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制造”吹响转型升级“集结号”(转载)_智通人才连锁宁波市场_新浪博客

九大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解读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admin  日期:10/28/2009

 

    石化、钢铁、船舶、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轻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九大产业的工业产值,约占宁波全部工业产值的85%,是宁波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日,市政府陆续批复了九大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抢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大机遇,形成政策聚焦,引导社会投资,xx“宁波制造”转型升级。
  石化产业
  发展目标:争取我市石化产业尽快见底回升,并恢复平稳较快发展,石化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1年产值超过2200亿元,形成炼油2300万吨、乙烯100万吨、ABS80万吨、MDI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300万吨等生产能力,为建设具有4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能力、增加值过千亿元的{sjj}石化产业基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发展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石化产业调整振兴等规划对我市石化产业发展的定位,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延伸石化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通过扩大炼油乙烯产能、做大做强乙烯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xx石化产品和新型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全面提高油品质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sjj}石化产业基地。
  空间布局:进一步提高石化产业集中度,全市重点建设镇海、北仑和大榭三个石化集聚区,新建石化企业一律进入石化集聚区,结合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城区甬江两岸和其他分散石化企业搬迁改造。
  重点任务:近期要采取财政、金融和税收等综合措施,加强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工作,重点保持炼油、合成材料及中间体产业骨干企业的稳定运行;同时,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优化空间布局,重点建设镇海、北仑、大榭三大石化集聚区块;积极延伸石化产业链,做好在建乙烯和扩建乙烯项目产品的下游对接工作,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做好镇海炼化扩建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镇海炼化100万吨乙烯等项目建设进程,增强石化产业先进生产能力储备;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倒闭机制,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综合运用土地、节能、环保等手段,促进石化产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过剩产能。
  钢铁产业
  发展目标:争取我市钢铁产业尽快见底回升,并恢复平稳较快发展,到2011年形成生铁600万吨、粗钢700万吨、商品钢材600万吨、不锈钢冶炼能力90万吨、商品不锈钢材180万吨等生产能力,全市钢铁产值达到450亿元,基本确立华东地区新兴钢铁工业基地地位。
  发展思路:按照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关要求,充分发挥港口、市场、资源等优势条件,通过做大做强宁波钢铁,把宝钢重组宁波钢铁项目做成全国兼并重组的示范项目,通过控制不锈钢总量、兼并重组和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企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钢铁产业竞争力,为我市汽车、船舶、家电产业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空间布局:行动计划提出在北仑霞浦和郭巨建设大型钢铁基地、不锈钢产业园区,在奉化、余姚和鄞州建设不锈钢深加工基地;进一步整合全市钢材交易市场,新建奉化、余姚、北仑钢材交易市场,在奉化、余姚、北仑、鄞州、海曙、镇海发展专业剪切配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构想。
  重点任务:以宝钢重组宁波钢铁为契机,充分发挥宝钢集团生产技术、管理理念、融资渠道等优势条件,在完成企业重组、经营扭亏为盈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面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推动钢铁产业集聚,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早日形成以霞浦、郭巨区域为主的北仑普钢生产区块,以宝新、华光不锈钢为主的北仑大型不锈钢生产区块和奉化、余姚、鄞州为主的小型不锈钢生产区块;结合宝钢与宁钢联合重组,早日建设大型不锈钢冶炼项目,以解决宝新等不锈钢压延企业的原料钢坯来源问题,并以此推动淘汰全市不锈钢落后产能、加快小企业结构调整;按照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原则,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创建循环型钢铁企业;进一步整合全市钢材交易市场,继续做大钢材流通市场,培育发展铁矿石、炉料、煤炭等物流业,构筑现代化服务平台,促进钢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船舶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1年,争取建成2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发展2家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船用低速柴油机企业,培育6家具有特种船舶研发和制造能力的造船骨干企业,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现代化船舶工业基地。
  发展思路:按照国家船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关要求,当前既要继续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解决当前船舶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市船舶产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更要着眼于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优化结构、兼并重组、扶优汰劣,以加强投资管理和优化空间布局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整合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增强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
  空间布局:强化造船业空间准入,除《宁波市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规划的区块、岸线以外不再布局修造船项目,重点保障北仑外峙岛,奉化大小列山,象山外干门港、打鼓峙岛、万寿塘等船舶工业集聚区内的修造船项目。在象山港周边区域加快集聚船舶配件加工制造企业和船舶表面处理、船用电缆电线切割配送等配套协作企业,形成服务周边地区的综合性船舶配套工业园区。
  重点任务:继续密切xx船舶市场形势,研究提出各项针对性应对措施,保持船舶产业稳定发展;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和低速柴油机、船用柴油机曲轴等重点产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造船业的空间准入限制,鼓励进行兼并重组或抱团合作,加快造船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优化船舶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和船配市场,提升船舶本地配套能力,延伸船舶产业链;鼓励造船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改革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经营方式,缩短造船周期,提高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水平;谋划长远发展,储备船舶产业先进制造能力等。
  装备制造业
  发展目标:一是产业总量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发展速度保持在15%以上,确保“两创”倍增计划的实现;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集团公司和一大批专、精、特的中小配套企业;三是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规上企业增加值率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07年提高60%以上。
  发展重点:组织实施重大装备自主化、基础产品xx化和特色产品优势化等几大工程。一是依托并服务国家的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科技重大专项等xx领域重点工程。二是抓住钢铁、汽车、石化、船舶、轻工、纺织、有色、电子信息、国防九大产业调整振兴重点项目。三是提高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四大配套产品水平。四是提升具有宁波特色的优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优势地位。
  空间布局:在进一步优化余慈、临港、绕城、象山港等区块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提出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大培育力度,落实“两创”倍增计划、促进结构调整,出台装备推进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加大财税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发展,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土地资金投入、保障要素供给,推进公共平台建设、加强人才保障等政策措施。
  纺织服装业
  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市纺织业的产品质量、创新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及劳动生产率方面达到国内{lx1}、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在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三大纺织品领域各有特色的国内先进纺织服装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全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销售额达10亿元和50亿元的优势集团企业分别达15家和5家;全国xx总量继续保持{dy}。
  发展重点:1、化学纤维制造业努力突破差别化技术瓶颈,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差别化纤维。2、进一步发展棉纺织业、针织业等在省内外居于重要地位、增长势头强劲、从业人数众多的行业,重点开发适应国际纺织品中xx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3、突破印染后整理技术瓶颈,提高印染后整理行业的竞争力。4、增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竞争力,扩大化纤在该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增加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的比重,改善宁波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5、服装业重点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打造“三高”(高大品牌、高专业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平台。6、通过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纺机装置、整机的开发,提升宁波在全国纺织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7、以宁波服装节、服装博览会为平台,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轻工业
  发展目标:积极扩大内需,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尽快扭转下滑局面,帮助中小企业解困,确保重点行业平稳过渡、重点企业优质生产力不受损失、重点国外市场份额保持相对稳定。至2011年全市轻工业规模以上总产值达到3960亿元(平均同比增长11%),全面融入国际现代制造业分工和协作体系,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利用先进技术,发展节能、环保、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产品。进一步巩固、拓展白色家电在国内外的市场,大力发展各类小家电,拓展发展领域。支持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关键部件生产线升级改造,实现xx及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产品产业化。
  其中造纸业的发展重点是:xx涂布白纸板、xx涂布纸、白卡纸和高强度瓦楞原纸;xx新闻纸等产品;开发特种用纸和工业加工纸、装饰涂布纸、柔性复合包装纸、防伪纸、高强度纸等新品种,使高、中档产品的比例在60%以上。调整原料结构,淘汰纸浆生产,全面实现以商品浆和废纸为生产原料。包装印刷业的发展重点是包装新材料的研发和大型包装机械的成套开发制造及绿色包装的推广应用。
  文具行业的发展重点是:发挥xxxx作用,延伸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整合配套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开拓内贸市场,鼓励企业内贸和外贸两条腿走路;运用“中国文具之都”载体品牌,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推进动漫产业与文具产业结合;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发展目标:到2011年整车产量达50万辆,其中客车产量5000辆,特种车产量5000辆;轿车发动机50万台;小排量、混合动力轿车,混合动力、纯电动客车,多功能、高性能的特种车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15%的发展速度;力争2011年实现汽车工业总产值455亿元。
  发展重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市的小排量、新能源、客车、救护车和环卫车等国家支持的汽车产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进中央企业、大型国企的重大项目,做大整车规模;支持自主创新,开发纯电动、充电式动力和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积极支持吉利等整车企业认证新能源汽车并尽快投放市场;发展核心零部件产品,提升传统产品生产水平,开发变速箱系统、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等重点系统模块,鼓励开发汽车电子类产品,以及更具前景的新能源配套零部件;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培育技术研发、试验检测、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和生产性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停车服务、报废回收、汽车金融等服务业;借鉴成熟产业园区的经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建设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
  有色金属产业
  发展目标:在坚持应对危机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坚持做优做强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下,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扶强扶优和限小淘劣并重,加强节能减排,强化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争取到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至700亿元,形成10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企业(集团),实现{gjj}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08年水平降低10%。
  发展重点:铜合金产品,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加强产业化步伐,促进产品精深加工;精密电子铜带,以个性化需求为方向,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科技含量;电解铜,以应对Rohs法规为导向,加强无铅铜等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系列化生产;铝材,逐步降低低附加值铝材加工比重,大力发展PS板等xx产品比重;稀土永磁材料,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积极开发高能级稀土材料,延伸产品链。
  产业布局:以江北、余姚区域为重点的电解铜产业基地,以鄞州区域为重点的铜合金产业基地,以慈溪、鄞州区域为重点的电子铜带产业基地,以镇海区域为重点的铝型材产业基地,以开发区、高新区、江北区域为重点的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目标:未来三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继续保持高于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力争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完成;培育年销售规模300亿企业1家,年销售规模100亿元以上企业3家,年销售规模30亿元以上企业8至10家,年销售规模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左右。
  主要任务:今后三年,要围绕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通信配套、光电产业及信息家电、汽车电子、LED照明和太阳能光伏、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及网络服务业、数字内容服务业等九大重点领域,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振兴传统优势电子产品制造业,积极发挥保稳促调的作用;二是培育新兴电子产品制造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积极促进“两化”融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宁波制造”吹响转型升级“集结号”(转载)_智通人才连锁宁波市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