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09:17:07 阅读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随着吉利收购沃尔沃签约仪式的完成,6个月内,吉利就将与福特完成资产交割,正式掌握瑞典沃尔沃汽车。但一项最为严峻的问题已经在这一刻正式摆在了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面前——沃尔沃未来运营需要的大规模人才问题。
与一般国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不同,吉利此番收购的是全球知名豪华车企业沃尔沃,其对人才的需求包括未来沃尔沃全球运营业务的xx人才,还包括收购沃尔沃后,把中国作为沃尔沃第二本土市场后大规模的人才渴求。
3月30日晚,李书福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一再表示,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不会大规模派驻管理团队进入瑞典沃尔沃,最多的可能性是引入更多中层以下储备人才到沃尔沃学习。李书福认为,“沃尔沃是一只老虎,只要把这只老虎解放出来,其管理不是问题。”
但熟悉吉利的消息人士透露,“不算吉利未来派驻到瑞典总部的管理团队,仅中国沃尔沃项目人才缺口就将达到2000-3000人。”
其根据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有信心在短期内,通过大规模提高销量、降低成本实现沃尔沃两年内盈利的重要一条就是,把中国这个全球{zd0}汽车市场作为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进行大规模本土化生产、零配件采购等。
“这样的计划背后,几乎相当于吉利在中国再建一个沃尔沃公司。”上述消息人士分析,“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与沃尔沃瑞典总部相当规模的综合性管理系统和研发机构,另一方面,中国计划的30万台生产基地,不仅建厂要平地而起,支撑这30万台基地人员也要‘平地而起’,可以想见,从高管、中层,甚至到一线的工作人员,不是几十上百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
正如该人士分析,以吉利目前公布的收购沃尔沃管理团队来看,虽然云集了{dj1}的并购和有领导豪华车工作经验的人才,但数量有限。换句话说,高层管理团队都尚未配备齐全。
有业内人士还分析,从历史经验来看,跨国收购、派驻管理团队都是非常必要的。他举例,美国通用汽车在并购韩国大宇汽车后,曾派驻500多人的团队介入管理,并取得成功。而中国上汽入主韩国双龙汽车失败后,总结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国际化运营人才的缺失,以及派驻韩国管理人员的数量少,未能有效掌控未来发展。
该人士认为,“即使李书福无大规模派驻高管进入沃尔沃瑞典总部的计划,但一定数量的管理团队是需要的。尤其,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原福特派驻到沃尔沃工作的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撤回福特的可能性。而对于这部分人的要求则更高,既要有国际大公司运作经验,又要了解汽车、了解沃尔沃,还要了解中国市场。”
而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签约前三天,吉利汽车官方网站上的一则惊人招聘启事,也说明了吉利对未来沃尔沃运营过程中,对大规模人才的渴求,并且这项工作已经悄然启动。
这则名为“新吉利、国际化、大舞台”的招聘消息中,招聘规模之广、之大是任何企业招聘信息中都不曾有过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名为“国际及合资项目人才需求”一栏中xx轿车项目招聘信息。
该xx轿车项目需要的人才分两方面,一是中国总部筹建人才,包括产品、研发、设计、试制试验、质量、采购、供应链管理等各业务领域的专业或管理带头人及战略储备人才;二是新基地建设及筹建团队成员,包括总经理、财务副总、生产副总、技术副总、质量副总、采购副总以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汽车四大工艺技术管理人才。
对招募对象,吉利要求英语流利,有跨国汽车公司工作经验者优先。招募信息还特意强调,在发送个人详细简历及资料时,“如您是知名合资汽车公司的关键或后备人才,请在标题中或信封上注明公司名称。”
由于招聘信息发布时,吉利收购沃尔沃尚未正式签约,现在来看,这一“国际及合资项目人才需求”招聘正是为未来沃尔沃项目量身定做。仅从泛泛的职位描述上来看,吉利几乎是“是人才就需要”。
在这个信息之下,还包括了一项动力总成项目招聘信息,该信息包括中国总部变速箱、发动机规划、技术、研发、设备、质量、采购、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业务领域带头人和战略储备人才,以及新基地建设及运营管理团队成员。后面还包括吉利集团的各项人才需要。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一段时间内,吉利都需要大规模的人才吸纳,并且会与吉利收购沃尔沃资产交割和后续运营中并行,而人才也将成为考验吉利未来运营沃尔沃项目的成败关键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