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秸秆沼气填料技术要点

引用 秸秆沼气填料技术要点

2010-04-13 20:02:24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引用


                     常规发展沼气时以人畜粪便为主要原料,当人畜粪源严重不足时发展沼气就要以秸秆为主要原料,以秸秆为主料发展沼气能否正常产气关键是要抓好两点:一是补氮调节C/N比;二是原料堆沤发酵降解(发酵的目的是利用高温放线菌将秸秆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得到分解,从而便于沼气xx所利用)。

一、  原料准备(以10立方米沼气池为例) 

1、秸秆:按每立方沼气池需玉米、小麦等秸秆50公斤,即共需500公斤。

  2、绿秸灵(秸秆复合菌)1-1.2公斤。

  3、碳铵:17公斤(或尿素6公斤)。

  4、水:900—1000公斤。

  5、接种物:沼液1500—2500公斤。

二、粉碎湿润:将秸秆铡成3—6厘米,其中玉米秸秆必须揉碎。加水湿润,{zh0}用沼液,湿润要均匀,时间为1天。

三、拌料堆沤

1、将秸秆、绿秸灵秸秆复合剂、碳铵总量的1/3(6公斤)、沼液或水({zh0}混入部分人畜粪便)混合均匀,以用手捏紧秸秆有少量的水滴下为宜,一般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

2、将拌匀的秸秆起堆堆沤,堆宽1.2—1.5米,高1.0—1.5米,高温季节宜矮,低温季节宜高。并在堆垛的四周及顶部每隔30—50厘米打1个孔,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底部留10厘米空隙,以利通气。堆沤时间夏季3—4天,春秋季4—5天,冬季应加盖草苫保温,堆沤6天以上。待秸秆长出白色菌丝,后变成黑褐色即可(不加绿秸灵时发酵时间可适当延长,并要求堆温升至65-70℃后开始降温时进行翻堆,约3天翻一次,共翻堆2-3次,翻堆的作用是调节水分和通气,使原料发酵一致)。发酵好的原料呈黑褐色,秸秆稍拉即断,无臭味,不结块。另外发酵好的原料PH值应控制在6.8-7.5,为防止发酵后的原料PH值偏低,在发酵{dy}次翻堆时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或石膏,用量一般为干料的0.5-1.5%。 

四、投料启动

    将堆沤好的秸秆入池时再加碳铵总量的2/3(11公斤)、并加沼液1500—2500公斤后根据料液浓度补充所需的水分(一般需补水2000公斤左右),待液面距密封口60—70厘米时,用木棒扎4—5个孔,然后封池启动。放气2—3天后在灶具上试火,直到正常燃烧为止。

五、日常管理

1、搅拌:使用2—3个月后,气压下降时,将沼液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从进料口投入池内,进行循环搅拌,时间约半个小时,注意用气时不宜搅拌。

2、补充新料:6—8个月后产气量明显不足时,需补充堆沤好的秸秆150公斤以上。

3、大换料;1到1年半,待产气量满足不了使用后,应打开密封盖,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在池外安全取出浮渣,并抽取部分沼液施入农田,然后将堆沤好的秸秆入池使用。

4、严防加入抑制剂。抑制剂主要指一些重金属离子、农药、辣椒、桃叶等有毒性物质。上述抑制剂入池后将影响沼气的产生。

5、其它管理与以粪便为主料的沼气池相同。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秸秆沼气填料技术要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