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魔术也不够
—为什么不能无度发展汽车?(四)
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消费的井喷式增长,胜过魔术。一个原因是国内分配结构的高度畸形,上文已经说过。但还有别的原因。
那些年,我刚好参与其中,了解一些情况。
上世纪末,加入WTO前夕,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加入WTO后,国内汽车工业将遭受灭顶之灾。那时,全国上下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片悲观,包括鄙人在内,人们都希望它发展,但都不相信中国汽车工业会发展起来。
那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被形象地叫做“三条大狗、四条小狗、一群野狗”,大狗是一汽等国家队,小狗是几个省的大企业,野狗是各地自己办的装配厂。总的来说,都没有什么规模,与国外差距很大。专家说,汽车工业没有规模,根本发展不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随着WTO的加入,汽车工业的神秘就被打破,空前勃兴。不但没垮,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快。
为什么呢?
我那时参观过几个贫困县在很简陋的厂房里生产小轿车,而且是韩国的“现代”。当时就感觉到,汽车也许不想专家讲的那么神秘,不然很贫困的县里怎么生产呢?
事实确乎如此,吉利的老总李书福就说,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上面安两个沙发一个方向盘,再盖个壳吗?话虽粗陋,却是真的,如果把发动机和底盘排除在外,直接采购的话,汽车确实没有什么难度。轮胎可以采购,外壳需要模具,粗糙一点的话也可以手工干,其余就是装配。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汽车工业可以是从发动机干起,也可以是买别人的发动机,自己生产轮胎、搞几套模具生产壳子,加以组装,也可以干脆所有的东西都买别人的,自己只要组装就行。
这里有学问。
直接从国外进口整车,国家限制很严格,关税很高。进口发动机和底盘,也受限制,关税也很高。虽然加入WTO,汽车属于幼稚产业,还要保护,WTO是允许的。
那么,聪明的中国人可以与外国合资,把外国的发动机生产线等等搬过来,在国内生产,并承诺一部分出口。这样,不必上很多关税。相当于进口发动机,但没有关税。自己用不完的发动机,可以卖给其他厂家,其他厂家生产壳子套上去,买来座椅和轮胎安上去,贴个自己的牌子,就是新的汽车品牌。在国内生产,可以打上民族工业的旗号,而且算是给我们带来了技术。所以可以说得过去。
这个体制上的老鼠洞,谁不会钻?何况是业内人士,什么不懂?
按以前的观点看,这叫做变相走私。这意味着,过去的关税防火墙将轰然倒塌,汽车将大幅度降价。
果然。
带来两个后果:一是有能力买车的人剧增,二是汽车厂家激增,因为降价后也是很高的利润。。中国的汽车产业(不,是合资的,在中国生产的)就这样魔术般发展起来了。走过了别人100年走过的路。
人们会问,汽车降价不是好事吗?再说,西方汽车那么便宜,中国车便宜理所应当,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不对吗?还有,汽车降价不是让国有汽车企业让出一部分利润给老百姓了吗?
是的,汽车降价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但也是资源类产品定价过低的结果。西方汽车价格低廉,是因为西方可以在全球获得廉价的资源,汽车降价,对他们来说是在使用别人的资源;我们主要从国内寻求资源,而我们资源有限,汽车降价,意味着我们在使用后代的资源。我们确实让国有企业吐出了一些暴利,确实让老百姓买得起车,但那是付出了后代人生存的代价。(最主要的,汽车这个西方人发明的东西,是一种xx,很少的时候,很昂贵的时候,是上好的药品;价格越低,数量超过限度,就xx是xx。西方人也深受其害,西方人也不能自拔,他们人口少,症状没有中国这么严重。)
可以打个比方,汽车降价相当于仓库保管按远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粮食,对买粮食的人来说,占了便宜;对仓库保管来说,反正不是自己的,怎么都赚。谁吃亏呢?想想看。
我们的各种资源,全球的各种资源,就被掌钥匙的库管贱卖。我们欢欣鼓舞。汽车的大幅度降价看起来可以欢呼,其实是对国内资源的过度开发,使WTO保护机制的形同虚设。
现在,不少自有技术生产的发动机也上市了,我国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有所上升。但导致的卖白菜一样卖汽车的后果,我们没有防范,资源和环境代价、结构失衡的代价,需要后代和我们一起去付出。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