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城,暂别讲台-----------教坛春秋(五)_刘文彩1952_新浪博客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我基本上适应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没过多久,我被转为有编制的代课教师,有机会还有可能转为正式教师,这对于当地的农村青年来说,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职业,相当于捧上了“铁饭碗”,对于一般的知青来讲,这个工作也是令人羡慕的。对于我来讲既庆幸又有些担忧。不必每天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免除了皮肉肌肤日晒雨淋,这是庆幸的;但一经转正,可能就一辈子在乡村度过了,这对于从小在城市生活的知青来讲,是最忌讳的。我的心里也充满着这种矛盾。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我对教学工作还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教学业务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特别是我代表学校参加乡教学比赛,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使我成为全乡比较优秀的教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当时上课的情景至今仍难以忘却。

        当时的公开课领导上比较重视,各个学校的校长都来了,连乡里负责文教的一位书记也亲临现场。课堂设在一间比较简陋的礼堂里。除了50几个学生,后面坐了40多个评课的、听课的老师。气氛比较凝重、压抑,我也感到有些紧张,有些压力。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自信的,因为我已经准备了近一个月了。我主讲的一篇课文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个故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篇。由于准备充分,讲课十分流畅。不知为什么那次上课特别有激情,课文内容的感情尺度把握得十分准确,使学生以及听课的老师感情上产生了共鸣。也许我们知青艰难的生活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某些类似之处。当寒冷的夜晚,被冻僵了的小女孩,擦亮了一根火柴,朦胧中感受到与亲人团聚的温馨场面,我们不也经历过吗?当我们劳动了{yt},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屋,不也常常围坐在煤油灯下憧憬美好的生活吗?可能是因为我对课文的内容感受深刻,所以课上得非常成功,在十几位参赛者中名列第二,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的教学水平得到肯定,代课教师的这个工作也比较稳定了.

        不久知青开始返城的消息纷纷传来,使得广大知青人心浮动,都千方百计地为回城做准备.许多在外地打工的,学手艺的,长期在家养病的都纷纷回到生产队,都想好好地“重在表现”一番,因为回城需要“贫下中农”对你“接受再教育”表现的鉴定,如果长期不在生产队劳动,那是通不过的。这对于我这个刚刚在教师岗位上站稳了脚根的知青来讲,确实是个两难选择。这一时期我常常辗转反侧,并多方面征求亲朋好友的意见,劝我暂时回到生产队,争取早日回城的占据了上风,于是学期结束后,我毅然向学校打了辞职报告,暂别讲台。这一举措令好多人不可理解,他们哪里知道我这是以退为进,丢卒保车。回到生产队以后艰苦奋斗了四个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回到阔别七年的家,没有什么比这再幸运的了,我深切地体会到“有得必有失”的深刻哲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为回城,暂别讲台-----------教坛春秋(五)_刘文彩1952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