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薪金引发的讨论之一[精华]

转自:丁香园

 

引子:上海目前的新药研发薪金水平大概是多少?有人知道吗?

在北京,做注册员的,现在没多少钱可拿,作研发的,看情况,有高有低。但是,无论注册还是研发,没有经验的应届生,本科1500-2000,硕士2000-3000也就不错了。有些公司的工资比较死,绩效金低,而有些公司提成高,但是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水平,同样的工作,有人月收入上万,有人不到2500,就是其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有差别。我认为,刚毕业的,不要急着一个月挣多少钱,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好好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上去了,自然工资也上去了。

所谓“申报”和“研发”是有区别的。“申报”,即“注册”。往往指只专门跑注册的人员。如果你仅将“注册”工作定位为跑跑腿,复印装订一下资料,将自己等同于一个文秘+业务员,那么工资决不会高,也就是一个文秘加上点车马费的价钱。——这是注册专员的初级阶段。

而能力更高些的,应该是科研出身的人搞注册,会从研发的角度思考,懂试验操作,能评价试验难度和风险;善于查询文献,知道如何高效快速的搜集整理信息,并作出分析判断;能把握审评原则和技术要求,会查找申报资料中的技术问题,能发现资料中的技术错误(比如加强破坏试验做得是否合理,图谱分离度、基线、拖尾及设置量程等是否符合要求),可看出有无试验设计错误(比如正交试验设计是否合理、有无设空白,药理试验的动物模型是否合理、与功能主治或适应症是否一致,毒理的指标和脏器是否符合要求,统计学是否合理等),对试验结果有鉴别能力(结构确认的解谱是否正确,生产工艺或制剂工艺是否可行等)。以科研的眼光去理解法规和技术要求,指导研发,对申报资料的技术把关。——这是注册专员的中级阶段。

更牛的人,同时深谙专利书写或破坏,擅于查找世界范围的专利;懂得密切跟踪世界范围的新药动态,发掘me-too、抢仿、抢注的机会;眼光放在国外,着力于新药立项(真正的新药,而不是所谓的改剂型),烂熟国内外的法规,懂得钻法规的空子。熟悉药品研发、申报、生产、销售的xxx全过程。——这是注册专员的高级阶段。

北京本科拿1500还是有可能的,1200也不要嫌少。现在扩招嘛,别说本科,就是硕士、博士,还不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能找口饭吃,就知足吧。(从零再来,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教出来的人,都是废物,偶尔几个不是废物的,那是人家自学成才。不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两门课:《文献检索》和《药事管理学》。

文献检索学了一个学期,到现在工作中,谁是用他教的方法查资料了?——当年还手工查CA,查得几乎吐血。更不要说查中国专利美国专利欧洲专利什么的了。现在的条件好了,不知道本科生是不是已经可以自由的玩维普、CNKI、万方、OVID……之类的了?如果不是,则文献检索,不学也罢。

至于药事管理学,更是扯淡。学了半天,居然都不知道新药有几类,不知道xxxx是干嘛的,不晓得GMP、GLP、GCP、GSP的具体内容,顶多会做个名词解释,至于药品集中招标啊,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进口标准什么的,更是简直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药事管理,学个P啊?

所以,自从推行教育“产业化”以来,学校也成了创造GDP增长的产业,像90年代初的温州资本家一样的大肆制xxx冒伪劣产品骗钱,每年推出的研究生比狗还多,本科生比狗虱还多;用人单位一方面发现自己成了买方市场,随便P大一个小公司发个招聘启事,马上黑压压的一片毕业生哭爹喊娘的奔过来,你说多低的价儿他都干,他不干有的是人干,实在是爽;另一方面,又发现现在的学生素质越发的低,到了岗啥也不会,还要花钱花时间培训。因此,毕业生的工资当然是每况愈下了。

普及高等教育,本是美事,然则中国普及的却是“高等教育xx”,作为药学的本科,毕业时居然会不知道新药的注册过程,不知道新药的研发过程,没有操作过HPLC、GC,没有见过软胶囊机、滴丸机;在生物技术四处开花的世纪,没有玩过质粒转染、PCR、ELISA,对分子生物学一无所知;英语基本上学的是聋哑英文,牛B的也不过是自学了托福GRE,给他一个“分析方法学验证”都不晓得怎么翻译成英文;中药提取的什么超临流先进技术就不说了,连正交、均匀试验设计是咋回事都不晓得;药理也是,xx这么牛B的药,为什么教材里不讲(NO的机制可是拿了诺贝尔奖的),因循守旧,讲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药,学生能有新思路么?至于毒理学,什么急毒长毒生殖毒,又有哪门课讲过?我承认有些学校的教材里面有一点点致突变试验的内容,但遗憾的是都是在微生物书里的不起眼位置;而细胞凋亡都快要成为陈年旧学问了,我们的教材中仍然语焉不详,至于新兴的细胞色素P450,似乎还没有被编进哪本教材中,也就是在生物化学的呼吸链一节很古典的提了一下。

虽然教材是几年一更新,但几乎看不到升级的迹象,尤其是TMD《分析化学》,居然是越编越薄,越变越浅,本来我就认为其没有编入热分析的内容是不对的,他他他居然不但不补充,反而删减了好多内容,真是整不明白;再加上授课老师万年不变的讲义——哦,对不起,还是变了一点,现在都是PPT幻灯了,但是一看内容,“音容宛在”——到底还是没变。知识在爆炸式的增长,学校的教育却如太平间一样阴沉古板,死硬而不朽,教得出什么人才来?

至于研发有没有提成,应该说,大多数公司都是有提成的,不过,我想我们大多数研发公司的战友,尤其是做药学部分资料的,恐怕都实在羞于提“研发”二字,都不敢自诩是“科研人员”,顶多说是“做试验的”。不是谦虚,确实不敢当——我们可不像中关村的,卖手机的都说自己是做“IT”的。(从零再来,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研发和创新”,无非是三改两仿(改剂、给药途径和酸根,仿国内和国外)工程,改来改去仿来仿去不能改变97%的仿制药的局面,倒是造就了很多专利,可笑。“注册和申报”,无非是金钱开道,记录不完整,质量不合格,在银子面前,都显得那样无所谓。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对报送虚假资料和样品的予以公布,可是从新药审批办法到现在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公布过哪一家公司?就连退审品种也不予以公布,还要靠我们去猜测。(shyflysky,丁香园版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新药研发薪金引发的讨论之一[精华]】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