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外灘華麗變身_田念慈的blog_新浪博客

百年外灘華麗變身

                 ――田念慈摄影和编撰

 

日前,在一个清澈的早晨,拍摄了一组新外滩的照片。从其中挑选了一些,刊载在本博。外滩是一轴长卷,看不够的;外滩是一部史书,读不透的。今日傍晚,赶到外滩,一睹百年外滩华丽变身后的夜景。匆匆按下快门,回家稍稍处理,便上传于此。尚未前往观摩的也许看了这些照片,会激起欣赏新外滩风采的兴致的。


白渡桥边的违章建筑消失了,代以草率舖之的草坪和栽入的花卉。如果植入冬青一类的灌木,修剪成富有艺术感的外滩的LOGO,则文化上、经济上均得以称道。

外滩27号怡和洋行的内部尚在装饰,此系其外立面上贯通三层的科林斯柱式。

外国人1884年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的{dy}个信号台,也是亚太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19087月竣工。时设气候记录仪、精密时钟、风速仪、带有平衡锤的报时球和白色信号灯。1926年扩建,1928年竣工。1993年向东北方向平移 20。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剩的两个阿塔怒布式建筑之一,另一个在挪威。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1916年竣工,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当中天井。立面基座为花岗岩饰面,东南两入口均有爱奥尼式双柱支撑的弧形断山花门楣;上段中部为通贯两层的爱奥尼式双柱柱廊。入口、门窗等局部装饰为巴洛克式,是当时上海{zg}的建筑.

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落成,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简洁对称的长方体造型。立面原为青、红砖镶砌的清水墙,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半圆券。入口券柱廊及女儿墙上的小尖塔带有罗马风的影响。系洋务运动重臣,晚清邮传大臣盛宣怀创办的国内xx商办银行。

外滩13号,海关大楼,1927年竣工,公和洋行设计。楼顶层层收进的立方体钟塔表现出体积感和高耸感,呈装饰艺术派风格。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系外滩建筑群中最年轻的建筑,1948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

外滩19号汇中饭店(1906-1908年建造)东立面局部,楼层间隔线脚、窗口和上部两层窗间为红砖镶砌。部分窗口上檐有三角形或弧形楣饰。



新外滩最为人惊叹的手笔――防汛墙河道一侧延绵千米的水幕。

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1924年竣工,是20年代上海{zg}的建筑。底部为粗面花岗岩大石块饰面,入口设在两侧,中间饰多立克式柱;中部简洁。檐下饰男性石雕像(1997年用玻璃钢恢复)承托;上部设多立克式双柱柱廊;屋顶两侧有一对巴洛克式塔亭。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1926年竣工,德和洋行设计,简化的希腊神庙式建筑。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19号汇中饭店、20号沙逊大厦和23号中国银行大楼

外滩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1901年造。这座楼房实为“洋务运动”后对中国{zj1}象征性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之一,小巧玲珑,是外滩建筑群中{wy}一座保留下来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外廊式建筑。

外滩3号原有利银行大楼、5号原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大楼和6号中国通商银行。

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1921-1923年建造,公和洋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曾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为漂亮的建筑。这张照片应该择日带上三脚架重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百年外灘華麗變身_田念慈的blo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