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法国人如何对待拯救他们企业的中国人! - samsally ...
金融危机中,法国人如何对待拯救他们企业的中国人! [原创 2010-04-18 10:59:40]   

文章来源:

一位法语倍儿溜,在法国和法语国家混迹多年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被杯葛”了,而杯葛他的人,就是他管理的企业的400多名员工组成的工会。 这还不算,当地的议员政客、专家、记者,都像梅雨天后草丛里的蘑菇,蹭噌地一个个钻出来,把一桩劳资纠纷活生生炒作成了一场人民战争,或指责,或映射,或者明火执仗地,要已经投入了千万欧元资金,拯救当地一家企业于破产边缘的中国投资人“滚蛋”,当年省督、市长排队接见握手的风光不再。 我们这位花钱费心又没落着好的同胞,摸着被戳黑了的后脊梁骨,一路小跑从诺曼底的乡下,来到巴黎,敲开了驻法中资企业协会的大门,一腔子苦水总算有了倾诉的对象,而《国家日报》(Nation Daily)也派员到场,参加了中资企业协会在3月12日,周五举办的媒体专场新闻发布会。说起“杯葛”,其实也是中国人在西方舶来语汇的基础上生创的一个词,原词是来源于英国贵族查理·杯葛(Charlie·Boycott)上尉的姓,此人在19世纪70年代在爱尔兰强行驱赶佃农收回土地,“被圈地”的爱尔兰拆迁户们决定与这个杯葛断绝一切关系,xx当局发起的各种活动,一起强制拆迁引发的故事造就了这个政治经济学的常用语“boycott”。而这个词一诞生,似乎就和劳资纠纷扯上了渊源。{dy}部分:缘起海外抄底收购言归正传,我们的这位主人公吴先生,所代表的中资管理方,是加蓬华人张国华先生的“中国诚信木业有限公司”,和来自中国山东的隆盛集团,他们联合收购了法国百年老牌胶合板生产厂——“普利梭罗胶合板厂”。这是家创建于1912年,曾经在一战中给法国空军提供飞机板材的老企业,而最让这家企业自豪的,还是其在二战后获得了在非洲加蓬的大片林地开采权。 这家本来客源和订单都无忧,貌似最不该破产的公司,却由于管理混乱,早已千疮百孔,而08年的金融风暴成了砸倒大象的{zh1}一片树叶,“普利梭罗”在2009年被迫宣告破产,被法院监管,并清盘出售。张国华先生最终击败了竞争对手,成功地收购了“普利梭罗胶合板厂”,而中方则向当地商业法庭承诺两条,1.三年内不对企业进行经营性裁员;2.对“普利梭罗胶合板厂”位于加蓬的分厂注资800万欧元,对在法国本土的三个厂区,注资1600万欧元,帮助企业维修、更新设备,逐步实现扭亏。 张先生心中有一盘大棋局,2009年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争取借用这个品牌,把中国的木制品推向到欧洲市场,这个是最主要的策略,这个可以铺平直接进入欧洲市场的途径,因为它在22个国家都有销售分公司,而且在当地的知名度非常好,质量控制体系非常完善。我们{dy}步先去学习,第二步是改革,第三步我们就要以新的形象,加入中国的因素,把中国的企业真正打入欧洲的核心经济里面。” 第二部分:一块火炭里的山芋 张先生在法国遭遇到了比预想的还要巨大的阻力,他委任的{dy}名总经理由于不懂法语,和法方460名工人推选的工会,和法国国际投资促进署设立在厂内的监管机构“企业管理委员会(CCE)”的沟通很成了一个问题,以至于耗费了很多力量在和劳方的扯皮中,管理措施难以落实。被迫换将的张先生,委任了有法国留学背景的吴巨锋先生担任新的“普利梭罗欧洲公司”总经理。 等待这位新任总经理履新的,不是隆重的欢迎典礼,而是示威游行的工人,和一触即发的劳资矛盾。这位在雷区里探路的吴先生,向到场参加记者会的记者同仁们,披露了几个管理过程中遭遇到的细节:资方根据中国的惯例做法,准备在工厂门口安装电子打卡机,严肃考勤,为了防止替人打卡的现象发生,资方还准备在工厂门口的入口处,加装摄像头监控器。而这两个提案,立即遭到了法国劳工代表的反对,认为这是“干涉隐私”的做法。“我们遭到了法方的某些原管理层人员的算计,有人一方面要求中方投入大笔资金更换维修设备,一方面又想通过散布谣言,鼓动工运等方式搞垮中方投资,来达到逼迫法院重新宣布企业破产收回监管权,然后其自己重新低价收购的目的。”吴巨锋向中文媒体记者表示,“我们已经掌握了此人从事商业间谍活动的证据,会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法律行动。” 正是由于中方管理层,与原企业管理层、法国投资署监督建立的CCE企业管理委员会、企业职工组成的工会之间的信任的缺失,和沟通的不畅,以致于中国投资人准备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都受到了强大的阻力,最终难以实施。“工会被一些人挑唆,在一年时间里发起了三次罢工、游行。” 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今年2月,由于集团决定,将两家不靠近港口的加工厂,前往离法国{zd0}集装箱港最近的一处生产基地,而原有的法国职工将为规划中的原木收购中心,和中欧木材物流中心工作,中方投资人认为,这一计划一旦实施,不但不会导致职工事业,反而会在当地追加更多的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恰恰是因为这个计划,让吴先生为首的中方管理团队,除了遭遇到{swql}的工潮冲击,甚至还遭遇到了来自法国官方和地区议会的压力。 这让吴先生感到很费解,“在我们中国,他们法国投资人受到的是礼遇,而我们中国投资人在法国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排挤?”
郑重声明:资讯 【金融危机中,法国人如何对待拯救他们企业的中国人! - samsally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