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风采】“相约一品”访云南古道问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雄- xx ...
【茶人风采】“相约一品”访云南古道问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雄 [原创 2009-08-24 16:28:03]   

本期主题:“相约一品”访云南古道问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雄

节目嘉宾:陈建雄

有关资料:

    余等素爱茶,日久成痴。犹爱龙井之无味真味与铁观音之兰香音韵。九十年代末得茶友送一陈年普洱茶饼始知其陈韵。乃学之不疲、识之不尽、爱之不悔。深感“从来佳茗如佳人”:龙井如初恋清纯美妙;铁观音如情人艳丽醉人;普洱如贤妻相濡以沫。更悟普洱新茶如初恋甘甜中带青涩,随时间之日久而渐入佳境,终生依伴。

    欲求好茶首重原料。然放眼茶市,满街“班樟”、“易武”、“南糯山”等,真假难识而深感迷惑。乃与众茶友成立“古道问茶”茶行,问茶于茶马古道。入深山、跑老林、寻古茶、雇马帮、设厂于澜沧江畔、取云南山泉、严守标准,古法制茶。篆“古道问茶”印为记。无意{zh0},但求最真。时历数载,历尽艰辛。幸得众有志于茶文化事业之茶友鼎力支持,“古道问茶茶行”于丙戌年春,壮大发展为“古道问茶茶业有限公司”。片片风月,满壶烟雨,一份真诚,尽在古道问茶。



-----------------------------------------------------------------------------------------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里,有谁还可以只因为喜爱,就一年有九个月都扎在深山、古道里寻找好茶?有谁开着皮卡到山里的茶农家挨家挨户地收茶,多次翻车仍然矢志不渝?有谁为了鉴别每家不同批次的新茶,{yt}刷上十次牙?这样的人才真的可以称为“茶痴”。

  茶痴陈建雄聊起自己在茶山里的经历眉飞色舞:在思茅的山里,人们虽然都不富裕,但待人真诚热情,遇见真正懂茶的人,他们情愿将家中下蛋的母鸡杀了招待你。在山中的交通工具就是皮卡、拖拉机,这些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就只能用马帮。收茶的时候,经常一个月就能跑9000多公里山路。

  在思茅,具体到哪个山头什么来历,哪里的树有几百年的树龄,茶叶品种如何,陈建雄都能如数家珍。他谈道,山里面住着很多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说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跟他们打交道时间长了,自己也学会了跟他们沟通的方式,现在茶农们说的话他都能听懂。

  他从1998年开始喝普洱茶,一开始也只知道以年份作为标准,没个十年八年,普洱茶不能上台面,仿佛喝不够年份的普洱茶就不懂普洱茶的真谛。现在他知道,市面上的陈年普洱茶99%都是假的,真的也有,不过都在藏家手里,他们不会卖。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存茶,以备现在卖。也有一些陈茶,在约10年前被广东的茶商收集,后来又流到台湾茶商的手中,就不知去向了。

“当我在勐库的茶山上,围着火炉喝着{dy}次亲手采下的、生长在原始森林里古树上的茶,品味着原始的茶种、原始的栽培方式、原始的加工方法做出来的茶,整个人就随着那馥郁的香气和绵长的回甘飘飘欲仙了。”这是陈建雄的生活情趣,古朴自然,而又处于时尚的最前端。用他的话说:“踏遍青山,古道问茶,这是一种生活态度。”

-----------------------------------------------------------------------------------------------------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洱茶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及越陈越香的特性在茶叶界快速升温成为消费投资的热点。由其今年上半年普洱茶经历了狂升、急跌、稳定的过程,更成为媒体、大众的xx热点。各种正面、负面的消息、报告令消费者无所适从。普洱茶到底是一种文化还一种商品?它的价格是炒作还是价值回归?普洱茶要怎么样才是{zh0}的?它的价格如何衡量?…带着种种的疑问,素来爱茶的笔者走访了云浮数十间茶行,然所得的答案大多莫衷一是,难解心中之惑。在朋友的介绍下笔者有幸在云浮田家炳中学旁的古道问茶茶行认识了刚从云南回来的云南普洱古道问茶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建雄先生,并作了现场采访。

  嗜茶成痴入古道

  陈建雄先生既是一名商人,更是一名爱茶之人。他是这样评价普耳茶的,“普洱如贤妻相濡以沫,新茶如初恋甘甜中带青涩,随时间之日久而渐入佳境,终生依伴。”他说,做“古道问茶”这个品牌的目的,就是要将真正优质的普洱茶奉献给懂普洱的有缘之人。

  90年代初,喜欢品茶的陈建雄开始研究茶,学了8年的龙井、铁观音,由于某种原因,他一直拒绝普洱茶。直到1999年在一位朋友家里喝了一款自然陈放了12年的普洱茶,他才真xx出了普洱的陈韵。他发觉,普洱有一种其他茶种没有的特点,它那种陈香和茶气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很吸引人。他说:“它是那种真正的陈香,而不是我以前喝过的普洱茶的那种霉味。喝着它,有一种仿佛走进了一间全部放着古书,散发着书香的书房的感觉,而不是那种四、五年没人住发了霉的房子的感觉。”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留意普洱茶,不断地看资料、看书、不断地品尝,对生品、熟品、陈茶、新茶进行对比。他认为,欲求好茶首重原料。然而,当时的普洱市场比较混乱,满街“班樟”、“易武”、“南糯山”等,动不动就是30年、50年的茶,让人真假难识而深感迷惑。乃问茶于茶马古道,入深山、跑老林、雇马帮、寻古茶。以生产、加工、批发、连锁加盟销售的xxx管理机制,并以“茶墨同馨”为企业文化,继承、拓展、弘扬普洱茶文化,把更多“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优质普洱茶品推介给广大茶友。

  古树野生茶 留香唇齿间

  陈建雄说,古道问茶以做老树茶为主,因为老树茶是野放型栽培方式,根深蒂固,吸收土地深层的自然养份,茶汤有一种茶叶原香的高香,而且有一种往上冲,往下坠的感觉。而台地茶由于是密植型的栽培方式,主要靠吸收肥料的养份,养份相对单一,虽然有回甘、回甜、回香,但它的滋味相对单一,而不像老树茶那样口感丰富。所以,到目前为止,能够收得到老树茶,我们就肯定会收老树茶。因为老树茶在资源性、生态性、环保性和农残性各方面都比台地茶有比较可观的前景。

  由于古树茶山自然生长几百年留下来的茶树不多,所以“古道问茶”公司一年能生产的每个品种的老树茶数量并不多,但他们的经营宗旨是“不求最多,但求{zh0}。”力求做到少而精,宁缺勿滥。

  “古道问茶”:无意{zh0},但求最真

  设厂于澜沧江畔,取云南山泉,严守标准,古法制茶。“古道问茶”从诞生之初就一直信守着“无意{zh0},但求最真”的诺言。陈建雄说,他很喜欢一幅对联——“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他说,我们的经营理念是:普洱茶中每一个品牌都有好茶,我们要海纳百川,吸收人家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改进,将自己认为是好茶的茶叶推荐给茶友,尽量做到无欺。在某种程度上他是一个茶人而不是一个茶商。

  陈建雄为了把古道问茶的事业做好,他穿梭于云南的临沧、思茅、西双版纳三大茶区的古茶山中,不断地向老茶农学习。了解每一个地方的每个地方的叶种、栽培方式、风格特性,并经常向农业大学茶学系的专家请教一些理性的问题,根据采茶方式、叶种的区分、杀青、揉捻程度对茶质的影响、发酵的菌种衔接、发酵的技巧、市场前景、品牌建设等做一个全面的总结,以提高“古道问茶”的整体品位。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一个相对科学的喝茶的方式,一种品位的提高。

  陈建雄说,“古道问茶”{zd0}的特色就是两个字——“无欺”。 他希望“古道问茶”普洱茶遵循一个正道去走,而不是脱离茶质去虚炒。在选料上,每推出一个品种,必须是我亲自上树采茶,亲自炒、亲自揉,亲自晒,然后再开汤以这个茶为标准来生产。”古道问茶”要做出自己的理念——“无意{zh0},但求最真”。他认为,世界上没有{zh0}的茶,只有最贵的茶,{zh0}的茶就是你喜欢的茶。

  他说,我们整个连锁网络都是秉承着一种“诚信”的理念来经营“古道问茶”这个品牌,我就是以“有好茶大家一起分享”的经营理念来吸引同样追求一种高品质茶文化的有缘人加盟,以茶会友,共同将“古道问茶”这个品牌经营好。

  位于云浮市区兴云路田家炳中学旁的“古道问茶”云浮总代理朱小姐告诉记者,她当初被“古道问茶”的店面风格、茶品魅力和公司的经营宗旨吸引住了,认识了普洱茶的真正内涵,之后她做了云浮“古道问茶”的总代理。她觉得,“古道问茶”的经营理念不是只卖茶叶,而是通过品普洱,广交与茶有缘之人,大力弘扬普洱文化。

------------------------------------------------------------------------------------------------------

郑重声明:资讯 【【茶人风采】“相约一品”访云南古道问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雄- xx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