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玻璃门”靠内外合力- 朱敏-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

 

朱敏对话保育钧:打破玻璃门靠内外合力

 

朱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保育钧  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九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保育钧曾自嘲“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官员,是‘四不象’”。这个一干就是30年的老媒体人,告别新闻界后,受组织安排调入全国工商联。“工作变动之大,当时是远远没有想到的。”

时值中共十五大(1997)前夕,中国正处在一场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大辩论中,堪称1978年之后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历史大辩论中,民营经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原本可以明哲保身的保育钧,却成为了民营经济的斗士。

任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期间,他潜心研究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和体制障碍,在推动政府放宽民营企业准入、出台“36条”及保护私有财产入宪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在19982002年两度负责“一号提案”的起草。

尽管他后来又就职于全国政协,但人们印象中,保育钧依旧是那个为民营经济高声鼓与呼的老人。至今,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社会理解民营经济,理解他们这些研究民营经济的人,一如自己那本书的名字:《呼唤理解》。

 

被逼出来的民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上山下乡知青回城“逼出来的”;农村的联产承包是饿肚子“饿出来的”;三资企业是借债“借出来的”;经济特区是是深圳居民逃港“逃出来的”

朱敏:在媒体做了30年的经济守望者之后,您是如何转向为民营经济奔走呼号的?

保育钧:工作变动当时是不得已的事情,是组织上的决定,我只是服从调动。当然,个中原因就不必说了。从人民日报社到全国工商联,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可以说是一生中重大的转折。作为一名老中共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是理所当然。

朱敏:随着角色的变换,您的思想是怎样一步步转变的?

保育钧:说起转变可谓难,也可谓易。一个切实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从国有经济到私营经济,通过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私有制基本上消灭掉了,为什么又重新出现私营经济?这个弯是怎么转过来的?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文件。建国以来经济方面的一系列文件,以回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发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以逾越的,什么时候跨越了初级阶段,国企就要犯大错误。

郑重声明:资讯 【打破“玻璃门”靠内外合力- 朱敏-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