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一位设计工程师给李易的一封信!_大嘴李易_新浪博客

今天,搭乘上航某航班自深圳返回上海,遭遇超级晚点。还好的是,上航头等舱候机室食物供应充足,个人空间也很大,坐在宽大的沙发上整理了一下邮件,其中我的助理杨晓明转发的一封邮件引起了我的注意,信件原文来自一位在深圳某消费类电子公司工作的设计师。我觉得他提到的内容很有价值,现将其与诸位分享:

 

杨先生,你好:
 
我是KK。方才给你打过电话,可能打扰到你的工作,不好意思。
 
我在深圳一家电子产品公司负责电子书以及其他一些电子消费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设计。在电子书的功能开方面,我有一些新的开发推进思路,现在将这些想法整理了一下。请查看附件中的内容。10号的时候我在李易先生的博客上留言,说明我希望传给他文件的事情,当时他正在深圳开会,因为事情比较忙就留给我你的联系方式。希望你在看过之后发给李易先生参阅。谢谢。
 
如果李易先生对此感兴趣的话,或者对其中的一些东西有所指教,我将感到非常荣幸,也请与我联系。 
 
KK 2010-04-13 深圳 

 

附:致李易先生的一封信,关于电子书设计的一些想法

 

李易先生,你好:

我是一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外壳设计工程师,对于电子书,我有一些特别的想法,现在我将这些想法写出来。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我将感到非常荣幸。希望这些想法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从而更有力的去开发以及推广电子书阅读器。
 

 

先不说太多废话,直接写我所设想的两个电子书新功能。

一批注功能

(我先说实现方式,再说它的背景以及价值,这样做是希望更直接的进入主题)

目录:
1批注功能的实现方式
2批注功能的背景及价值
3批注功能的运作内容
4怎么运用批注功能进行营销

1批注功能的实现方式
批注将会非常有效的提升电子书使用价值!
汉王电子书也有批注功能,但是他没有将这个功能发挥好。
这个功能应该怎么在电子书中实现,才能让读者愿意写批注?
这才是汉王应该考虑的重点,但是很可惜,(或者很幸运)他没有做深入的思考。
希望让大家写批注,就要让批注能被其他的阅读者看到(同一本书),同时让写批注的人获得利益。
唯有让批注能被大家看到,才能让大家去更积极的对原书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以批注功能的重点不再写,而在于一套完整的系统,让读者顺利地去发布自己的批注,并能方便快捷的下载别人的批注。让批注依附于原书,可以被广泛下载、传阅,让写批注的读者得到荣誉与利益。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写批注,读批注的兴趣与需要。从而成为一个实用的工具,提高电子阅读的使用价值。
(具体的我将在背景及价值一节中详细阐述)

怎么实现? 


读者在电子书阅读器上做批注是这样的:

 

如图:
1读者按批注键
2电子书问,写批注?读批注?
3选择写批注
4屏幕上出现提示语“请点选批注位置”
5读者用笔或者手指在屏幕上点取自己要做批注的点
6页眉出现一个文本框,显示输入文字(或者记录语音,这个下面说到)输入的方式可以用键盘,或者使用电子书所带的写字板
7输入完成之后按批注键
8完成
9写完的批注标记点相连接。
10写完之后,一本书的标记存成一个新的文件,这种文件类似于电影的字幕。他的格式是这样的:
XX页,坐标(XX,YY):批注文字,这种文件可以被任何一种电子阅读器打开,也可以在电脑上打开。它依附于原书。写批注可以用笔在屏幕手写,也可以用键盘。(手写很重要,写批注的时候大部分是文思泉涌的时间,手写会更酣畅淋漓。) 

 

在电子书上阅读批注的程序是这样的: 

 



1下载了一本书,然后再下载这本书的某几个人写的批注
2按批注键
3电子书问,写批注?读批注?
4选择读
5电子书显示所有下载的批注列表
6在列表中选择其中几个批注,每个批注都标明批注的作者
7文件打开,批注与原文一起显示,批注的显示方法是,在批注位置显示一个小符号,以摇动的形式显示在标注位置。(电子书通过批注的格式,读批注位置)
8用笔在屏幕上,点击标注,标注的内容出现
9阅读完毕,再点击批注消失。

上面提到,批注可以使用语音批注,只需要在电子书中带一个录音功能就可以做到,而这个的好处是无穷的。除了可以大大简化一些批注的方式,而且也将极大的增加读文章的乐趣,给读者,批注者以更多的发挥空间。

以上所说的仅仅是一种建议的程序


2批注功能的背景以及作用
批注是给谁看的?给自己?那是备忘录。
批注是给别人看的。是展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感情,可以给后来的阅读者以提示,指引,建议。批注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智慧,是可资赢得尊重和利益的东西,不是写完之后就躺在自己的电子书里面睡觉的。
批注对于阅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如果我们为读者提供平台,他们将非常喜欢为自己看的书写批注,同时看别人的批注。

批注对于读者来说有两个功能:
{dy}看别人的批注,增加对原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有效的去获取知识
第二自己写批注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发挥自己的智慧。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购买了带有批注功能电子书阅读的读者,有三分之一在看书的时候做了批注,然后又把批注上传到相应的网站上,随之,大家在下载原书的时候顺带下载这些批注。那么毫无意义,这将成为一个新的言论,交流平台,成为继网络,手机之后一种新的交流工具。
而且这种工具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是基于书籍而诞生,因智慧与快乐而流传。如此将极大的促进陌生人之间的智慧传递,也将极力的加快我国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智慧的积累与传播。

对于读者来说,看一本书的时候,经常会有看不明白,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的做法是,
{dy}存在这里,不去管他,
第二找高人请教。(这种情况很少见,除非是技术性的书脊)
第三上网查找一下。
但是如果我们的电子书带有批注功能,那么读者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比较方便,
{dy}这个地方别人早就看到过,并查了资料,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写在上面,那么后来人再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可以顺便看别人是怎么解说的。相当于直接请教了高人
第二这个地方没有人写注解,那么,读者就可以在书上,上传批注,如果有人看到的话就会对这个地方进行注解。自己可以日后再看别人对自己批注的批注。

相比较来说,{dy}种情况会更普遍,也更有效。
除了自己不懂得地方之外,在看书的时候看别人的批注,还可以更加有效的阅读原著,因为每个人看书的时候自己的知识面,阅历各不相同,因而看书的角度,理解深度,也会有所差别,现在我们的电子书可以把很多人的批注放在书上,那么读者在看书的时候就会从中看出更多的趣味,知识和内涵,更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地方。这将是启迪智慧的xxx的工具。

(很多人看书是不思考的,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书的重点在哪里,如果有了很多智者的指点,相信这些不思考的人也会慢慢从中看到智慧)
对于技能型的书籍,更是如此,有时作者在写书的时候想当然的写技术问题,无法针对每个人的技术底子,如果有刚好适合的评注的话,那么这种批注将会帮助读者更顺利的学习书中的技术。
(比如,一本介绍软件操作的书,书的内容可能无法顾及一些初学者,对于一些技术底子很薄弱的人来说就无法xx理解。如果有一个初学者花了很大功夫学习完了,也对书中的很多地方针对初学者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了批注,他可以上传自己的批注并说明自己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一个初学者。那么后来再看这本书的初学者的就可以在下载的时候下载他的批注,这个时候,后来人再看这本软件操作的书的时候就会省事很多。因为底子相差不多,关心的问题也很类似,所以问题也就会很相近,而批注中有现成的答案,就会使得他学起来非常有效。)
而在另一个方面很多人再读书的时候抱着好玩的心理,对书中的内容做一些搞笑的解读。这样的解读有时候还有着灵敏的智巧。使读者在看的时候不仅吸取智慧也得到快乐。(我看过很多搞笑的名著改编,写的都非常有意思)
这是批注对于读者的{dy}个好处:使读者更有效的阅读。

你应该有过读书的时候,忽然因文章中的某些段落,而愤怒,而感动,而折服,而鄙视作者的经历,想下那个时间你最想干什么?你一定会骂上两句,感叹两句,甚至流两滴泪,会想见见作者,问问他是怎么想到这么好的东西,会想踹作者两句。
如果看书的时候有批注功能,而你的批注又能被很多人看到,那么你会怎么做?
看书,目的有三种
{dy}种:获取知识(主要指技能)
第二种:获取智慧
第三种:获取快乐
而这三者又是相互融合的。一个人再获取知识和智慧同时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自己的深刻见解冒出来,这些见解总是带着读者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读者对这些也是很骄傲的。但是这些聪明的东西通常只是一两句,零零落落的散在书的各个角落。如果一一把他们写出来,整理好了,然后发表,未免不方便,同时别人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对着原书看)。
而如果我们把批注做成一个依附于原书的文件,打开原书再打开批注,批注就会准确的显示在当初批注的位置,这样便于后来人阅读,也为那些零散在书中各个角落的智慧提供了舞台。有了观众,读者就会非常愿意写自己所想到的东西。
如果他的批注写的好,别人看了之后愿意付费,那么就更进一步的激励读者在原书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是批注对于读者的作用第二个作用,抒发读者的感情,发挥读者的智慧,使其获得荣誉与利益。

批注对于书的作者来说,作用更大,书写书来之后有两个目的:
{dy}抒发自己的感情,见识,和奇思妙想,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获取利益与尊重;
毫无异议,如果有一本书大家对它做了很多评说的话,将会极大的提升这本书的内涵,有助于作者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书,还可以给自己带来新的灵感。
如果一本书大家对它做了很多的评价的话,这本书将被大家所重视,所传阅。这将提升这本书的销量,阅读量。而这可以为作者带来更大的利益,与尊重。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找大量的人来给自己的书作序,做书评的原因。


3批注功能的运作内容

我比较认同金蟾总裁杨洪所提出一个运作理念,建立一个类似淘宝的平台,让各家出版商或者电子书网站,以商家的身份,在这个平台上卖他们的产品。所谓术业有专攻,电子书生产开发厂家,做自己的书库,建立统一的平台,这个比较不切合实际,而且耗费极大。让卖书的卖书,买书的买书。厂家提供相应的市场平台,这会更有效的推动电子书的发展。
那么说,对于我们这些生产,研发,运营的公司,如果电子书出现了批注功能,我们应该怎么去{zd0}限度的推广它,使这个功能能切切实实的提高我们的产品销量,带动图书的下载量,给各方带来更大的利润?
我前面说过,批注必须让大家能够看到,让写批注的人能因为写批注获得荣誉,获得利益。
这样的作用是什么?
单纯因为写批注,不会增加我们电子书的销量。读批注才可以。
这不再单纯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而且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功能。  我们知道读书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些时候我们自己读不透的地方,或者说希望知道别人是怎么理解的,又或者希望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时候是怎么写出来的,参考了什么资料。而我们的电子书提供给读者以这个批注功能可以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读书,从一本书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通达更大的智慧,获得更多的快乐。这样的功能,将会导致一场读书的革命。
这个功能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所以xx的运用这个功能才会完成我们多方合作,赢得利润的目的。
那么为了让读者有更多的批注来读,我们就必须在一开始的时候极力的提倡每一个读者都来写批注。
让他们上传他们所写的批注内容。
加强读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
让读者因为自己上传的批注而获得利益。
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我们的电子书阅读器除了有无线下载功能之外,还需要有无线上传功能,{yt}内上传内容小于多少兆可以免费。而且在上传的时候读者可以设定,如果有人下载自己的批注需要为之付费多少。
电子书阅读器有{wy}标示,就像手机号码一样,每一个人的电子书有一个独特的标号,读者在上传自己批注或者文章的时候利用这个标号,运营商的网络可以自动识别这个标号,从而简化读者上传自己批注或者文章的工序。
与我们合作的书籍内容运营商将在自己的书城上开辟批注专区,每一本书后面有批注专区,里面可以存放各个网友上传的批注,批注分付费和免费两种,上传者可以自己设定自己批注的下载价格。
每一本电子书可以当一个小型的xxx,我们可以将电子书的标号与xxx或者支付宝之类的交易媒介相连接。(或者有其他的办法也是可以的。)
下载书的费用和上传资料的费用自动在操作的那一刻进行扣除,如果自己的批注是设定为付费下载模式,那么别人下载自己的批注也同时也就通过内容运营商向自己的电子书中充值。
(另外我要特别说的一点是,如果批注或者自己写的内容过多,比如使用纯语音进行批注,我们可以建议读者通过网络进行上传,下载。)
毫无异议,这个运作工程将会极其浩大。需要多方联系,合作。

综上所说,电子书如果可以培养大家看书写批注,读批注的话将会对大家带来新的阅读感受与阅读动力,为大家创造出更有价值的阅读工具,这也将会极大的促进大家购买电子书的欲望。而这些将会为我们这些首开先河的功能创造者带来无法想象的市场与利润。这将为我们打造一个常青的行业。
说句题外话,我一直认为,我们中国也可以创造出伟大的电子产品来,我们不应该一直跟随着鬼子们的脚步。

另外一个功能是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暂且就先写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的想法是有意义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的话,请与我联系。 

电子书阅读器的作用应该立足于读书,帮助读者能够更快乐,更有效,更能吸取知识。
之前我看到有一个电子书上带了,手机,GPS,上网等一系列功能。五花八门,功能强大,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可以说,这种产品将会把电子书带向绝路。如果电子书杂合了多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他可能会非常好卖,而这种好卖又会催促大家一起向多功能电子书的方向发力,这将会让电子书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这导致广大的从业者把力量向歪路上使。而忽视了电子书阅读器的根本功能。所以,我看到这个产品的时候心里就在发虚,这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而眼前的情况是,大家都没有向阅读方面用功。这个产品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很可能会在短期内热一把,然后迅速退下市场,{zh1}受伤的是大部分厂商。

目前的电子书除了新潮、前卫,无限获取,网络共联,绿色环保,纸质感受这些特点之外,无法带给读者以新的感受,新的阅读体验。因而它也注定无法受到市场的青睐,成为一个人人必备的工具,如此,它必将在热闹过后,让读者失去了新潮,前卫的感觉,失去了那种无限获取的体验,也不会感到电子阅读器读出了纸质的感受有什么特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新式的可替代的产品出现,那么它将会非常快的褪色。(比如现在正在热炒的Ipad),进入这个市场的从业者都将受到巨大的打击。
当然,即便是没有替代产品出现,电子书也将会在三五年或者更久之后市场下滑,竞争激化,大批厂家受到严重打击,{zh1}只有一两个单独支撑。
而这些只是假设,这些假设建立在,电子书无法带给读者以新的阅读感受的基础上。
电子书会不会昙花一现,关键在于产品,在于产品的功能上有没有突破。会不会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

现在,各方都在发力,召开各种会议,论坛,展出,希望能够尽快催热电子书这个行业。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如果我们再此时推出电子书更为优秀的功能,那么它将会迅速的指引七行业的前进方向,趁着广大厂商运营商的热炒的东风,这种产品将会很快的在市场上产生巨大的震动。
如果不在这个时间创造好的产品,等这阵风过去再发力,只怕就会比较困难。

{zh1}再我介绍下我自己,我是之前曾经做过LED路灯产品的设计。因为对电子行业的喜爱,所以转行,现在在在深圳一家主营电子产品外壳设计生产的公司工作。我希望能用自己一些想法来对我们现有的一些电子产品作出改进,从而使其产生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实现更大的利润。很早以前的时候我就开始想电子书应该怎么才会更能迎合市场,并也写了一些东西,几次打算发给一些电子书的生产厂家。但是一直没有做。

上面这个电子书的批注功能说明不能当做一份策划文案,只是我自己想法的一个大概说明,因为时间原因,其中关于聊天以及如果进行销售没有仔细的说明。等待进一步完善之后我会再发给你一份,也发给其他的一些方案及电纸书生产公司。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请与我联系。我们可以一起继续探讨。当然如果觉得没有用的话,也请告诉我,予以指正。希望大家一起来完善这个产品。希望我们能用大手笔做出一些事情来。

 

KK 2010-04-13 深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超赞,一位设计工程师给李易的一封信!_大嘴李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