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新区46中公开课
今天中午,接到刘老师电话说,下午在46中有化学公开课,于是有机会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课题内容都是酸碱盐的知识点复习。
{dy}节是46中的刘亮荣老师上的,这位老师很年轻,让人感觉很有活力。刘老师首先用自己的一幅厨房中的生活照导课,让同学们说出厨房中跟我们的化学学习相关的物品;然后让同学们设计探究实验来探究一些物质。刘老师的课题选的很好,是“厨房中的化学”。有一年的中考题目就是让考生用厨房里的物品鉴别两种试液,结果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厨房中有哪些物品,当然这道题也答不对这道题了。中考题,一般都很活,联系实际都很强,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增强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在同学们回答了厨房里的物品之后,根据学生设计的探究性实验,提出要求,探究我们每天吃的鸡蛋,扔掉的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被扔掉的鸡蛋壳能不能加以利用呢?要求学生做1分钟实验。这里我觉得,首先选择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不好,因为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到,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了,那么这里就不是探究性实验,而是验证性试验了;其次,一分钟时间太短了,学生不可能完成实验,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且实验准备略显不足,比如药匙太大,导致学生在做试验时,动作明显不连贯。在学生分享了各组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之后,刘老师放了一幅漂亮的蛋雕的照片,接着提出问题,这些蛋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中一名学生说:“用盐酸在蛋壳上画画。”;紧接着,另一名学生说:“应该先在蛋壳上涂一层石蜡,然后把要镂空的地方的石蜡挖掉,再涂石蜡。”显然第二位学生的方法更好,老师总结原因,用盐酸直接在蛋壳上画,很容易把蛋壳弄坏。这里既然讲到了蛋雕的制作方法,老师就应该布置一项家庭小制作——蛋雕,但是刘老师却忽视了。后面,刘老师又讲到了鸡蛋壳的拓展应用,比如: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回答这些应用是否可行?原因是什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一点真的非常好。{zh1},刘老师总结了这节课的收获,不知不觉这节课就下课了。刘老师的课十分精彩,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这节课,刘老师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师生、生生的频繁交流和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老师统计,本节课有32名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真是太厉害了。
第二节是阳光中学的吴本富老师上的,课题是“快胃舒成分的探究”。吴老师通过一组统计数据,全国胃病的发病率导课,以此导出有哪些胃药?这些胃药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创设的情景真实,使同学们感到很亲切,同时认识到化学的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同学做探究实验时,吴老师给每组学生几片药放在烧杯里,这样学生直接就看到药片是白色的,这样学生就不会想到,酸与金属的反应了,我觉得,这里应该买个关子,神秘一点,用纸把药片包起来,让学生猜测,到底是什么物质中和了我们胃液中的盐酸呢?前面得出药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在探究这种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阳离子时,吴老师通过演示金属的焰色反应实验,向同学们讲述了高中的化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点非常好。接下来,一名学生提出了他的疑问:“为什么反应后的溶液中,仍残留大量的不溶于盐酸的白色固体?这些固体是什么?”其实,在前面回答各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时,有一名学生说她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了碘液,发现溶液颜色变成了蓝色,这里,老师就应该就这个问题,告诉大家是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这样很容易就把药品的另一主要成分——淀粉,讲解清楚了。可是,吴老师错失了良机,因此,尽管后来,他花了很长时间,引导学生这种不容物是淀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zh1}只有硬把淀粉往上套。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课堂上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最终上好这一节课。
今天听课,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