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糊涂的艺术_无影灯_新浪博客

我的数学教学生涯从低段在向高段迈进,自己的教师角色也在从“绝不含糊”像“糊里糊涂”慢慢地“进化”着。倒不是我的年级大了我开始犯浑了,这只是我的一种教学方式上的一种改变,一种把由我主宰的课堂,慢慢回归到学生自主的课堂;由主要老师说的课堂改变为学生能说的由学生说。

相信很多老师都在自己的教学中装过“糊涂”,当然这“糊涂”有该有个度,不是所有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可以替代老师的。

一、时机的把握

装糊涂的 时机是老师在课堂上不得不把握的,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老师都是可以装糊涂的,也不是满堂糊涂就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应该注意一个装糊涂的时机。要在恰当的时期装糊涂,才能取得奇效。

如:在教学“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在探究“4610”这三根小棒的时候,老师可以装个糊涂,学生在动画演示时看到这三根小棒很接近,像是能围起来,这时老师就开始装糊涂,“不是再往下靠靠就可以围起来了嘛”为什么西红柿娃娃说“围不起来”呢?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经过了3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已经能够抽象出往下靠之后的图形,这样的糊涂在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再通过演示验证学生的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都可以树立起来。如果这样的糊涂放在“4510”厘米的小棒上就没有思维的必要了,很直观的学生通过视觉就可以看到是围不出来的。这里只要提问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糊涂”了。

二、问题难易度

老师装的糊涂要注意一个“度”,难度太大的质疑是不适合的,学生的思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老师在糊涂的时候要选择一下学生有没有能力去帮老师解释一些数学问题,数学现象。一定要筛选,学生都能解释的“糊涂”不犯,学生都不会解释的“糊涂”也不能犯,这些“糊涂”一定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选取,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下“糊涂”。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时,在计算12+150÷5这样的例题时,你是没有办法进行质疑的,在计算这之前没有涉及这样的运算顺序的教学,学生紧凭课余的积累是无法帮你解释的;但是在学到三步计算时老师就又可以装糊涂了,因为有了两步计算的运算经验,学生可以运用运算法则来解释老师的“糊涂”了。

三、糊涂的程度

糊涂的程度老师也要掌控好,在“糊涂”后,如果发现学生很难帮助“xx”时,老师就应该适可而止了,要“清醒”了,不能这样“耗”着,耗下去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老师预设“糊涂”时都应该做好两手的准备,一种是学生可以帮助老师解决的,还有一种就是学生不能帮助老师有效解决时,老师可以通过媒体设备来完成,让媒体帮助老师解决,这时老师千万不要自己急着脱口而的,这样很难自圆其说。

对于“糊涂艺术”我们要尽量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在“糊涂”更好的展示学生的智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装糊涂的艺术_无影灯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