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垃圾必须分类处理(读者来稿)_思水清田_新浪博客

孔之见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发生,除了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还留给灾区大量随处可见的垃圾。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数字,这次地震已造成440万间房屋倒塌损坏。据专业人士统计,地震产生的建筑垃圾量有可能超过5000万立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约3亿吨。而其他垃圾目前尚无法计算。
  目前灾区正在积极开展重建工作,对灾后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重建必须在清理垃圾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这更是灾后环境治理和恢复性工作的重点。其中,对一些重点区域如交通要塞、工厂厂区、居住聚集地、重要公共场所的垃圾处理,不仅关系到灾后重建,更关系到灾后环境治理与保护,关系到垃圾资源的科学处理和循环利用。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制定并发布的《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试行)精神,结合我们在垃圾处理中的成功经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应该成为一条指导性的原则。
  首先,要对灾区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灾区垃圾中,不管是建筑垃圾还是其他废弃物,其中有可利用的成分,也有不可利用的成分,尤其对于那些工厂废弃物和建筑垃圾而言,更是需要分类区别对待。有需要及时处理的,有需要移动另行处理的,还有些需要特殊处理(如化工厂废弃物等)。对这些物品必须坚持分类集中、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处理,把有用的垃圾集中在一起,集中进行回收再利用;对没有用的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对有放射、污染等危害性的垃圾采取稀释、土埋、分解等手段进行处理。
  其次,要坚持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出要求:一是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二是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三是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四是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破损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五是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六是废弃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七是废钢材、废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这些也为其他类似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科学的范本和处理方式,值得相关部门和当地借鉴采用。
  不管是分类处理还是资源化再利用,都必须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认识要跟上。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但垃圾处理要立刻进行,不管是灾后重建的相关部门,还是对口支援建设的有关单位和部门,对灾区垃圾处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在政策上支持,在原则上讲究科学,突出效果,为灾后重建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技术要跟进。任何一种垃圾处理手段,都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zh1},要确立长期规划。必须对一些特殊垃圾的处理(包括深埋、化学处理等)做到长远规划,万无一失。特别是对那些可能形成环境污染隐患、导致传染疫情、破坏生态平衡的垃圾,要坚持分步实施、科学处理的原则,要有长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确保灾区垃圾处理无害化,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灾后重建垃圾必须分类处理(读者来稿)_思水清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