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进入金矿开掘期2万亿元市场待开发
        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中国的体育产业凭借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被称之为“露天金矿”。正像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王钧说的那样,同时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和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zd0}的体育市场。

  2万亿元市场规模待开发

  2009年我国相继出台了xx产业调整和产业振兴规划, 2010年国家把制订产业振兴规划的方向瞄向了代表国家经济发展软实力的文化和体育产业。在年初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一个拥有2万亿元市场规模的体育产业也有了政策性文件。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明确了六大任务,分别是: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和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按照指导意见的精神,到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将形成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体育产业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家眼里的“露天金矿”。据统计,全世界体育产业的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北美、西欧、日本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均位于国内xx产业之列,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体育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占11%,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却只有0.7%,仅为美国贡献率的1/16。

  不过,近年来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加速。从2003年至2010年的八年间,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将达到717.06亿美元。据预计,在今后的五年时间里,中国将先后迎来多项重量级体育赛事,中国体育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不少专家都指出,中外体育产业差距巨大,美国的体育产业,如NBA、棒球等能独挡一面,而中国的乒乓球、武术等更多是以民间娱乐形态存在,产业化几乎为零。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欧美人均体育消费每年300-500美元,而中国人均体育消费每年不足100元人民币。中国有13亿人口,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的有5亿人,我们人均体育消费如果达到欧美的一半,就将至少形成一个每年2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

  在前几日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深圳市天荣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浩杰曾表示,《 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很多资金已经“蠢蠢欲动”,已经开始转向体育产业进行投资。他说,这一部分资金中包括一些房地产企业以及煤老板等。如一些山西企业集团他们从煤矿退出以后,已经在参与这些俱乐部的投资。另外国家一些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出台以后,有些资金从房地产的领域退出,也进入了体育产业。

  参展企业创历届之最

  体博会,作为体育产业的{zd0}盛会,到今年已经举办了17年,早已成为了我国体育用品业集中展示的窗口、国外采购商采购中国体育用品的{zd0}贸易平台。李宁、安踏、361°、匹克、鸿星尔克等品牌,正是通过体博会从当初的名不见经传成长为今天的民族品牌。

  体博会“操盘手”——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说:“从1993年首届体博会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我们看到,已树立起了体博会专业化、国际化的品牌,为国际体育用品业所xx,成为亚太地区规模{zd0}、影响力最广泛的体育用品专业展览,跻身世界前三。”他表示,现今的体博会不光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品牌、产品与渠道衔接的{zj0}贸易平台。“同时,体博会是国家体育总局精心培育的民族品牌,这个品牌将继续升值。”马继龙认为,今后要做的是,针对市场细分化的需求不断改造调整体博会。

  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了解到,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即将于5月20日-23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马继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本届体博会的招展工作超过预期,各展馆的招展进度均超过了上届体博会,截至目前确认报名参展的企业超过1100家,总参展面积将超过10万平方米。马继龙强调,除了特殊年份2008年外,今年的规模为历史{zd0}。另外,以往的体博会主要以体育用品为主,而本次体博会上,许多体育文化公司、体育科技公司以及体育传媒公司也参与进来,体育用品博览会正逐渐向体育产业博览会方向发展。此外,和去年相比,今年体博会除了保留原有的运动服饰、户外、网羽、球类、健身康复器材和场馆设施六大展区外,组委会还根据市场情况,新增了极具增长潜力的自行车和轮滑展区。

  体博会作为行业内{zd0}的展会,素有“行业晴雨表”之称,它的强势复苏,以及参展企业在展会营销上的加大投入和重拾信心,多少反映了整个行业正在彻底走出2009年经济环境不景气的阴霾。这样的回暖势头,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健身器材方面,截至目前,本届体博会健身器材馆共有近400家企业报名,报名企业的数量和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皆有所增加,好家庭、澳瑞特、舒华、WNQ、BH、英派斯、乔山、彪悍等这些xxxx都将前来参展。去年一些因为金融危机没来参展的企业今年都来了,部分去年展位面积小的企业今年的面积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充。

        体育器材面临行业洗牌

  对于健身服务产业而言,当下的发展背景是国内大大小小的健身房、健身会所已经开到了上万家的体量,经营者在盘算如何把通路建得更广、更深,怎么才能彻底摆脱低利润经营的现实。与之相对应的器材领域销路的问题是:一二线城市的家用器材市场因为人们住房面积受限导致销路甚微,商用健身器材行则面临军体、企事业单位等新渠道开拓工作。很多企业认为明年会有一个大的行业优胜劣汰,伴随着行业洗牌同时也是商机所在,因此纷纷加大了对今年体博会的参展预算。

  记者采访了一些知名健身器材企业发现,他们今年用于展会营销的预算是2009年的2-3倍。往年这个数字只占年销售额的0.5%-0.8%左右,今年许多企业的这个数字却达到了1.2%-1.5%,接近2008年历史{zg}峰的水平。

  一个行业在一个市场的兴衰,这个行业展会经济的体量至少可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和运动鞋品牌动辄数十亿元的国内市场规模不同,年销售额上亿的健身器材企业就算得上是行业里的大企业。2010年参加展会的热情如此高涨,是什么原因?“这个数字的变化突显出两点,一是中国健身市场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二是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经过多年锤炼,在中国市场已经崭露头角。”这是来自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相关负责人的解读。“健身行业虽然看上去传统,但是相比较青睐的高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中国健身行业的市场还是前途不可限量。毕竟,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在全力推进健身行业。”BH中国区总裁彭冲认为。

  像BH、泰诺健等国际一线品牌以及大康、WNQ、好家庭、舒华等国内一线品牌早在2009年11月之前就向体博会组委会预订好了2010年5月举办的体博会的展位。据体博会健身器材馆招展负责人介绍,今年健身器材馆展位紧俏的程度将不亚于2008年体博会,“哪怕往届是休息区的面积今年都被展位占据”。 由于目前已经有接近400家健身器材企业报名,体博会组委会为了让更多企业有参展的机会,甚至规定了行业{lx1}企业展位面积不超过470平方米的上限。

  记者了解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的西一、西二馆主要以商用家用健身器材展商为主,国际国内品牌均匀分布,馆内结合各类表演、评选活动的同时新增设了健身俱乐部展区,目前已有30多家俱乐部表示了参与意向。西三馆则以xx保健器材为主,其中xx椅的参展规模较以往扩大,连廊及部分位置为健身路径、游乐设施。其中健身路径具有上千平方米的展位,面积大于往届——这得益于展商之间已经成立的联盟,路径企业正在通过“价格联盟”的方式寻求自我救赎之路,改变过去几年这个领域低利润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状况。可以预见,这个行业即将迎来重新洗牌的机会。健身器材馆招展负责人说:“增加展会营销方面的投入,直接原因来自很多企业认为2010年会有一个大的行业优胜劣汰,伴随着行业洗牌意味着商机所在,所以''砸锅卖铁’也要来拼一下。”

快来创业吧。创业吧是国内{zd0}的创业者社区,已经有十余万用户加入。快来和创业路上的朋友一起来交流创业心得,分享创业感悟()

郑重声明:资讯 【体育产业进入金矿开掘期2万亿元市场待开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