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14:10:33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原料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燃料、医药、橡胶助剂、农药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生产。尤其是作为MDI的生产原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MDI生产的不断发展,苯胺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生产装置趋向大型化。目前苯胺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硝基苯铁粉还原法、苯酚氨化法和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分别占苯胺总生产能力的5%、10%和85%,其中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又分为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和液相催化加氢法。目前我国除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公司采用固定床工艺、山西天脊集团公司采用液相加氢工艺外,全部采用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法。虽然气相加氢取得了流化床和固定床的混合床技术、催化剂体外再生等一些科技成果,使加氢装置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当年产量达到10万t以上时,就遇到了设备体积以及产品质量的巨大挑战。而国外应运而生的液相法加氢制苯胺技术则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苯胺的生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由于液相加氢具有反应温度低、副反应少、催化负荷高、设备生产能力大、总投资低等优点,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技术研究进展,为我国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技术提供参考建议。
1 传统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
为了解决硝基苯气相加氢制苯胺反应温度高等问题,英国ICI、日本东亚(Mitsui Toatsu)、美国(DuPont)公司等相继开发出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工艺。
1.1 ICI公司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
ICI公司在1939年成功开发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采用苯胺作为溶剂,以硅藻土为载体的活性镍为催化剂,载体的粒径为200目,在反应时要及时移走反应中产生的水,防止水浸湿催化剂。当硝基苯浓度较低时,如当苯胺的摩尔分数大于还原的摩尔分数时,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一般在100℃、3MPa压力下反应。采用浆态床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通过反应压力将反应物混合进行浓缩,从而去除反应热。
该技术的先进性在于氢气不必为高纯气,可以是摩尔比为3:1的H2与N2的混合气体,而且混合气体可以循环使用。从加氢反应器出来的气体冷却分离水汽后,再补充一部分氢气重新进入反应段反应,该工艺中必须具有大量的循环气,确保快速移走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并且确保催化剂悬浮在反应段中。图1(略)为ICI公司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流程图。
在ICI工艺中,溶剂苯胺在液相中的质量分数维持在84%左右,而且反应温度在100℃,此时制备的苯胺中含有质量分数丸0.6%的硝基苯,并含有其他具有氢化核的杂质,需经过精馏装置对其精馏,才能得到高纯度苯胺。
1.2 日本三井东亚化学株式会社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
为了克服ICI公司硝基苯反应体系中杂质较多的缺点,日本三井东亚化学株式会社提出改进型硝基苯液相加氢技术,通过降低硝基苯在反应物中的浓度来提高苯胺的纯度,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包括将沉积在吸油性至少为100的亲油性炭上的钯或钯-铂催化剂悬浮于苯胺溶剂中,向反应体系加入锌化合物和碱金属碳酸盐(碳酸钠)或碱金属碳酸氢盐(碳酸氢钠)作为助催化剂,以及在基本无水情况下在温度150-250℃、压力0.3-0.7 MPa下进行反应,并将硝基苯在反应物中的质量分数维持在0.01%或更低,同时以蒸汽形式连续蒸出产物苯胺和水。
在该技术中所用的催化剂是粒径为20-60μm、比表面积为50-100m2/g、负载Pd质量分数为0.5%-1.0%的Pd/C、Pd-Pt/C催化剂,载体还可以含有少量的铁或镍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反应混合物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通常为0.2%-2.0%。
该技术的采用可更有效地抑制含氢化核物质的产生,并且可以得到基本上不含未反应的硝基苯的苯胺,制得的苯胺不需任何特殊的附加纯化就可作为生产亚甲基二苯胺(MDA)的原料,不使未反应的硝基苯在生产MDA方法的体系中聚集便可生产高质量的MDA,而且大量溶剂的添加可以通过溶剂的潜热来控制反应温度。
1.3 DuPont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
一般制备的粗硝基苯中通常含有聚硝基苯酚(PNP),以前人们通常在加氢前先通过碱性溶液抽提分离PNP,这种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由于PNP具有很大的毒性,xx分离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分离费用很高。为了避免该分离工序,美国DuPont公司在1983年提出通过含有聚硝基苯酚杂质的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工艺,反应后杂质聚硝基苯酚被转化为焦油,以焚烧的方式达到分离除去的目的。
在该工艺中,含有PNP杂质的粗硝基苯进行液相催化加氢生成苯胺,在反应中PNP可以转化为聚合焦油,其可从苯胺产品中轻易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焚烧除去。这种方法的先进性在于粗硝基苯转化为苯胺工艺中本身副产焦油,而产生的焦油必须从苯胺产品中分离,因此2种焦油可以混合除去。
DuPont公司的液相加氢技术使用以炭为载体的铂/4E催化剂,以铁为改性剂,使用改性剂可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提高活性,并使之不受芳环的加氢反应引起的损害,反应在一个活塞式流动床反应器内进行。该工艺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在无水条件下,通常反应在温度150-250℃、压力0.15-1.00MPa,催化剂为Pd(4.50%)-Pt(0.54%)-Fe(5.00%)/C。所得苯胺经精馏后硝基苯质量分数小于0.001%,苯胺产品中只有5μg/g的PNP,PNP转化为焦油的转化率大于99%,苯胺收率大于99%。该工艺优点是反应温度低,催化剂负荷高,副反应少,催化剂寿命长,设备生产能力大;缺点是所需压力高,反应物与催化剂及溶剂必须进行分离,设备操作费用高。
现在DuPont公司已建成12.5万t/a液相法装置。我国山西天脊集团公司现采用DuPont技术建成13万t/a液相法装置,目前装置运行良好。图2(略)为DuPont公司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工艺流程图。
2 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研究进展
除上述介绍的3种生产工艺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反应温度和压力较高的情况,国内外还对其他工艺路线进行研究与开发,不过目前均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2.1 乙醇重整制氢进行硝基苯原位液相加氢合成苯胺工艺
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苯胺是先进的生产工艺,但是催化加氢法要使用氢气,由于氢气是易燃气体,在生产中危险性很大,储存、运输困难,且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氢源,直接影响到催化加氢生产工艺的推广应用。
浙江工业大学严新焕等提出硝基苯在乙醇溶剂中液相加氢制苯胺工艺,该工艺采用直接从溶剂中获得氢用于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减少了反应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在该反应体系中,溶剂具有双重作用,既是溶剂,也是氢供体,而催化剂既能催化液相重整制氢,又能催化液相加氢反应,液相制氢与加氢还原反应合二为一,突破了外加氢气的限制,因而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该工艺是一种反应系统自供氢源的苯胺制备方法。硝基苯在醇溶液及催化剂存在下,在190-230℃下进行还原反应,反应时间5-6h,产品处理后得到苯胺。催化剂可选用Pt/Al2O3、NiB、Renay-Ni,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0%-20%,其中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2%-97%,反应从醇催化裂解直接获得氢,该氢可直接用于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苯胺收率在99%以上,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
2.2 CO/H2O还原硝基苯制苯胺工艺
国外专利曾报道采用水和一氧化碳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如在甲醇、乙醇存在下,将水、钯、三氯化铁、三氧化二铁和吡啶在高压釜中加热并通入一氧化碳,温度为180℃,压力为6.9MPa,硝基苯转化率为98%,苯胺选择性为{bfb},其优点是原料价廉,但是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反应技术难度比较大。
英国Skupinska等研究了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在CO和水存在下,使用PdCl2/Fe/I2催化剂体系。在180℃、2.5-4.0MPa下反应2h,硝基苯转化率大于98%,苯胺的选择性为{bfb}。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彭爱东等提出硒催化下CO/H2O还原硝基苯制苯胺工艺,采用价廉易得的Se作催化剂,利用一氧化碳和水反应作为氢源,用于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发现在较高的温度下,不使用任何助催化剂也可以得到苯胺,这使得反应体系得以简化,有利于产物的分离。将硝基苯、四氢呋喃和一定量的硒粉及水加入到反应釜中,密封,用CO气体置换釜中的空气,数次后充至所需压力,升温到160℃,反应3 h,硝基苯转化率为98.2%,苯胺选择性为{bfb}。
2.3 超临界二氧化碳低温硝基苯加氢工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赵风玉等提出一种低温硝基苯加氢一步获得高品质的苯胺的方法,该工艺中硝基苯在负载型过渡金属钯存在下,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与氢气接触,发生催化还原反应。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清洁、没有副产物和废弃物产生等优点,避免大量有机溶剂及添加剂使用时所带来的后续分离过程,并可一步获得高品质的苯胺。该工艺的反应温度从已有技术的200℃以上降到30-100℃,极大地节省能源,而且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反应过程不产生任何副产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反应物硝基苯和钯为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催化剂的投料质量比为(200-500):1,在高压反应釜中加入配比量的硝基苯和钯催化剂,密闭反应釜,用氮气吹扫,排净釜内空气,把高压釜加热到30-100℃,向反应釜中充入氢气,其压力为1-5 MPa,然后通过二氧化碳液泵充入二氧化碳,压力为2-16MPa,开启磁力搅拌器,反应时间为10-50min,得到低温硝基苯合成的苯胺。其催化剂为Pd/C、Pd/Al2O3、Pd/TiO2、Pd/SiO2,温度为35-50℃。苯胺的选择性为{bfb},苯胺收率大于99.9%。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硝基苯加氢反应与现有的硝基苯反应工艺如流化床硝基苯气相加氢的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