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09年{zh1}{yt},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信息称,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上海熊猫与三聚氰胺的瓜葛,在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已经展现。在那年9月16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公布了国家质监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491批次产品的紧急专项检查结果,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上海熊猫生产的“熊猫可宝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查了5件,有3件不合格,其三聚氰胺的{zg}含量达到619.00毫克/公斤,仅次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zg}含量2563.00毫克/公斤)。在去年年底案件公开之前,上海熊猫乳品已在系统内被几次点名,但外界所知寥寥。
??这次事件距发生在2008年9月的全国性的三聚氰胺事件一年有余,由于熊猫乳品的出现,但丝毫不知道有什么纪念价值。“三鹿”死掉了,质监总局的局长已经免掉了,专项整治已经搞过了,《食品安全法》已经出台了,但是三聚氰胺仍阴魂不散。
??这次三聚氰胺事件东窗事发,我想不是偶然,就是食品行业监管的缺失。在三鹿事件后,国家的在食品领域的动作不少,但事实证明所谓的专项行动作用不大,对君子有用,对小人无用。曾经对食品行业的专项行动给予厚望,又一次被无情摧毁,让人有一种挫败感和被欺骗感。
??前一段时间,全国上下还轰轰烈烈的到处抓捕添加“三聚氰胺”到奶制品的始作俑者,造成了大有只要一添加“三聚氰胺”就犯罪的浩大声势,老百姓是最善良的,总认为三鹿已经死亡,专项行轰轰烈烈,结果呢?熊猫乳品出现了,而且我认为这不是个别现象,商家都是追求利益{zd0}化的,你千万不要把这些商人当成普通老百姓,大家都掺假,你不掺假,那是傻?既然大家都掺假,被不被查获,被判刑那是运气问题。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及其还在添加尚未被查处的企业来说,这才是企业的经营理念,铤而走险也在所不惜的。
??我历来认为,运动式的专项治理大多是作秀,这次熊猫乳品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说实话,中国在食品环境上不缺执法机构、不缺监测机构、不缺相关法律法规,那这类事件还是层出不穷的呢?中国的一些执法部门有一种习惯,只要不死人就是小事情,要是死了人马上就会运动式的严查,平息老百姓的愤怒,事情过后,重要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将这些作恶的企业继续维持下去,大家还怎样照样就怎样,又等待下一次事件的出现……这是一种恶循环。
?我一直搞不懂,为了所谓的奶制品行业的复苏,就需要掩盖真相,欺骗老百姓?在这一点掩盖的时间内,会有多少老百姓喝了熊猫乳品,这些人潜在的生命安全,哪个又来负责?
善良的老百姓总是以善良的心来看待食品企业,认为“改了就是好同志”,总是善良的认为食品专项整治“极大的打击了”作假企业的嚣张气焰,总是善良的感觉现在的食品环境安全了,可是呢?我们老百姓要反思什么是善良,更需要自己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然你买假喝假,躺在病床上都不知所以?这是一种悲哀,食品行业的悲哀,也是食品监管部门的耻辱。
?熊猫乳品让三聚氰胺“重获新生”,这种“被安全”的感觉,食品监管部门可以感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