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酒_运筹帷幄ZHS的空间_百度空间
众所周知,金庸以其武侠小说著称于世,很多文人墨客对金庸评论的文章不胜枚举、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金庸小说是俗文学,无论是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讲还是从价值取向、文化娱乐角度讲,都难脱旧武侠小说、港台言情小说的俗套,难登文学殿堂的大雅之堂,但我却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才能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真正做到了写尽中国的人生。  

      文学活动是审美活动,作者通过文学创作活动表达审美感受并试图唤起读者的感受,读者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并引起心灵上的共鸣。金庸的小说真正体现了这一审美规律,因而倍受华人的喜爱。

  1、金庸小说的侠文化

  也许有人会说金庸小说之所以有众多的读者就在于他以写武侠为主,迎合了市民大众的口味,所以才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那么专治写武侠的作家中为什么只有金庸有如此名气?这是与其小说的美学价值分不开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受读者欢迎,一方面是它代表了大众的欲望与潜意识,另一方面是它构筑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审美境界。

  “侠”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民间文化精神。关于侠,能够找到的最早的记载是《韩非子·五蠢》里面的一段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后来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写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以后班固的《汉书》>接着写《游侠传》,唐代王维的《少年行》中也曾写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无论是史传文学还是诗、文,以至后来的小说、戏曲以侠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可见中国人对侠是多么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代表了大众的欲望与潜意识,构筑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审美境界。在侠的身上体现了被拯救的希望,还有就是侠本身那种天马行空、独立不羁的气度、风格,很受中国人的欣赏,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有人说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好像读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哲学,可见其小说不仅仅是以故事情节吸引人,更多的是蕴含了哲学思想和美学意蕴。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同旧小说之处就在于他将侠的气质挖掘得更深、更透、更具美学价值。这里仅举一例,在<笑傲江湖>中,金庸塑造了令狐冲这一大侠形象,令狐冲不仅具有旧武侠小说中侠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优秀品质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更接近于自然的人性,不虚矫、不假饰,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但不管境遇多么困厄,他都能笑面人生,他生性放达洒脱,是一个听任良心自由的呼唤的人,这正是大多数中国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因此,从生活的理想、从审美的要求出发,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对侠的观念、对游侠的诗文、对武侠小说感兴趣,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满足了中国人的这一审美需要。

  2、金庸小说的琴棋书画

  有人说金庸小说是俗文学,这是很片面的,其实金庸小说体现了雅俗共赏的文艺方向。金庸小说的琴棋书画体现了其雅的方面。

  琴:金庸小说涉及的乐器很多,但涉及最多的不过是琴、箫。金庸写乐器不是简单地写,而是揉进了自己的审美感受,读者也通过阅读其作品在迭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慢慢体味出其雅的情趣,从而娱悦身心。还以《笑傲江湖》为例,《笑傲江湖》是金庸武侠小说的书名,也是一部琴箫合奏的乐谱之名。而《笑傲江湖》这部小说又正是围绕《笑傲江湖》琴箫合奏的乐谱展开的。《笑傲江湖》乐谱是由分属正邪两派的武林高手刘正风和曲洋共同创造的,他们两人本来应是势不两立的仇敌却因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走到了一起。{zh1}还是为了艺术,各自放弃了自己原来拥有的一切,临死之前,两人琴箫合奏《笑傲江湖曲》,真可谓声气相投、心意相通,对酬知音、肝胆相照、慷慨悲歌。是什么原因使然?是艺术独具的审美价值呼唤着潜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来看一看<笑傲江湖》的原文:“令狐冲和仪琳在荒山野岭之中疗伤,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渐渐移近......”令狐冲不知是否懂得音乐,却听出了这音乐来得古怪,叫仪琳不要出声。接着:“只听得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这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客有xxx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嫠妇。”有异曲同工之妙,金庸小说中的琴曲是随俗雅化之作。正如《札记·乐记》中所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志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金庸小说中的琴体现了这一点,因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棋:金庸小说中的棋主要是指围棋,在中国古代,围棋是文人雅客的至爱。金庸在《围棋杂谈》中说:“围棋是比象棋复杂得多的智力游戏,象棋32子愈下愈少,围棋361格却是愈下愈多,到中盘时头绪纷繁,牵一发而动全身,四面八方,几百只棋子每一只都有关联,复杂之极,也真是有趣之极。”金庸小说《碧血剑》中的木桑道人就是沉迷着围棋的人,他千方百计地寻找弈友;《笑傲江湖》中梅庄四友中的二庄主黑白子虽是善弈之人却因贪恋古谱而被向问天引得上钩,被骗放了任我行,使之重出武林,引起天下大乱,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迷恋围棋,因为对弈不仅仅是对弈活动,更是审美活动,金庸小说中的围棋体现了人的悟性、人的修养等多方面美学意义。中国人常说书画同源,其实金庸小说中书法与围棋也有密切的联系,正如有人撰文说:“书法有婉转、雄健、飘逸、险奇之说,余韵天成;围棋有边角、腹地、厚实、流畅之论,余韵深远。书者要把握疏与密、背与向、肥与瘦的尺度,不偏不倚;弈者要把握薄与厚、虚与实、势与地的分寸,力求均衡。书宜藏锋逆入力透纸背,笔锋到毫端;棋贵盘马弯弓引而不发,猝发便成定局。习书讲究行云流水,对弈则是步步为营,两者都要意在先行,胸有成竹。好的碑贴,有的端正秀雅,淳朴而凝重;有的峻峭严谨,奇崛而洒脱;有的如飞鸟出林,似惊蛇入草;有的飘逸轻灵,萦回珑玲;各具情趣,各展风采。而那些经典棋谱,或似散文,纵横潇洒;或似论文,严谨有序,逻辑性强;或似古典音乐,激昂深刻,充满力度;或似关西大汉击节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使人充分体味到荡气回肠的阳刚之气;又宛如小桥流水,清新、舒缓,平平实实中见功力,充满老庄的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东方智慧之气。”

  书:金庸小说中的书法写得奇幻莫测、充满诗情雅意。在《倚天屠龙》中,以书法为武功,张三丰则获得了“武林{zz1},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zg}境界,书中说:这24个字,不仅包含了一套上佳的书法,还包含了一套极高明的剑法。这24个字,共215画,因此这路剑法也有215招。张三丰初时写了一遍又一遍,那24个字翻来覆去地书写,笔画越来越长,手势却越来越慢,到后来纵横开阔,宛如施展拳脚一般,每一个字包含数招,便有数般变化。“龙”字和“锋”字笔画甚多,“刀”字和“下”字笔画甚少,但笔画多的不觉其繁,笔画少的不见其陋,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俊逸处如风飘、如雪舞,厚重处如虎蹲,如象步”。

  另外《笑傲江湖》中的秃笔翁、《射雕英雄传》中的曲三都对书法有独到的研究,尤其是《书剑恩仇录》中陈家络与乾隆有关书法的对话,真可谓是风流儒雅,令人高山仰止。金庸小说不但普通老百姓爱看,大学生、研究生爱看,严家炎教授甚至在北京大学开设了金庸小说研究的课程,其原因就在于此吧!

  画:金庸小说谈画的地方也很多,《射雕英雄传》中有黄蓉评画、欧阳锋绘画;《笑傲江湖》中有丹青生钟情于绘画;《鹿鼎记》中有康熙作画;《天龙八中》中有无崖子作画。金庸小说的画吻合了中国艺术意境美的审美特征,让我们看《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评画一段:“黄药师指着一幅泼墨山水,道:‘你瞧!’只见画中是一座陡峭突兀的高山,共有五座山峰。中间一峰尤高,笔立指天,耸入天表,下临深壑,山侧生一排松树,松梢积雪,树身尽皆向南弯曲,想见北风极烈。峰西独有一棵老松,却是挺然直起.巍巍秀拔.松树下朱笔画着一个迎风舞剑的将军。这人面目难见,但衣袂飘举,姿形脱俗。全幅画都是水墨山水,独有此人殷红如火,更加显得卓荦不群。那画并无书款,只题着一首诗云:‘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黄蓉前数日在临安翠微亭中见过韩世忠所书的这首诗,认得笔迹,叫道:‘爹,这是韩世忠写的,诗是岳武穆的。’黄药师道:‘不错。只是岳武穆这首诗写的是池州翟微山,画中这座山却形势险恶,并非翟微。这画风骨虽佳,但少了含蕴韵致,不是名家手笔”’。这段评论告诉我们中国画论中形似与意象造形等方面的关系,那就是既要重形似,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在绘画中体现含蓄美,要达到言有尽而j卷无穷。这样才能做到意
与境浑,意蕴深远。

  3、金庸小说的美食与美酒

  “食色,性也”,有人因其庸俗就避而不谈,有人却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大谈特谈。孔子说:“过犹不及也”,这两者都不好。金庸小说的美食与美酒就谈得不愠不火,浓淡适中,充满了美的意趣。

  首先看一看金庸小说的美食篇。

  金庸小说中既有创造性地写了许多美食佳肴,还有许多充满书卷气的典故,美轮美奂,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金庸小说美食写得最多、最出色的要数《射雕英雄传》。仅举两例:

  (1)二十四桥明月夜

  此道菜就是“火腿蒸豆腐”,冠以一个雅致的名字。书中写道:当晚黄蓉果然炒了一碗白菜、蒸了一碟豆腐给洪七公吃。白菜只拣菜心,用鸡油加鸭掌末生炒,也还罢了,那豆腐却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开,挖了廿四个圆孔,将豆腐削成廿四个小球分别放入孔内,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鲜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却弃去不食。洪七公一尝,自然大为倾倒。这道蒸豆腐也有个唐诗的名目,叫做“二十四桥明月夜”。

  (2)玉笛谁定听落梅、好逑汤

  此道菜乃是“郭靖黄蓉拜师菜谱”,书中写道:“黄蓉笑盈盈地托了一只木盘出来,放在桌上,盘中三碗白米饭,一只酒杯,另有两大碗菜。郭靖只觉得甜香扑鼻,说不出的舒服受用,只见一碗是炙牛肉条,只不过香气浓郁,尚不见有何特异,另一碗却是碧绿的清汤中浮着数十颗殷红的樱桃,又飘着七八片粉红色的花瓣,底下衬着笋丁子,红白绿三色辉映,鲜艳夺目,汤中泛出荷叶的清香,想来这清汤是以荷叶熬成的了。

  金庸小说中的美食不但外观美,烹任的技法也美,而且还贯以动听的美名,这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从金庸小说的美食食谱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美色、美味,更感到了美的情趣,由此可见,美食作为一种文化在金庸的小说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再看看金庸小说的美酒篇。

  张潮在《幽梦影》中有一段关于酒与武侠的精妙论述:“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

  金庸小说中提到的酒有猴儿酒、{jp}贡酒、绍兴状元红等。但美酒得由懂酒的人品。在金庸的小说中,令孤冲爱酒、好酒,是天性本色,《笑傲江湖》中《论杯》一回是酒文化之经典名段。你看:喝汾酒当用玉杯,关外白酒须犀角杯增酒之香,葡萄酒要用夜光杯,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梨花酒呢当用翡翠杯,玉露酒当用琉璃杯,谈说间引经据典,诗词歌赋,杯杯有讲究,无一杯无来处。还借那祖千秋之口道出个饮酒“三味”,那便是“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什么酒杯”。

  祖千秋送上乘美酒,并旁征博引,讲出许多酒学之道,令人大开眼界。书中写道: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便用什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祖千秋指着一坛酒说道:“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zh0}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xx,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诚不我欺”。只听他又道:“至于饮葡萄酒嘛,当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飞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至于这高梁美酒,乃是最古之酒。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 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梁酒了。世人眼光短浅,只道大禹治水,大禹真正的大功在于高梁美酒”。祖千秋拍着一只写着“百草美酒”字样的酒坛说道:“这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大增芳香之气。”祖千秋又道:“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zh0}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欲滴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才可见其佳处。”

  中国酒文化源源流长,自从酒浆诞生的时日起,酒就与人间学发生了关系,留下了动人的篇章。酒是有情之物,酒是才情的同义词,因而美酒催发了人类的想象力,构筑了美酒佳肴、美情美意的美好意境,从而走进了中国文化中的戏剧、小说、诗歌......,这也正在金庸小说美酒篇中体现的审美意趣。

  其实关于金庸小说的审美意趣,值得探讨的还有很多,笔者只不过撷取了金庸小说的部分片段加以粗浅地分析,更深一步的研究,还有待于大家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郑重声明:资讯 【金庸小说中的琴棋书酒_运筹帷幄ZHS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