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在校园的煤油灯光

    漂移在校园的煤油灯光

    丁麦

我忘不了阿伦河草原上那所公社中心小学。它简陋、平凡,却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它的质朴中,蕴含着深深的文化底蕴,为我们后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每当想起我的同学,想起从那里走出来的后来成为各条战线的精英,我耳畔便响起那块铁板“钟”的当当声,眼前便亮起一盏盏小煤油灯,在每天的黎明和晚上,像紧紧相连的一排流萤,在校园里轻轻漂移,······

这所学校由两栋土平房组成。前边一栋是教室、办公室,后边是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食堂。只有456三个年级,60来名学生。

操场不算宽敞,有两个篮球场大,和草原相连。{wy}的体育设施,是一个(而不是一副)木头篮球架子。两根埋在土里的挺粗的原木上边,钉着四方的篮板,篮筐是粗铁丝葳成的歪歪扭扭的圆圈,不知用啥办法固定到篮板上的。全校只有一个篮球,平时舍不得用,高年级上体育课时,校长才打开大箱子,从里面拿出来,交给体育老师。同学们抢球、投球,经常把篮筐砸歪了,体育老师便蹬着凳子把它弄好。挂在篮球架子上的一块铁板,利用率{zg},那是学校的“钟”,由校长亲自敲。校长有一块固定的石头,敲“钟”用的。平时放在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时间久了,磨得很光亮,棱角都圆了。学校没有围墙,校长敲“钟”时,“当当”的声音在阿伦河草原传出老远。

体育课没玩够,我们10多名住校的男生,除了去做小煤油灯的同学,晚饭后全来到食堂的柴禾垛旁边“撞拐”,即弯起膝盖,用手抱住脚,用单腿蹦着向前,用膝盖和另一名同学的膝盖相撞。愉快的嘻闹声响成一片。

晚自习时间到了,做灯的同学做好了,大家没有老师监督,便自动结束了“撞拐”,回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后,纷纷点上自己的小煤油灯。

看着小灯那比黄豆粒大不了多少的小小火苗,我们心里很亲切,因为这是自己做的。尽管它的光亮,只能照着自己课桌上的书本和作业本。做灯的时候,找一个空墨水瓶。灯的上盖{zh0}是万金油盒,在中间钉个眼儿,穿上一截棉绳,把棉绳伸到瓶子里就行。没有万金油盒,就用小铁片。拿着一角钱,到供销社花五分钱买一墨水瓶煤油,买一个蘸水笔尖,还可以再买四片墨水片。班主任刘清发老师告诉我们,只有用蘸水笔练字,钢笔字才能写得好。他就是这样练的,所以,他的字经常参加县里的书法展览。教室后墙上“东壁诗章”四个漂亮的大字,就是刘老师写的。大字的下边,是同学们的优秀作文和写下的诗歌,誊写在纸上贴墙上的。可惜,煤油灯的光线太弱看不见。

8点半,自习结束。我们端起自己的小灯,一个一个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回后院的宿舍睡觉。宿舍也没有电灯,靠小油灯照明。为了防止风把灯吹灭,大家都得慢慢走,还要用手挡着。次日早上,天还没亮,校长就“当当当”地敲响了起床“钟”。我们点上小油灯,麻利地穿衣、洗脸,停当之后,就端起小灯,从后院走向前院的教室。黎明时分,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我们十多个同学,排列成一排,一个跟一个,整齐的向前走,十多盏灯在校园向前漂移着,每天的早晚都是如此,成了公社所在地这个大屯子的一景。一些早起的农民,很喜欢站在远处一边赞叹,一边观赏。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漂移在校园的煤油灯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