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_此心安处是我家_百度空间

绿化造林看长治,山西省造林局张局长在一次小聚中告诉我们。这是位对林业极专注,极热爱的导师型领导,为了造林他将山西的沟沟坎坎都走遍了,他对整个太行山系的情况了如指掌,经他饶有情趣的讲解,我们感受到植树造林的美好。

我们在长治有个绿化基地,每年单位的同志春天都要去那里义务植树的。

让我们一起去观摩,植树吧!让我们也为绿化山川做一些事吧!快言快语的宁红为大家提出请求。

张局长很畅快地答应了。

农历三月三日一早,我们随山西造林局的同志们出行了,古时该日民间有祭祀轩辕,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宋代欧阳修在一首词中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这个古时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我们要为绿化三晋大地去劳动了。

一路上,随我们同车的万勇指着路边的绿化带给我们讲解着造林常识和山西具体造林的一些情况,他讲山西山的绿化条件不好,在一些坡陡的石质山区造林,要将造林人员系着绳子放下去,用PVC管将土放入磊好的树坑里,再栽上能在石质山上生长的油松,种下的油松要经过三年的人工养护,根扎实到石缝里后,才能自然成活。

你们真伟大啊!

不是我们,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和检查,真正的造林要当地的人们,单是每亩造林国家投入的资金就是远远不足造林的成本。,所以只有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的地方,绿化工作才能搞好。当然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保,投入人力物力资金,加大了绿化造林工作。

光是树苗种活了,只是{dy}步。小邓说,树要真能长好,因素还甚多。比如山里的动物,尤其是野猪对林木的破坏很大,因为它有拱树的恶习。它们还会破坏山民们种的庄稼。

唉,他那成了仙的八戒祖宗就有这恶习,西天路上一路被不少妖魔捆起来要上笼屉蒸煮的它,却是一股脑儿的将风雅有致的树仙都掘死啦。

可以猎杀一些啊?!

野猪是二级保护动物,不允许的。

不是快有森林xx了吗。野猪没有天敌,该是有组织的人为控制一下野猪数量的时候了。

边行边看边听边聊,在来回的途中,认真的张局长还在襄垣、屯留、安泽的一些重点绿化基地专门停下车,仔细讲解。晌午时候,我们到了黎城的山西造林局绿化基地。

基地的人真多!

长治市林业局长在、黎城县委书记县长在、三届的黎城林业局长在……

基地大院里有当地人精心准备的饭菜,吃过后。我们急切地去植树!

党旗举起来,国旗举起来,团旗举起来,妇工委的旗举起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旗举起来,我们出发!

到了指定的地方,树苗在地头放着,在造林局同志的指导下,将已初步挖好的树坑,再用锹旋大些,将包着树根的袋子剥去,将树苗在坑里正正的立好,回填土,踩实,浇水,再放上一些土覆盖水分以减少蒸发。

一棵又一棵,人们兴奋地种着,树苗都育起来了。小桑开心的告诉我,我和小宋栽了二十多棵,可惜没有了,真想再多栽一些!

张局长告诉我们,他们坚持在这里义务植树九年了。这里由于注重科学造林,育、植、养并重,树苗都能成活,在这里育好的树,再移植到林区,已经成功的育林450亩了。

啊,我育的树苗以后会扎根在哪里?这样想着,再看那树,觉得所有的树木和我都有联系了。

植树活动结束了,观摩了造林绿化工程,之后我们去黄崖洞参观。

太行山根据地是抗战中我党的“{dy}块基石”。 由于发挥了巨大作用,太行山被誉为“中国脊梁”,而黄崖洞就是的太行山上的一个明珠。

黄崖洞所在的山谷俗名叫“水窑峪”,这里四面都是高高的山峰,中间凹,四面凸,就像一座xx形成的空中堡垒,整个水窑峪面积接近6平方公里,但是只有一个宽不到10,长却足有一华里的峡谷通向外部,这条峡谷当地人叫它翁圪廊。翁圪廊蜿蜒曲折,两侧百米巨峰直插云天,堪称天险!

在翁圪廊碉堡处停了下来,仔细观察,这里岩壁高度大部分在80-150之间,坡度绝大部分成直角,且小道曲折多弯,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八路军17岁的小号手崔振芳一人据守在此,歼灭日寇数十名,{zh1}光荣牺牲。

一路看,这里青山叠翠,奇峰突兀,外敌入侵时河山也抗日,和平时光,真是一派好风光!

远远望见悬崖上巨大的xx石洞,那就是黄崖洞!颇似山西省的轮廓。

来到悬崖下,通过3段极其陡直的梯子登上洞口。站在洞口,不由的感慨万分。据统计,在整个抗战期间,黄崖洞囤积过枪支数万,弹药上百万发。在抗战时为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唯有亲临,才能感受到山河之雄,先辈之伟,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

充实的活动结束了,回到家中,细细地端详揣摩着黎城人民送的黎侯虎:

虎头微昂,四足微微外撇,一副扎地生根的样子;透出了虎虎生威的精气神和十足可爱的味道

在史料中,黎城所处的地方是古黎国。有记载的就是关于西伯戡黎的故事,说的是周文王在伐商以前灭掉了黎国,黎侯作为统治者消失了,但文化传承是血脉相连的,为记忆黎侯这个祖先,当地人们塑造出了“黎侯虎”,赋予它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虽有数千年岁月的洗礼、朝代典制的更迭,深深地植根于黎城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成了黎城地域里人们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的特定惯例。如当地有给出生的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满月那天,由孩子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小孩怀中,意在示意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小孩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示意这只“虎”能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史书讲,炎帝神农祖籍祁连山,得姓祁。至于“伊耆”的来源,《中国古地名辞典》的解释是:“耆,即黎国也。”《纲鉴会纂·三皇篇》写的是:“神农,其初国伊,继国耆,合而称之,又号伊耆氏”。黎城现存的隋代《重营九级浮图碑》载黎为“炎帝获嘉禾之地”。 是炎帝始创农耕文明的地方。尧的母亲庆都,为炎帝裔,伊姓,那时还没有彻底脱离母系氏族,尧孩童时随母亲在这里长大。《山西通志·名贤辑要·帝王类》开篇即为尧帝。文称:“尧为黄帝五世孙,生长居处于伊耆二地,即今山西黎城县也”。文中“生长居处”四字确切地指明尧是“今山西黎城人”。民间有舅舅为大的讲究!黎城人是极爱以舅舅自居的了。
  黎民百姓是平实的、亲和的、非凡的。

黎,从字面上看是用手采黍。

数千年前当这里的人们草木辨析后,种树栽禾,开始自给自足自主的生活,有了主导生活的能力,人类开始真正从蒙昧中走向了光明,充满希望的开启了文明。谁说历史只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书写的?人民彰写的历史更恢弘!

60年前xxx对柳亚子说的话彷佛又在耳畔回响:人民万岁!包括你,也包括我。



郑重声明:资讯 【黎明_此心安处是我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