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小北京”_黄山_新浪博客

闲话“小北京”

冰咖啡

    “小北京”,是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北京牌4灯收音机的俗称(大概由于体积小的缘故)。小北京1955年面市,因物美价廉,很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这也难怪,小北京的原型机苏联老大哥的“莫斯科人”,在苏联就是销量极高的普及型收音机。
先看看“莫斯科人”吧。
《无线电》1955年12期介绍该机的文章




我收藏的一台“莫斯科人”。拍照完才发现,这台收音机的整流部分已将硒片改成5Y3电子管了。好在其他部分没动,大家参考一下吧。






“小北京”虽然学的苏联,但入乡随俗,产销两旺,也成了一代名机,是国产收音机历史中重要的一个品种。看看《无线电》1956年2期的介绍吧。



小北京胶木壳子结实耐用,使它得以大量保存下来。当然,由于体积小、散热不好,机壳变形也在所难免。小北京从1955年开始生产后,变化很小,这与其他跨时代生产的老收音机不大一样。比如上海155、156、157、158系列,红星、熊猫系列,牡丹系列等收音机,初始时期是大管,后来随潮流都改成小管。大改小还是很容易的,但“小北京”坚决不改,也许是那只6B8C不好处理。实质性的改动,“小北京”只有一样,前期的小磁铁钴磁喇叭后来换成大磁铁的恒磁喇叭。这是因为前者不再大量生产了,即使有,价格也很高,不得不改了。
    “小北京”外观的变化主要是度盘的图案。最早是天坛图标,后来又有广播发射塔图标。据我观察,1955、1956年的多半为天坛图标,1957年开始就基本上采用发射塔图标了。钴磁喇叭好象用到1957年,此后就是恒磁的了。钴磁喇叭是上广电的51型,恒磁则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塑料支架喇叭,型号是YD1-3。收音机其他内部结构前后期基本相同,但在细节上后来似乎不如前期的认真严谨。如整流管支架,后期就少了那根斜柽,胶木壳的质量也要粗糙一些。
    我手中的“小北京”比较喜欢的有3台。{dy}台是1955年,也就是小北京面市当年的产品,度盘是天坛图标,上广电51型钴磁喇叭。6B8C用的OTK进口管,此管当时可能还没有国产。这台小北京还是当年天津市奖励劳动模范的奖品,1996年购于潘家园地摊,天津老乡要价100元,{zh1}80成交。









第二台是1956年的产品,情况与前一台差不多,天坛图标非常漂亮。何时购买、多少钱,都不记得了。





再顺便看一下1957年和1958年的版本。
1957年改为发射塔图标,但仍旧是钴磁喇叭






1958年为发射塔图标,但喇叭换成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恒磁了。而且这个喇叭是华北厂早期的产品-----喇叭背板的固定螺丝是凸出在外的,这也就无法贴商标纸签了,固定喇叭的方式也与其他“小北京”不同。50年代不少收音机用的都是华北厂这类螺丝外凸的喇叭,如牡丹911、1201等。
















今天要重点介绍的第三台“小北京”,是1959年以后生产的产品(59年后的“小北京”我没见过标注生产日期的,不知是否不标了):广播发射塔图标,后期的恒磁喇叭,盖板螺丝已不外凸,整流管支架省去了斜柽。另外,此机胶木壳的质地粗糙,大概生产于困难时期,和人一样吃起了粗粮(图中有显示)。不仅壳子质量差,后背板也字迹模糊不清,有点象DIY的,但仔细看又不是。不过,这台机子也有它的可爱之处。首先,它的品象非常新;其次,它是偏红色的机壳,比较少见;再次,它的喇叭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即后来的797,出品鸿雁牌扬声器的名厂生产的,胶木支架,带有标签(该厂早期的喇叭经常没有标签),保存的也很好。此机是近期我老公在双龙买的,他是透过后背板看到里面的喇叭后,下决心花280元高价拿下的。
























附  
    我家与“小北京”似乎有缘。
    我上小学2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位同学写的一篇作文被老师看中,在课堂上宣读。作文的大意是:该同学{yt}中午放学回家,刚走到大院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阵阵歌声,------原来邻居家买了一台收音机,后来,这台收音机为全院的大人小孩带来了xx的快乐。那台收音机就是一台小北京。
    小北京在京津一带使用甚广,以至我们80年xx始收藏收音机后,在旧货市场、委托行等地方,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1992年,我的单位周边开始大拆迁(朝外大街一带)。{yt}我下班还没走出胡同,就碰到一位收废品的老乡,他拿着一台刚收到的小北京在那里端详,说是4块钱收的。几经砍价,我花6块钱把小北京买了下来。老乡没动窝赚了2块钱,也挺知足。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前后在胡同里买了好几台收音机。慢慢的,我在胡同里也有了点小名气,都知道我收老收音机。{yt},一位老大爷在单位门口等着我,问我收不收修理汽车的家伙。原来,他老人家修了几十年汽车,在胡同口开了家修车铺。由于拆迁、年纪大了等原因,不想干了。我当然收不了他那些东西,但还是和老公去他家看了看,买走了一把巨大的扳子和一个据说是民国年间的老台钳,这两件东西现在还跟家供着呢。
    90年代,我老公每天下班路过黄城根旧货市场,也接二连三往回带收音机,小北京有10好几台。一段时间里,我家收听广播都用小北京,不响了就换一台,反正多的是。早先买的老收音机多数都还能使用,因为那时刚开始淘汰电子管收音机,时兴半导体,收音机保存的都很好,不象现在那样,大多进了垃圾站。再后来,小北京就成了我家赠送朋友的礼品。经常有同事附庸风雅,向我们要老收音机摆放在家中,我们多数都给小北京。但现在一般不给了,因为这东西也越来越少,越来越金贵了。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到此为止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闲话“小北京”_黄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