水程度赞成不同的酸时,则可用词冠偏、原、焦、重等字标于“某酸”的词前,以表示其缩水量(见下表)。

名称

含    义

举   例

原酸

成酸元素的价数,恰与它所结合的氢氧根个数相等时,则该酸叫原酸。(很多原酸实际工上不存在)

H6SO6或S(OH)6原硫酸;  

H5PO5或P(OH)5原磷酸;  

H4SiO4或Si(OH)4原硅酸

正酸

多数情况下,把原酸缩去最少量水后而成的酸叫正酸;但三价原酸也叫正酸;另外ⅥA族的原酸,则把缩去二水后的酸叫正酸。一般情况下,正酸的“正”字常省略。

H3PO4(正)磷酸

H5PO5→ H3PO4+H2O

H2SO4(正)硫酸

H6SO6→ H2SO4+2H2O

H3BO3(正)硼酸

偏酸

正酸分子再缩去一分子水后,而成偏酸。

HPO3偏磷酸

H3PO4→ HPO3+H2O

焦酸

自两分子正酸中缩去一分子水,而成焦酸。

H4P2O7焦磷酸

2H3PO4→ H4P2O7+H2O

重酸

同焦酸的含义,但多用于铬的含氧酸。

H2Cr2O7重铬酸

2H2CrO7→ H2Cr2O7+H2O

过酸

  有过氧基的酸,也可以看成是HOOH中的氢被某酰代替后的产物,代出几个“H”,就叫做“过几某酸”

H2SO5过一硫酸

(HO-SO2-O-OH)

H2S2O8过二硫酸

(HO-SO2-O-O-SO2-OH)

连酸

  若酸分子中出现了成酸元素原子自相连接,有几个该元素原子自相连接,就叫“连几某酸”

H2S4O6连四硫酸

(HO-SO2-S-S-SO2-OH)

 

某代某酸

  指含氧酸中的氧原子被其它原子所代替

H2S2O3

硫代硫酸

某酸

  指最常见的酸,其中成酸元素的价数也是最常见的,即正酸。

HClO3氯酸

H2MnO4锰酸

高酸

酸中成酸元素有价数高于最常见酸里成酸元素价数,就叫“高某酸”。

n=1(H2I2O8)为偏高碘酸。

HClO4高氯酸 HMnO4高锰酸

I2O7·nH2O 

n=5(H10I2O12)为高碘酸,

n=2(H4I2O9)为焦高碘酸,

亚酸

  酸中成酸元素价数仅低于最常见价数。就叫“亚某酸”

H3PO3亚磷酸  HClO2亚氯酸

H2S2O4连二亚硫酸

次酸

  酸中成酸元素的价数比亚酸还低一级,就叫“次某酸”

H3PO2次磷酸

HClO次氯酸

 

  其它不以元素名称命名的酸或不合上述规律的命名比较特殊的酸

HOCN氰酸 

HN3xxx 

 

十、重要物质的俗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常见物质的物性、俗名、用途等归纳_天下太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