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李鸿谷
去年杂志做“绿茶之道”,看了不少数据,有个疑惑:从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矿泉水……甚至茶饮料,这三十来年,我们所饮之料,真是不少。按一般的假设,饮料已如此众多,那么茶——不那么方便,需要有热水,还有水杯才可以饮用的这种“饮料”,在挤压之下,还有生存空间吗?或者说,萎缩有多快?
但统计数据不支持这个假设。中国茶产量,虽然增幅比不过GDP,但仍每年以3-5%的速度持续而稳定增长。咦,这个挺好玩了。为什么啊?是不是茶饮料——那些瓶装的茶饮料拉升了茶产量?不是。茶饮料所用之茶,除了等级低下,用量亦极低。空有其名而已。
3-5%持续而稳定的增长,为什么啊?这是一个挺无聊而枯燥的好奇。
好奇再无聊,也是动力一种。
看材料,然后今年有机会去杭州与福州找专业人士聊一聊,满足这个了无趣味的好奇心。略有所得:
1、好茶有限
福建建安(今建瓯),在宋朝初年成为贡茶生产基地。亦即成为我们容易理解的国营茶场。在最初年代,一直每年产茶五六万斤,但最{dj0}贡茶,即贡呈皇帝与皇后的龙凤团饼茶,有多少呢?5斤而已。后来,这里生产规模扩张,达到300万斤,那最{dj0}的贡茶增加多少呢?猜猜——仍然只有5斤左右。好茶永远有限。道理很简单,却是理解的逻辑起点。如果放松点来思考,经济学的资源稀缺,由此发端而建立的学科。起点也很简单。
2、极权与分权
唐宋两朝,贡茶虽为绿茶,却制成团饼——很麻烦的一种制茶方式。明初朱元璋觉得太烦琐,改以散茶进呈,这就简单多了。这是影响至今的茶叶制法多样化的肇始。因为贡茶体系的存在,上行下效,味觉与嗅觉依赖自是难免“皆决于上”——但是仅仅散茶以贡,即打破这种茶感觉的威权体制。这个又挺有趣。为什么?明改散茶以贡,同时废除贡茶院,因为各处生产旺盛,无须专门“国营”。生产的丰富性,终于打破茶感觉的垄断。中国的茶本主义由此演变至今。以极权与分权来观察中国的茶感觉,相信地方主义的分权的,才是真正的中国茶生产生要旨所在。理解中国,或者说理解中国传统,极权自是简单明确,却永远无法解释无处不在的地方主义。细致观察茶的中国生产,当时重新观察中国传统的一条理路。
3、等级想象
在各地都能找到嗜茶,且以此为乐者。听他们说水温与冲泡方式之多样与繁复,不得要领——很简单,茶是用来喝的,好与不好,滋味之厚薄,香气之高低、是各人味觉与嗅觉独自品赏之结果。茶自有贵贱,通例之外,茶感觉更多应是倾向自我的,也是内向的——需要你自己去品去赏啊,其妙如何与人叙说?这个时候,中国式的虚荣,就显现出来。好茶有限是我们前面的结论,那么谁得到好茶?茶的等级重新排列了人的等级——正常或者说惯常的社会等级,以茶为载体,又被重新排列组合了一道。好玩了,那么那些嗜茶且好论茶者,其意识深处,是否是以一种想象的等级来重新自我定义了呢?人生偷得半日闲,在茶的结构里,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很妙的。中国式的虚荣,当然无须作负面理解。
4、科学主义
茶之冲泡,大约是嗜茶者最乐意神乎其技之处。按科学主义的解释,茶在冲泡之下,以时间顺序,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会渐次释放,因而冲泡之急缓、茶与水结合时间之长短,在香气与味道上,自有层次与分别。如果需要鲜味,一般选择是时间短促;如果希望滋味丰富,则时间稍长……跟嗜茶者说此原理,一般会遭到抵抗。神秘性被科学主义瓦解掉了。无可装神弄鬼,不爽。但科学主义是否要以长驱自入,全盘覆盖中国传统之工艺呢?当然不能,至少目前不能,且着呢。尤其是乌龙茶,比如铁观音与武夷岩茶,半发酵、酶促氧化——科学解释最多至此。比如,半发酵,其半,半在何处?师傅手艺不同,香气与滋味则异。或许,这永远是制艺师傅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科学主义在此止步。
另外,这次写茶,不再是纸上谈兵,逻辑游戏。实地喝茶之后,郑重推荐武夷岩茶。让茶与水冲激你的鼻舌,由此寻找其香其味,其实是一种极其简单且有趣的游戏。这种简单游戏,复杂的是茶本身——茶越复杂,挑战你味觉与嗅觉的可能性越大。岩茶可堪此任。
人生那半日闲用来做什么,茶当然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