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城市快报】六成大学生患“手机综合征”_梦里燕赵_百度空间

  

  近日,南开大学本科生通过一项校园调研发现,超过60%的学生手机月消费超过60元,超过53%的学生习惯性翻看短信、来电等,部分学生甚至患上了“手机综合征”。

  经济学院的余同学说:“我从高一就开始用手机,上了大学手机更成为最重要的联系工具,无论多麻烦的事情总发短信说,平均{yt}要发上百条。”

  参与校园调研的聂际慈说:“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只有47%的同学坚持晚上睡觉时关闭手机,有46%的同学偶尔出现手机铃声响起的幻听。”

  校园调研组负责人孙天会说,手机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像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具有浏览网页、播放音乐视频、阅读文档、游戏娱乐的多功能“小电脑”。

  调查认为,“手机综合征”有四个明显症状:一是离开手机片刻便坐立难安,莫名焦虑;二是一段时间内手机未响,便会心情低落,伴有间歇性呓语,若铃声突然响起或有震动趋势,便立即抓起手机查看,神色极度亢奋,重症者甚至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无意识动作;三是经常出现幻听,上课时将手机放在桌上随时查看;四是有事无事拿出手机摆弄,使得手机按键乱响。

  调查认为,判断是否患上“手机综合征”,可依据每月话费(大部分用于上网或发短信)账单进行初步诊断。轻度患者——每月话费超过50元;中度患者——每月话费超过100元;重度患者:每月话费超过150元。依此标准,超过60%的大学生患有“手机综合征”。

  接受调查的150名手机使用者中,认为手机使人际关系变亲密的有57人,占38%;认为疏远的有69人,占46%;认为基本上没变化的有24人,占16%。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认为,xx“手机综合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手机回归到最基本的通讯工具,让学生走回真实的情感表达中去,尝试书信、明信片等传统方式进行交流。依赖手机的学生可通过与他人接触,多读书看报减少手机使用次数,尽量将生活重心转移。

  记者 刘晓艳 通讯员 韩诚 城市快报4月14日6版



郑重声明:资讯 【20100414【城市快报】六成大学生患“手机综合征”_梦里燕赵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