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到地球抖一抖|,才知道海底电缆有多脆弱

  俄罗斯人又跑去窥探连接各大洲的海底通讯电缆了。这些光纤电缆载送着99%的跨海数字通讯,包含电话、电邮和网页等一切你能想到的通讯形式。正因如此,你才可以和远在悉尼的同事Skype通话,抑或和在孟买的朋友短信交流。这些电缆可谓是全球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也难怪在前不久的报道中,美国军方官员会对俄罗斯潜艇和间谍船只在美国近海的“积极作业”感到不满。

  尽管这一海底网络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大部分人对此不甚了解,直到出了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尼克尔·斯塔罗塞尔斯基(Nicole Starosielski)希望改变这一状况。尼克尔是纽约大学的媒体学者,她用了6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去学习研究电缆网络的历史以及塑造其成形的文化、政治和环境因素。她的工作成果凸显出了海底电缆系统的脆弱易损性。

  “我们通常会认为网络是分布式的架构。”尼克尔说道。由于嵌入式的冗余存在,对于地面网络某个节点的定向攻击并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的崩溃。但是在海底却是不一样的情况。“如果人们知道传递所有越洋网络讯息的海底光缆系统只有200多个,他们会感到惊讶吧。而且,它们大部分都集中在很小部分的地区内。这些电缆系统最终变成了一种漏斗形的结构,数据通过狭窄拥挤的节点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尼克尔在其今年早些时候出版了《海底网络》(The Undersea Network)一书,书中探讨了一些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原因十分多样,从政治因素到海下地形地势,再到地震风险影响。她还建了一个网站surfacing.in,能让你通过交互式的地图、不同缆线的历史和各类照片来探索了解太平洋海域内的电缆网络。

  世界上的{dy}条越洋电缆是一条横跨大西洋的铜制电报线,铺设于1866年。之后数十年的电缆铺设都是追随着殖民时期的海上航线展开的,现代的电缆线在铺设中也大多遵循了这些传统路线。1950年代,同轴电缆成了用材标准,人们能够透过这一新型电缆进行电话通讯。之后,时间来到1990年代,这些模拟电缆开始被看作过时,因为以光的形式传递海量数字数据信息的光纤电缆出现了。

  海底电缆曾经还一度成为引发国际阴谋骚动的对象。1959年时《泰晤士报》曾报道称,美国海军在加拿大纽芬兰水域登上了一艘苏联渔船,搜索查看苏联方面是否有干扰篡改海底电缆。不过登上船只的美方人员并没有发现任何相关证据。

  并不是只有“战斗民族”会对电缆产生兴趣。1970年代,美国海军曾使用特制的整体式潜艇,部署潜水员拦截苏联军事通信电缆中的信息,这一行动被称作“常春藤之铃行动”(Operation Ivy Bells)。

  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动用一支海军来干扰海底电缆了,如今海底电缆的直径就跟一根花园里浇水用的软管差不多。“电缆要能被卷起并放在船的后部,所以它们必须要尽可能的轻便。”尼克尔解释道。2006年发生在台湾的恒春地震曾经对一条海底电缆造成破坏,一度使得台湾岛内的网络中断。2007年,越南沿海水域两个电缆系统的一部分被以打捞废旧金属为生的一伙人切断,对该国网络服务带来长达数月的影响。此外,显然对海底电缆来说,鲨鱼也是一种威胁。

  不过根据尼克尔的说法,到目前为止,所有切断海底电缆的事件中,有近60%是因为抛锚和渔网造成的。鉴于这一原因,航行图示上都会以弯弯曲曲的粉色长线将电缆的位置清晰地标示出来。同时在水面上,还会有警告标识提醒船只掌舵者不要在此处抛锚。不过在另一方面,这些标识又成了可能被潜在破坏者所利用的信息线索。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电缆的破坏十分普遍。尼克尔说,她知道最近没有类似事件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不会发生。切断海边的电缆是相当容易的,但是这种损害也很容易被找到并修复。《泰晤士报》的文章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担忧:如果位于遥远偏乡且埋于深海的电缆被切断,那该怎么办?

  尼克尔在她的书中还提到,保护海底电缆的策略一度被描述成是“隐匿产生安全”(security through obscurity)。没人思考要如何保护这些电缆,这种不在意的态度却恰恰保护了它们。但是在未来,这种方法可能就不可行了。

郑重声明:资讯 【别等到地球抖一抖|,才知道海底电缆有多脆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