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模具损坏分析

     在压铸生产中,模具损坏最常见的形式是裂纹、开裂。应力是导致模具损坏的主要原因。热、机械、化学、操作冲击都是产生应力之源,包括有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应力产生于:

 1.在模具加工制造过程中

    1)毛坯锻造质量问题

    有些模具只生产了几百件就出现裂纹,而且裂纹发展很快。有可能是锻造时只保证了外型尺寸,而钢材中的树枝状晶体、夹杂碳化物、缩孔、气泡等疏松缺陷沿加工方法被延伸拉长,形成流线,这种流线对以后的{zh1}的淬火变形、开裂、使用过程中的脆裂、失效倾向影响极大。

    2)在车、铣、刨等终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应力,这种应力可通过中间退火来xx。

    3)淬火钢磨削时产生磨削应力,磨削时产生摩擦热,产生软化层、脱碳层,降低了热疲劳强度,容易导致热裂、早期裂纹。对h13钢在精磨后,可采取加热至510-570℃,以厚度每25mm保温一小时进行xx应力退火。

    4)电火花加工产生应力。模具表面产生一层富集电极元素和电介质元素的白亮层,又硬又脆,这一层本身会有裂纹,有应力。电火花加工时应采用高的频率,使白亮层减到最小,必须进行抛光方法去除,并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在三级回火温度进行。

 2.模具处理过程中

     热处理不当,会导致模具开裂而过早报废,特别是只采用调质,不进行淬火,再进行表面氮化工艺,在压铸几千模次后会出现表面龟裂和开裂。

     钢材淬火时产生应力,是冷却过程中的热应力与相变时的组织应力叠加的结果,淬火应力是造成变形、开裂的原因,固必须进行回火来xx应力。

 3.在压铸生产过程中

 1)模温

     模具在生产前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否则当高温金属液充型时产生激冷,导致模具内外层温度梯度增大,形成热应力,使模具表面龟裂,甚至开裂。

      在生产过程中,模温不断升高,当模温过热时,容易产生粘模,运动部件失灵而导致模具表面损伤。应设置冷却温控系统,保持模具工作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

  2)充型

      金属液以高压、高速充型,必然会对模具产生激烈的冲击和冲刷,因而产生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在冲击过程中,金属液、杂质、气体还会与模具表面产生复杂的化学作用,并加速腐蚀和裂纹的产生。当金属液裹有气体时,会在型腔中低压区先膨胀,当气体压力升高时,产生内向爆破,扯拉出型腔表面的金属质点而造成损伤,因气蚀而产生裂纹。

  3)开模

  在抽芯、开模的过程中,当某些元件有形变时,也会产生机械应力。

  4)生产过程

      在每一个压铸件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与金属液之间的热交换,使模具表面产生周期性温度变化,引起周期性的热膨胀和收缩,产生周期性热应力。如浇注时模具表面因升温受到压应力,而开模顶出铸件后,模具表面因降温受到拉应力。当这种交变应力反复循环时,使模具内部积累的应力越来越大,当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极限时,模具表面产生裂纹。

 二.预防模具损伤的措施

  1.良好的铸件结构设计

      铸件壁厚尽可能均匀,避免产生热节,以减少模具局部热量集中产生的热疲劳。铸件的转角处应有适当的铸造圆角,以避免模具上有尖角位导致应力产生。

  2.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

  1)模具中各元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以承受压力而不变形。模具壁厚要足够,才能减少变形。

  2)浇注系统设计尽量减少对型芯冲击、冲蚀。

  3)正确选择各元件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

  4)保持模具热平衡。

 3.规范热处理工艺

 通过热处理可改变材料的金相组织,保证必要的强度、硬度、高温下尺寸稳定性、抗热疲劳性能和材料切削性能。

 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才会得到{zj0}的模具性能,而钢材的性能是受到淬火温度和时间、冷却速度和回火温度控制。

 4.压铸生产过程控制

 1)温度控制:模具的预热温度和工作温度;合金浇注温度,在保证成型良好前提下,用较低的浇注温度。

 2)合理的压铸工艺:比压、充填速度。

 3)调整机器的锁模力,使模具受力均匀。注意清扫模具表面的残削碎片,以免合模时这些多余物使模具表面受力不均匀,引起变形。

 4)对合金熔炼严格控制,减少金属液中气体。

 5.模具的维护与保养

 1)定期xx应力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模具内部积累的应力导致表面龟裂,因此在出现龟裂以前及时xx应力,使热疲劳裂纹在未出现的孕育期内xx,可以有效提高模具寿命。

 每产生一定数量模次后进行xx应力

 铝合金压铸模:{dy}次在5000-10000模次进行

 第二次在20000-30000模次进行

 第三次在40000模次进行

 xx应力回火:560℃保温2-3h,随炉冷至400-450℃出炉空冷。

      除了用热处理的方法xx应力,还有一种新技术,振动去除应力系统。对模具接上振动馈入器,对模具进行振动馈入处理,30-50分钟,可将模具内应力xx去除,其工作原理是:每种金属均有其固定的共振曲线,当零件有内热应力的时候,共振曲线并不落在其自然状态下应处的位置。如果将能量以一xx的频率馈入零件时,金属会将能量吸收,使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应力得以去处。

 2)模具修补

 a.氩弧焊

      作好模具表面清洁,焊条xx预热,开出适当u型槽,模具均匀预热到马氏体温度以上60-100℃,焊接过程保持恒温,以避免焊缝开裂的危险。焊接后进行去应力回火,可xx焊缝应力。

 b.用火花涂复机焊补裂纹(新技术应用)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压铸模损坏分析及预防措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