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amwayhaofulai 的 解读《黄帝内经》之3--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 夜卧早期 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 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 秋也氦疾 奉收者少 冬至重病
  蕃――万物昌盛的样子
  秀――指谷物抽穗
  天地――阴阳 天为阳 地为阴
   到了夏天; 午时――阴生 夏至相当于午时――养生,阴阳的气都交汇在一起了
  万物华实
  华――花的意思,万物开花结果(一个字一个词,这是古文的读法)
  天地气交 有阳气,万物才可以开花。有阳气,万物才可以结果。而对于男人来说,能有子,是生子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孩子要形成、养大需要阴血的滋养,所以女子是任脉主胞胎,女子血要足,不能老在那里飘子,对胎儿不好。
  现在的有些女孩子,脸动不动就红,眼睛水汪汪的,看上去很迷人,这样不好,肾阴不固,肾精不收敛,如果收敛气机不足,就比较容易流产。
  天地气交以后,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天地之象,万物是这样。人该怎么做哪?
  夜卧早起
   晚上晚点睡,早晨早点起。这就是夏天的生活状态。
  无厌于阳
  厌――满足,不愿意吃东西。是满足、饱的意思。不饱才想吃东西,饱了,什么好东西都不想吃。
  无厌于阳
   夏天不要怕阳光,因为夏天就是应该外散的
   现在的空调,很热的时候,人们一进空调房间里,人体的自保功能使毛孔闭塞,不让寒气太过分的侵入身体。而空调房间走出去,外面很热,毛孔有全都张开,这样一会张开一会闭合的,捣乱了你的阴阳气机,就会把阴阳的气毁坏。人体不可能没完没了去适应这个感觉,所以就会造成很多人的病症。
  所以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得出汗,如果不出汗就会憋住,憋着、憋着就会憋出病来。所以不要讨厌太阳―――无厌于阳。而且一个人的阳气很足就不会怕热,孩子们可以在阳光低下玩耍,他们不怕热,因为孩子们的阳气很足。只有当气血都虚的时候看到特别热的东西才害怕,这就叫――无厌于阳
  使志无怒
  让志向、神明不要太过于压抑自己,情致上不要压抑自己,就像夏天该出汗就出汗一样,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情致上的要求。无厌于阳 使志无怒 才能使华英成秀
  使华英成秀
  华英――花朵 美丽的花朵才能抽穗结果,就像麦子一样的成长,这样才能使气得泄
  使气得泄
  让自己身体的气得以梳泄。说实在话,夏天就是花钱。该出汗出汗,该花钱就花钱。如果淤滞的气出不去,补什么都补不进来。
  例如;治病,都认为针灸好,针无法补,针灸不是补。真正的补是xx,这种xx不是乱xx,而且人体是一个精品,要很轻的对待他。而针灸是调你这条经脉的元气,没什么东西进去,也没什么东西出来。
  使气得泄 一定要使自己的淤滞能散出来,这样有利于秋天收敛的时候,才能收进东西来。否则,夏天疏散不够的话,秋、冬想补根本就补不进来,所以吃补的东西如果经脉不通畅,补什么都会成为在身体那形成垃圾,吃什么好东西都没有用。如果经脉通畅,就是天天吃窝头照样长力气。这就是关于补药的问题。
  逆之则伤心
  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就会伤心。心主火,就像夏天一样,火为散。如果不让夏天自己宣散,实际上你就伤了人体的人性,也就是火的外散的那个个性。到了秋天,你就会出现咳嗽、感冒、痢疾这些 毛病。没使你的心火变得更足,没有让他充分发挥火的功能,到了秋天就会的病
  奉收者少
  奉――捧着东西送别人。
   夏天如果没有养好,你奉献给下一轮的收(收养)的,就是秋天的东西很少,因为夏天没有让他充分的开泄,没有让他充分的拔节,秋天就一定不会好。
   睡眠的问题就是这样,睡眠为什么重要?你看天地万物就应该懂得,植物要拔节一定是在夜里,就是原先说的演时,就是夜里肺气开始输布全身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是靠深度睡眠来完成的,所以在熬夜也不要熬过三点。如果懂得这些,一定要十点睡觉,这是养生的基本原则。
   这样给秋天的东西太少了,冬天你就会重病。
  这就是中国中医文化的一个特色。就是说;夏天没有输泻过度,很多好的东西就不成秀,到了秋天,就像麦子一样收的全是鳖壳。
  到了冬天,该收藏了。如果夏天谷穗特别丰满藏的是好东西。而夏天没有开泄好,到了秋冬没什么可以藏的,就会重病,人体没什么可收藏了。这个冬天,指的是老年,如果青壮年没有养好,到了老年,无物可收,就会衰老的特别快。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耗,耗散了,仗着自己年轻、身体耗可以耗,夜里不睡觉,拼命的去玩、去上网、去学习、去读书,这就好象夏天的散,但是不会能散的过渡。如果夏天养好了,到了老年,一定会会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