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中国快递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阿里巴巴shengshihuayan的 ...

报告名称:2008-2010年中国快递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出版单位:中国报告咨询网
联系人:陈晨
电话:400-666-5107(免长途),0755-28275109
工作Q Q :875882700
MSN:sales-chen@china-baogao.com
信息来源:

快运与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快运与快递的市场基础是对于时间比较敏感的运输需求。通常快递业务比快运业务运输的货物重量、体积要小,但实际两者之间的概念区别日益模糊。按照运输方式分类,快运分为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和水运快运。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
  从1987年起步至今,中国快递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底,中国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已达2422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快递服务业务量已达到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约300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693倍和375倍。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48.4亿元、52.4亿元、98.8亿元,分别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49.5%、17.5%、33%。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完成业务量61927.5万件、28571.8万件、15493.6万件,分别占总业务量的58.4%、27%、14.6%。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2007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5%,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00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快递行业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或将放缓。新《邮政法》或《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将出台。
    新成立的国家邮政局注重务实高效,在中国快递市场不xx成熟的情况下,出台《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国情,待市场成熟时再出台新《邮政法》更有利于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预计《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会对符合“资质”的快递企业授权经营“商务文件(信函)”,改变现在“法不治众”的困惑局面。
  《2008-2010年中国快递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快递业的定义、分类、行业特性等,接着分析了快递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国际国内物流业的现状,并对中国快递行业进行了全面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航空快递、铁路快递、公里快运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中国快递业做了民资外资对比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关联产业发展分析和投资分析,{zh1}分析了快递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您若想对快递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快递公司运营,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
{dy}章 快递行业的概念和定义  
   1.1 快递定义及相关要素  
     1.1.1 快递的定义  
     1.1.2 快递的分类  
     1.1.3 快递行业的特点  
     1.1.4 特快专递和航空快运区别  
   1.2 快递的行业特性  
     1.2.1 投资规模  
     1.2.2 风险性  
     1.2.3 竞争性  
     1.2.4 盈利性  
   1.3 快递业的特征  
     1.3.1 社会经济因素  
     1.3.2 运输工具和设施  
     1.3.3 先进的管理手段  
     1.3.4 优良的服务功能  
第二章 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2.1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1.1 全球经济特殊性质矛盾结构及运行特点  
     2.1.2 国际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2.1.3 2008年世界经济走势预测  
     2.1.4 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风险  
     2.1.5 全球经济发展的走向  
   2.2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2.2.1 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2.2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二重性  
     2.2.3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2.2.4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3 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2.3.1 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回顾  
     2.3.2 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3.3 2007年中国经济消费对增长贡献率影响{zd0}  
     2.3.4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测  
     2.3.5 2008年中国经济急待攻克的三大难关  
第三章 国际国内物流业概况  
   3.1 国际物流的发展概述  
     3.1.1 国际物流的发展历程  
     3.1.2 国际物流的发展特征  
     3.1.3 国际物流系统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3.1.4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特点与经验分析  
     3.1.5 发达国家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3.2 中国物流产业现状分析  
     3.2.1 2006年中国物流业的特点  
     3.2.2 中国物流业需求分析  
     3.2.3 2006年中国物流发展概况  
     3.2.4 2006年国内物流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3.2.5 2007年上半年国内物流业分析  
   3.3 中国物流业的布局特征  
     3.3.1 中国物流业格局形成  
     3.3.2 东中西部物流产业的发展差距  
     3.3.3 南北物流产业的发展差距  
     3.3.4 中国城乡物流业发展的不平衡  
     3.3.5 中国物流业格局的发展趋势  
   3.4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1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  
     3.4.2 当前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4.3 中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分析  
     3.4.4 国内民营物流企业遭遇的发展瓶颈分析  
     3.4.5 中国物流业急待加强领导和综合调整  
第四章 中国快递行业  
   4.1 中国快递行业概述  
     4.1.1 快递业在中国持续发展带来的启示  
     4.1.2 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模式  
     4.1.3 中国快递业三大阵营分析  
     4.1.4 中国国际速递业发展概况  
   4.2 2006-2008年初国内快递行业现状分析  
     4.2.1 2006年中国快递行业概述  
     4.2.2 2006年中国快递业服务回顾  
     4.2.3 2006年中国快递行业企业介绍  
     4.2.4 2007年全国快递业现状分析  
     4.2.5 2008年元旦快递行业标准开始施行  
   4.3 WTO和中国快递业的开放  
     4.3.1 加入WTO前对国外快递企业的开放内容  
     4.3.2 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内容  
     4.3.3 加入WTO后中国快递业的政策变化及动向  
     4.3.4 WTO关于快递业的多边谈判动向分析  
   4.4 部分省市快递业发展现状  
     4.4.1 广东快递业  
     4.4.2 安徽快递业  
     4.4.3 四川省快递业  
     4.4.4 新疆快递业  
     4.4.5 黑龙江省快递业  
   4.5 国内快递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4.5.1 中国东中西部快递业存在差距  
     4.5.2 中国快递业法制建设步履缓慢  
     4.5.3 中国快递业和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4.5.4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6 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4.6.1 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对策  
     4.6.2 促进中国快递业和谐发展的策略探讨  
     4.6.3 快递业升级标准化服务迫在眉睫  
     4.6.4 今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措施  
第五章 航空快递  
   5.1 航空运输  
     5.1.1 中国航空货运发展的回顾  
     5.1.2 中国国内航空运输业竞争格局  
     5.1.3 航空货运危机与出路  
     5.1.4 中国航空货运发展面对的机遇及挑战  
   5.2 航空运输市场  
     5.2.1 中国航空货运与快递市场发展迅速  
     5.2.2 航空运输企业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5.2.3 航空运输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点  
     5.2.4 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全球第二  
     5.2.5 2010年中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预测  
   5.3 中国航空快递业发展现状  
     5.3.1 航空快递业务概述  
     5.3.2 航空快递禁运物品  
     5.3.3 中国航空快递业发展现状  
     5.3.4 中国航空快递与物流业发展  
   5.4 航空快递企业与第三方物流  
     5.4.1 中国航空快递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的必要性  
     5.4.2 中国航空快递企业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5.4.3 第三方物流航空快递业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铁路快递  
   6.1 中国铁路业的发展  
     6.1.1 2006年中国铁路发展概况描述  
     6.1.2 2007年铁路行业回顾  
     6.1.3 从融资角度分析中国铁路改革路径问题  
     6.1.4 21世纪中国铁路主要发展任务  
     6.1.5 中国铁路业面临极大发展机遇  
   6.2 铁路运输市场营销规划  
     6.2.1 铁路运输市场营销规划的制定  
     6.2.2 用发展的观点规划市场营销任务  
     6.2.3 用经济学的观点规划市场营销策略  
     6.2.4 用系统的观点规划市场营销方向  
     6.2.5 用改革的观点规划市场营销职能  
     6.2.6 用创新的观点规划市场营销手段  
   6.3 中国铁路快递行业的发展  
     6.3.1 铁路快运需注意的事项  
     6.3.2 发展铁路货物快捷运输的必要性  
     6.3.3 建立创建中国铁路货物快运新模式的举措  
     6.3.4 铁路冷链快递成市场新热点  
第七章 公路快运  
   7.1 中国公路交通业的发展  
     7.1.1 中国“十五”期间公路管理综述  
     7.1.2 2006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发展盘点  
     7.1.3 2007年中国公路运输行业景气持续发展  
     7.1.4 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7.2 中国公路快运业的发展  
     7.2.1 公路快运的优势与公路快运货物内容  
     7.2.2 中国发展公路快运的必要性分析  
     7.2.3 中国国内公路快运发展现状  
     7.2.4 中国公路快速运输网基本实现  
     7.2.5 公路快运发展趋势  
   7.3 公路快速客运市场分析  
     7.3.1 公路快速客运的市场定位  
     7.3.2 公路快速客运市场的发展战略  
     7.3.3 公路快速客运系统的运力配置  
     7.3.4 公路快速客运市场运力的控制  
   7.4 中国加速公路快运业发展的建议  
     7.4.1 政府部门应提供宏观环境支持  
     7.4.2 提高物流信息技术水平  
     7.4.3 提高企业装备技术水平  
     7.4.4 利用服务网络提高覆盖面及运达速度  
     7.4.5 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  
第八章 中国快递市场上的民资及外资  
   8.1 中国民营快递的发展现状  
     8.1.1 中国民营快递的产生及其发展概况  
     8.1.2 中国民营快递市场的发展潜力  
     8.1.3 中国民营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  
     8.1.4 中国民营快递的发展趋势  
   8.2 民营快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2.1 民营快递发展的制约因素  
     8.2.2 民营快递不应该把上市作为企业的{wy}选择  
     8.2.3 民营快递的发展策略  
     8.2.4 民营快递亟须政策助力  
   8.3 外资快递企业  
     8.3.1 外资进入国内快递业的经验借鉴  
     8.3.2 外资快递巨头争夺中国市场  
     8.3.3 四大外资快递巨头在华进入渠道战  
     8.3.4 xx快递再次冲击国内快递市场  
     8.3.5 小件快递业成为外资企业的下一个目标  
     8.3.6 外资快递巨头在中国准备以独求网  
第九章 快递企业介绍  
   9.1 UPS  
     9.1.1 UPS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快速成长  
     9.1.2 UPS成功转型为整体化物流企业  
     9.1.3 UPS的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成为其竞争优势  
     9.1.4 UPS的发展策略  
     9.1.5 UPS给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9.2 FedEx  
     9.2.1 FedEx的延伸  
     9.2.2 FedEx的管理原则  
     9.2.3 xx快递在中国的经营之道  
     9.2.4 FedEx在中国成功的策略  
   9.3 TNT  
     9.3.1 TNT在中国的发展  
     9.3.2 TNT在中国运用直复营销策略  
     9.3.3 TNT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9.3.4 TNT快递和物流发展的启示及建议  
   9.4 中铁快运  
     9.4.1 公司介绍  
     9.4.2 中铁快运物流服务的资源和能力  
     9.4.3 中铁快运的综合运输服务  
     9.4.4 中铁快运在不断的创新中前进  
   9.5 宅急送  
     9.5.1宅急送的发展历程  
     9.5.2 宅急送的信息化进程  
     9.5.3 宅急送在夹缝中发展的更好  
   9.6 EMS  
     9.6.1 EMS简介  
     9.6.2 EMS的发展史  
     9.6.3 EMS业务优势  
第十章 中国邮政与快递行业  
   10.1 中国邮政的发展现状  
     10.1.1 中国邮政产业的发展概况  
     10.1.2 2007年国内邮政业收入分析  
     10.1.3 中国邮政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0.1.4 中国邮政业发展相关政策  
   10.2 中国邮政业的物流  
     10.2.1 邮政物流系统的分析对策  
     10.2.2 邮政物流创建的必要条件  
     10.2.3 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的市场定位及业务系统  
     10.2.4 中国邮政的物流竞争形势  
     10.2.5 中国邮政物流的SWOT分析  
     10.2.6 中国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10.3 中国邮政快递  
     10.3.1 从快递来看全国性的邮政快递  
     10.3.2 中国邮政特快专递公司的竞争形势  
     10.3.3 中国邮政快递业转型的双重挑战  
     10.3.4 中国邮政快递的反击  
   10.4 RFID在邮政快递行业的运用分析  
     10.4.1 RFID标签标准概述  
     10.4.2 邮政快递业RFID运用现状  
     10.4.3 邮政快递业RFID市场潜力大  
   10.5 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的发展对策  
     10.5.1 提高运输速度  
     10.5.2 改变现有经营策略  
     10.5.3 提高邮政速递服务质量  
     10.5.4 科技投入加大,提升基础平台  
     10.5.5 积极开发新业务  
第十一章 快递行业的投资分析  
   11.1 快递行业的优势和机遇  
     11.1.1 宏观经济形势看好  
     11.1.2 国人对物流业的重视  
     11.1.3 快递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1.1.4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  
     11.1.5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11.2 快递公司的盈利关键要素  
     11.2.1 扩大品牌知名度并加强网点建设  
     11.2.2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业务操作能力  
     11.2.3 根据跨国企业的业务特点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11.2.4 采用分公司的运作管理模式  
     11.2.5 重视人员素质的提升  
   11.3 快递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1.3.1 小公司扰乱市场  
     11.3.2 快运快递人才匮乏  
     11.3.3 快运快递渠道不畅  
     11.3.4 条块分割严重而且企业规模偏小  
     11.3.5 服务功能不全  
第十二章 快递行业的前景与趋势  
   12.1 物流行业的前景和趋势  
     12.1.1 世界物流业的四大发展趋势  
     12.1.2 全球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12.1.3 2008中国物流业增幅预测  
     12.1.4 2010年国内物流业产值预测  
     12.1.5 “十一五”中国物流业发展前景预测  
     12.1.6 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12.2 中国快递业趋势分析  
     12.2.1 2008年中国快递业增速将放缓  
     12.2.2 2008年中国快递业趋势预测  
     12.2.3 国内快递业三大趋势分析  
     12.2.4 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  
附录  
《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快递业管理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  
《水产品航空运输包装标准》  
《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铁路行包快运专列组织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  
《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  
《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业管理办法》  

图表目录:  
图表1 快递业务范围  
图表2 目标客户对国内城际快递服务的要求  
图表3 客户对快递服务的递送时限期望  
图表4 快运服务大宗商品分类统计(按数量统计)  
图表5 中国部分资源消耗占世界总消费的比例  
图表6 不同学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  
图表7 物流市场需求调查回收问卷构成比例  
图表8 企业库存周转周期  
图表9 企业物流作业指标图  
图表10 生产企业原料物流需求状况  
图表11 生产企业成品物流需求  
图表12 商业企业销售物流需求  
图表13 中国企业物流执行主体构成  
图表14 中国生产企业物流执行主体构成  
图表15 中国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构成  
图表16 物流外包项目统计  
图表17 生产企业对物流的满意度  
图表18 商业企业对物流的满意度  
图表19 企业对3PL不满意的原因  
图表20 企业对自理物流不满意的原因  
图表21 不同行业物流满意度调查结果  
图表22 生产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择需求意愿  
图表23 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选择需求意愿  
图表24 生产企业选择新的物流代理商的行业分析  
图表25 工业企业物流需求内容  
图表26 商业企业物流需求内容  
图表27 企业选择物流代理商的标准  
图表28 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设施保有情况  
图表29 企业物流设备设施状况  
图表30 各类型企业设施需求状况  
图表31 2007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及需求系数  
图表32 2007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构成及增长变动情况  
图表33 中国三大地带物流产值变化示意图  
图表34 中国三大地带物流产值构成示意图  
图表35 中国南北部物流产值变化示意图  
图表36 2006年中国快递业被调查企业主要规模指标  
图表37 2006年中国快递业主要指标地区结构  
图表38 2006年中国不同资本类型快递业务收入结构  
图表39 过去历年来中国快递业务量增长  
图表40 中国加入WTO关于快递业的承诺  
图表41 安徽省快递业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情况  
图表42 安徽省分经营区域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情况  
图表43 中国三大地带物流产值变化图  
图表44 重组后的国内三大航空集团情况概览  
图表45 1991年-2002年中国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的增长率  
图表46 中国航空运输量的增速与GDP增速比较  
图表47 中国在从亚洲出发横跨太平洋航空运输份额  
图表48 中国民航定期航班航线的数量  
图表49 中国民航货运商载重  
图表50 世界部分国家机场的密度  
图表51 中国、美国和欧盟物流总成本占GDP的份额  
图表52 2005年1-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  
图表53 2002-2006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  
图表54 2002-2006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  
图表55 2002-2006年全国铁路分品类发送量  
图表56 2002-2006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  
图表57 2002-2006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  
图表58 2002-2006年全国铁路总换算周转量  
图表59 2002-2006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  
图表60 2006年铁路全行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61 世界铁路人年均乘车次数  
图表62 中国铁路、公路、水运和航运的比例  
图表63 不同旅行距离段各种交通工具适宜的旅客时候价值范围表  
图表64 国际大型航空物流相关企业的定位  
图表65 UPS在美国股市走势  
图表66 UPS物流所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  
图表67 UPS的总营业收入分析  
图表68 UPS并购的广度和多员度分析  
图表69 对于航空物流市场的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模型  
图表70 各企业在中国邮政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图表71 TNT业务毛利的构成  
图表72 宅急送的信息系统构成及逻辑关系  
图表73 中国邮政业收入情况及构成  
图表74 世界人均函件量  
图表75 中国邮政物流系统运营模式  
图表76 中国快递市场业务分配情况  
图表77 邮政业务网络示意图  
图表78 国际部分邮件业务量  
图表79 国内部分邮件业务量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2008-2010年中国快递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阿里巴巴shengshihuayan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