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藏珍贵{jp}

宫藏珍贵{jp}

2010-04-08 07:38:55 阅读13 评论0 字号: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三羊尊》
高52、口径41.3、腹宽61、底径35.5厘米,重51.2千克。
商代后期(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大口广肩,唇外折,颈上有三条凸弦纹。肩部等距离装饰三只浮雕卷角羊头,间以回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纹饰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眼睛突出,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部饰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圆孔。下部在回纹地上饰六组兽而纹,并有三条扉棱与器肩三羊首错置。分两次铸造而成。先铸尊体,再在肩部铸制单头。羊首边缘,不规则地掩盖着肩上的纹饰,尊内还有从孔道中溢出的连接羊头的铜块。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酗亚方尊》
高45.5、口径33.5、足径22、腹深33.6厘米,重21.5千克。
商代后期(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侈口,通身饰兽面纹和夔纹,肩部四角饰四象首,额上以二夔龙为角,长鼻高举,口边伸出二个大象牙,四面正中饰四个额上伸出二枝杈形冠的兽头,似为鹿首。器身饰八条扉棱,上端伸出口沿外。尊口内有铭文二行九字“酗亚者垢以大子蹲彝。”可知是酗亚为祭祀历代先王和太子而铸造的。酗亚是一个氏族的名称,目前发现这一氏族的铜器多达五、六十件,可见酗亚当为商代一个大族。从出土情况看,其活动中心应在今山东益都地区。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鸟纹爵》
高22、流至尾长17.7厘米,重1.25千克。
西周前期(前十一世纪一一前十世纪中)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立鹤方壶》
高118、径30.5厘米,重64.28千克。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立鹤方壶形体巨大,可谓“壶中{zw}”。其整体呈椭方形,有盖。壶体四面饰相互纠结的夔龙纹,布局均衡对称。两侧腹饰一对昂首、垂尾的鸟。器颈饰镂空有华冠的大龙以为耳。器四角铸以立体有翼飞龙。圆足下有两只作咋舌状的伏虎支撑壶体。壶盖铸镂孔莲花瓣两层,中间一块铜板,上铸一只婷婷玉立的仙鹤,作展翅欲飞状,增加了壶的动态和旋律感。春秋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方壶新的艺术构思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革新精神。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玉云纹灯》
高12.8、盘径10.2、足径5.9厘米。
战国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玉鸟纹樽》
通高12.3、口径6.9、足径6.8厘米。
西汉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玉“畏乐”谷纹璧》
通高18.6、宽12.5、孔径2.6、厚0.5厘米。
东汉
        青玉质,通身赭色浸。璧两面满饰谷纹。璧上部镂雕二螭,螭首相对处为隶书“长乐”二字。螭身盘曲,身上多处有阴刻的细线。璧边缘阴刻篆文清乾隆御题诗一首:“长乐号镌宫,炎刘气蔚虹。如宜子孙式,可匹夏商同。传者妬必有,冯乎恨莫穷。致传禁中语,曰勇异当熊。”末署“乾隆戊申御题”及“古香”、“太璞”二印。玉璧在两汉时期盛行,在汉代墓葬中大量发现,但一般做工比较粗犷。此玉璧雕琢精致,纹饰细腻,排列规则,且镌铭文,为东汉玉璧中之珍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釉堆塑毂仓罐》
高46.4、底径15.3厘米。
吴永安三年
1939年浙江绍兴县出土。构思巧妙,采取堆、塑、雕、贴相结合的手法,在罐上堆成凸雕式的各种动物和鱼虫。罐口百鸟簇拥,引颈展翅,作觅食状。颈部堆塑有楼阙馆阁,楼阁上手持各种乐器的艺人,有的奏乐,有的耍戏,人物神态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颈、腹交界处竖着一块小碑,碑上刻有“永安二年时,富且洋(样),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的铭文。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早期青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洛神赋图》卷之一》
绢本设色,纵27.1、横572.8厘米。
晋?顾恺之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玉镂雕飞天佩》
长7.1、宽3.9、厚O.7厘米。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三彩马》
高77、长83厘米。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釉凤头龙柄壶》
高41.3、口径9.3、足径10.2厘米。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三彩骆驼》
身高87、身长7l厘米。


《《五牛图》卷》
纸本设色,纵20.8、横139.8厘米。
唐?韩滉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写生珍禽图》卷》
绢本设色,纵41.5、横70厘米。
五代?黄筌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剔犀如意云盒》
        正方形,盖面微凸,方形圈足。通体髹黑红二色漆,盖面、器身均雕如意云形纹。器面为黑漆,花纹的侧面露出规律整齐的三层红漆。盒底髹黑漆,正中刀刻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直行款,款下刻“如意云盒”器名款。剔犀是雕漆的一种,做法是用两种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积累至相当的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云纹图案。目前最早的剔犀实物是南宋时的剔犀执镜盒,元、明、清三代继续制作。这件剔犀盒,构图简练,线条粗犷豪放,雕刻细腻工整,红、黑二色漆明朗和谐。是清代剔犀器物中之精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由提梁、壶身、底架组成。提梁自然弯曲,握手处为金星玻璃。曲流。壶盖呈八棱形,粉地菊花纹。肩部八棱形,黄地折枝花纹。壶身八面开光,内饰山水和花鸟图各四幅,相间排列,花鸟画均为中国传统的花鸟题材;山水图皆为设色山水。用笔工整,设色明净。壶底有“乾隆年制”楷书款。下置铜镀金架。造型仿西洋式,美观大方,线条流畅,装饰内容及手法采用传统的中国风格,是乾隆四年(1739年)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制造的。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扁圆形,曲流,环柄,紫砂胎。通体黑漆地识文描金,壶身描金菊花纹,秋虫在花丛中飞舞。盖上饰菊花、竹叶,柄及流饰菊花、蝴蝶。壶底紫砂地,正中阴刻“大清乾隆年制”竖二行篆书款。识文描金是漆工艺的一个品种,识文即为凸起的阳纹,识文描金是在器物上用漆或漆灰堆成的花纹上描金,其纹饰高于漆器表面,更真实、形象、富于三维效果。壶造型精巧别致,描金纹饰华丽富贵,是一件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由翠根琢制而成,局部留有翡色。顶端丛叶中间,雕一椭形深孔。周围肥硕的菜叶有的挺拔直立,有的叶尖下垂,姿态各异。叶上浅浮雕叶脉纹,更显逼真茂盛。菜根上部用深琢加透雕的手法,形成自然围抱菜心状。底部椭形小平足。工匠因材施艺,按质料和翡色之深浅,巧施雕刀。不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而且特意留下的翡色,似霞光映。使白菜更加暗绿可爱。为清代宫廷名贵陈设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崇庆皇太后金发塔》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玉质,系仿宋入画稿设计雕成。描写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的劳动场面。巍然挺立的山峰上,重峦叠嶂,瀑布急涌。在险峻的山岩峭壁上,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姿态各异的众多人物,有的举锤打石,有的挥镐刨砂,有的肩扛杠杆凿石开山等。工匠们以夸张的手法,高超的技艺,琢制出生动逼真的大禹治水的劳动图景。山正面中部阴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篆文方印。背面下部刻有“八征耄念之宝”篆文方印,上部阴刻乾隆《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纪事诗。玉山安置在错金山水纹铜座上,雄伟壮观。为清代巨型玉雕之稀世珍宝。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为夏季举行重大庆典时皇太后、皇后穿的礼服。圆领,右袵、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后开踞,直身袍。通身用捻金线绣九条金龙,在龙纹间以三蓝色绣线绣云、蝠,下摆为彩绣海水江崖及八宝,袖端各绣正龙一条,披肩为石青色纱地,上绣两条行龙。此件朝袍特殊的地方,是有用彩色丝线绣出象征权力的十二章纹饰。按照清代服饰制度的规定,十二章属皇帝专用,此时正是慈禧太后专权时期,她自认女皇,故皇太后、皇后的礼吉服自然出现了象征权力的十二章纹饰。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裳衣,是清代中晚期后妃们十分喜爱穿用的便服之一。圆领,右衽,大襟,左右大开裾,阔袖,直身。明黄缎料,衣身用传统苏绣技法,绣制五彩牡丹及蝴蝶。外围、领口、袖口等处缀以四层色彩、花纹,宽窄各异的织花或绣花辫。并用花绦于左右开裾口边盘制成如意云头,给裳衣以强烈的装饰效果。大襟缘缀五枚鎏金扁圆纽扣。色彩鲜艳,雅而不俗。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三羊尊》
高52、口径41.3、腹宽61、底径35.5厘米,重51.2千克。
商代后期(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大口广肩,唇外折,颈上有三条凸弦纹。肩部等距离装饰三只浮雕卷角羊头,间以回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纹饰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眼睛突出,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部饰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圆孔。下部在回纹地上饰六组兽而纹,并有三条扉棱与器肩三羊首错置。分两次铸造而成。先铸尊体,再在肩部铸制单头。羊首边缘,不规则地掩盖着肩上的纹饰,尊内还有从孔道中溢出的连接羊头的铜块。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酗亚方尊》
高45.5、口径33.5、足径22、腹深33.6厘米,重21.5千克。
商代后期(前十四世纪——前十一世纪)
        侈口,通身饰兽面纹和夔纹,肩部四角饰四象首,额上以二夔龙为角,长鼻高举,口边伸出二个大象牙,四面正中饰四个额上伸出二枝杈形冠的兽头,似为鹿首。器身饰八条扉棱,上端伸出口沿外。尊口内有铭文二行九字“酗亚者垢以大子蹲彝。”可知是酗亚为祭祀历代先王和太子而铸造的。酗亚是一个氏族的名称,目前发现这一氏族的铜器多达五、六十件,可见酗亚当为商代一个大族。从出土情况看,其活动中心应在今山东益都地区。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鸟纹爵》
高22、流至尾长17.7厘米,重1.25千克。
西周前期(前十一世纪一一前十世纪中)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立鹤方壶》
高118、径30.5厘米,重64.28千克。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立鹤方壶形体巨大,可谓“壶中{zw}”。其整体呈椭方形,有盖。壶体四面饰相互纠结的夔龙纹,布局均衡对称。两侧腹饰一对昂首、垂尾的鸟。器颈饰镂空有华冠的大龙以为耳。器四角铸以立体有翼飞龙。圆足下有两只作咋舌状的伏虎支撑壶体。壶盖铸镂孔莲花瓣两层,中间一块铜板,上铸一只婷婷玉立的仙鹤,作展翅欲飞状,增加了壶的动态和旋律感。春秋时期是大变革时期,方壶新的艺术构思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革新精神。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玉云纹灯》
高12.8、盘径10.2、足径5.9厘米。
战国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玉鸟纹樽》
通高12.3、口径6.9、足径6.8厘米。
西汉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玉“畏乐”谷纹璧》
通高18.6、宽12.5、孔径2.6、厚0.5厘米。
东汉
        青玉质,通身赭色浸。璧两面满饰谷纹。璧上部镂雕二螭,螭首相对处为隶书“长乐”二字。螭身盘曲,身上多处有阴刻的细线。璧边缘阴刻篆文清乾隆御题诗一首:“长乐号镌宫,炎刘气蔚虹。如宜子孙式,可匹夏商同。传者妬必有,冯乎恨莫穷。致传禁中语,曰勇异当熊。”末署“乾隆戊申御题”及“古香”、“太璞”二印。玉璧在两汉时期盛行,在汉代墓葬中大量发现,但一般做工比较粗犷。此玉璧雕琢精致,纹饰细腻,排列规则,且镌铭文,为东汉玉璧中之珍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釉堆塑毂仓罐》
高46.4、底径15.3厘米。
吴永安三年
1939年浙江绍兴县出土。构思巧妙,采取堆、塑、雕、贴相结合的手法,在罐上堆成凸雕式的各种动物和鱼虫。罐口百鸟簇拥,引颈展翅,作觅食状。颈部堆塑有楼阙馆阁,楼阁上手持各种乐器的艺人,有的奏乐,有的耍戏,人物神态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颈、腹交界处竖着一块小碑,碑上刻有“永安二年时,富且洋(样),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的铭文。它对研究我国古代早期青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洛神赋图》卷之一》
绢本设色,纵27.1、横572.8厘米。
晋?顾恺之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玉镂雕飞天佩》
长7.1、宽3.9、厚O.7厘米。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三彩马》
高77、长83厘米。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釉凤头龙柄壶》
高41.3、口径9.3、足径10.2厘米。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三彩骆驼》
身高87、身长7l厘米。


《《五牛图》卷》
纸本设色,纵20.8、横139.8厘米。
唐?韩滉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写生珍禽图》卷》
绢本设色,纵41.5、横70厘米。
五代?黄筌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剔犀如意云盒》
        正方形,盖面微凸,方形圈足。通体髹黑红二色漆,盖面、器身均雕如意云形纹。器面为黑漆,花纹的侧面露出规律整齐的三层红漆。盒底髹黑漆,正中刀刻填金楷书“大清乾隆年制”直行款,款下刻“如意云盒”器名款。剔犀是雕漆的一种,做法是用两种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积累至相当的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云纹图案。目前最早的剔犀实物是南宋时的剔犀执镜盒,元、明、清三代继续制作。这件剔犀盒,构图简练,线条粗犷豪放,雕刻细腻工整,红、黑二色漆明朗和谐。是清代剔犀器物中之精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由提梁、壶身、底架组成。提梁自然弯曲,握手处为金星玻璃。曲流。壶盖呈八棱形,粉地菊花纹。肩部八棱形,黄地折枝花纹。壶身八面开光,内饰山水和花鸟图各四幅,相间排列,花鸟画均为中国传统的花鸟题材;山水图皆为设色山水。用笔工整,设色明净。壶底有“乾隆年制”楷书款。下置铜镀金架。造型仿西洋式,美观大方,线条流畅,装饰内容及手法采用传统的中国风格,是乾隆四年(1739年)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制造的。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扁圆形,曲流,环柄,紫砂胎。通体黑漆地识文描金,壶身描金菊花纹,秋虫在花丛中飞舞。盖上饰菊花、竹叶,柄及流饰菊花、蝴蝶。壶底紫砂地,正中阴刻“大清乾隆年制”竖二行篆书款。识文描金是漆工艺的一个品种,识文即为凸起的阳纹,识文描金是在器物上用漆或漆灰堆成的花纹上描金,其纹饰高于漆器表面,更真实、形象、富于三维效果。壶造型精巧别致,描金纹饰华丽富贵,是一件既实用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由翠根琢制而成,局部留有翡色。顶端丛叶中间,雕一椭形深孔。周围肥硕的菜叶有的挺拔直立,有的叶尖下垂,姿态各异。叶上浅浮雕叶脉纹,更显逼真茂盛。菜根上部用深琢加透雕的手法,形成自然围抱菜心状。底部椭形小平足。工匠因材施艺,按质料和翡色之深浅,巧施雕刀。不仅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而且特意留下的翡色,似霞光映。使白菜更加暗绿可爱。为清代宫廷名贵陈设品。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崇庆皇太后金发塔》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青玉质,系仿宋入画稿设计雕成。描写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的劳动场面。巍然挺立的山峰上,重峦叠嶂,瀑布急涌。在险峻的山岩峭壁上,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姿态各异的众多人物,有的举锤打石,有的挥镐刨砂,有的肩扛杠杆凿石开山等。工匠们以夸张的手法,高超的技艺,琢制出生动逼真的大禹治水的劳动图景。山正面中部阴刻乾隆的“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篆文方印。背面下部刻有“八征耄念之宝”篆文方印,上部阴刻乾隆《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纪事诗。玉山安置在错金山水纹铜座上,雄伟壮观。为清代巨型玉雕之稀世珍宝。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为夏季举行重大庆典时皇太后、皇后穿的礼服。圆领,右袵、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属,后开踞,直身袍。通身用捻金线绣九条金龙,在龙纹间以三蓝色绣线绣云、蝠,下摆为彩绣海水江崖及八宝,袖端各绣正龙一条,披肩为石青色纱地,上绣两条行龙。此件朝袍特殊的地方,是有用彩色丝线绣出象征权力的十二章纹饰。按照清代服饰制度的规定,十二章属皇帝专用,此时正是慈禧太后专权时期,她自认女皇,故皇太后、皇后的礼吉服自然出现了象征权力的十二章纹饰。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宫藏珍贵{jp} - 浮生若影 - 浮生若影 的博客
        裳衣,是清代中晚期后妃们十分喜爱穿用的便服之一。圆领,右衽,大襟,左右大开裾,阔袖,直身。明黄缎料,衣身用传统苏绣技法,绣制五彩牡丹及蝴蝶。外围、领口、袖口等处缀以四层色彩、花纹,宽窄各异的织花或绣花辫。并用花绦于左右开裾口边盘制成如意云头,给裳衣以强烈的装饰效果。大襟缘缀五枚鎏金扁圆纽扣。色彩鲜艳,雅而不俗。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宫藏珍贵{jp}】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