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1-2)(37-38)

第四单元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1-2)(37-38)

2010-04-14 10:05:27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dy}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答【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 合作交流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你喜欢谁?为什么?
   4、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5、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6、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7、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仍”字右边{dy}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二、品读领悟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dy}段
    A、自读。(要求读顺。)
    B、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zx0}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4、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5、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
师总结:从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巩固延伸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小酒馆 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
    阿切尔想到:机器打孔肯动脑
    阿切尔做到:研究造出勤动手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第四单元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1-2)(37-38)】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