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推广华尔普教育的是一个德国人。东方时空《纪事》深入西南,带您认识一位扎根广西的德国活雷锋。
卢安克,德国汉堡市人,毕业于德国汉堡艺术大学,今年32岁。1990年夏天的那次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这位德国青年的人生——从此中国广西的这片乡村成了卢安克实现理想的热土。
1990年的夏天,卢安克生平{dy}次来到中国,3个月的时间,一句汉语也不会的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沿途的见闻使他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民。1992年夏,就读汉堡艺术大学工业设计系的卢安克抓住学校与中国东南大学交换留学生的机会,再次来到了中国。卢安克为了更快地掌握中文,又于1993年2月转学到了可以与中国学生合住的广西农业大学,与一群来自广西农村的中国同学们朝夕相处。一年的交换留学结束,卢安克回到德国继续学业。这次他不仅已经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对广西的农村生活状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使他更加确定,中国才是他未来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因此,1996年底,卢安克大学毕业半年后,就又回到了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
回到中国以后该在哪里落脚呢?卢安克考虑再三,认定真正需要他的地方是农村,于是他来到了留学时就曾居住过的广西阳朔县高田乡北沟村,在这里,他一住就是半年,活脱脱成了一个“农村青年”。只要村里人喊一声,爱干农活的卢安克马上就跑去帮人家干活,犁田、割禾、打谷子,什么都干。卢安克不光是喜欢干农活,而且确实干得好,是个干活的好把势。到现在,卢安克帮村民打谷子已经打了5年了,每一次打完了,他都会中暑,发高烧,但他还是愉快地,无偿地帮村民们干着农活。有一年,他看到农民们使用的脚踩式脱粒机很笨重,效率不高,便运用他的工业设计知识,设计了一个新型的脱粒机,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生产效率。现在村民们使用的还是这种卢安克设计的脱粒机。
虽然自己的知识帮村民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中国农村的落后还是深深触动了卢安克的心,到底中国农村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在哪里呢?他想了又想,{zh1}认定教育的落后是关键,于是,他决心在中国农村宣传和推广华尔普教育。
卢安克本人就是一个华尔普教育结果的典型,他以前在德国时从未干过农活,但来到中国农村后适应生活很快,什么苦都能吃。
卢安克从熟悉的阳朔做起,推广他的华尔普教育,之后的几年间,他在阳朔、南宁、马山、北京等地来回奔波,进行了许多次实验性教学,但由于手续问题、经费问题受了许多挫折。历经千辛万苦,卢安克婉拒了教育部门分配他去南宁一所中学教英文的安排,来到阳朔县一所中学成为一名“正规”英文教师,还在广西工商局注册了“德国Rudolfsteiner教育友好协会中国广西办事处”,教书之余四处推荐华尔普教学法。课余,卢安克常常带学生们一起户外教学,干农活或是出去看看乡村的山水,他说:“这是一种锻炼。其实在学校里面怎么教育一个人的意志,经过理论是不可能的,通过这种劳动可以锻炼出来。人家说搞素质教育,要买很多什么设备,我不相信。我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把学习跟生活联系起来,自己创造出来需要的东西。我想跟学生们做很多事,他们没想到的东西,创造环境的东西,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然而卢安克先后在几所艰苦地区的中学任教,却总是工作不了多久就被辞退,因为尽管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校方出于升学率的考虑,只好停止让他授课。2001年7月卢安克来到广西东蓝县隘洞中学任教,这里比阳朔县条件更加艰苦,他经常课后走很艰险的山路去学生家家访,向学生家长介绍他的华尔普教学法。卢安克说,他的教育知识都是从他的学生那学到的,他本人没学过教育,他的教育知识是通过教他的学生学来的,所以说是从学生那里学的。
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卢安克是这样认为的:“我现在可以在这里做那么多东西,因为我没有家,没有自己的家,也没有考虑成家的问题。我的兴趣是我的工作,所以我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做我的工作,我也没有其他的什么像普通德国人的兴趣。普通德国人都是会开汽车的,我一次也没有开过,我不懂开,干嘛要懂呢?懂那么多其他教育方面的东西更有意思。”
虽然卢安克推广华尔普教学法的工作困难重重,但他并不悲观,他说:“如果我研究到了一些道理,就成功了,如果我能实现是再成功了,如果我失败,还有成功的方面,就是我可以研究我为什么失败,肯定能得到一些经验。别人可能可以利用这些经验,他们可能利用这个经验就成功了,不一定要是我自己成功。”
2001年9月,卢安克回到德国接受教育培训。10个月后,他将再回到广西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