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头版新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本周出台_老板周刊_新浪博客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本周出台  

通过稿微调了劳动者合同解除条件、劳务派遣特别规定和法律责任等条款

 

 

  记者日前从xx部门获悉,受各方xx的《劳动合同法》重要配套法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将在本周五(19日)对外公布。届时,国务院法制办将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和征求意见稿相比,在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劳务派遣特别规定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条例通过稿增加了条款,对劳资关系的格局进行了微调——但其本身并没有超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大方向。
  9月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下称“条例通过稿”)。此前的5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曾公布《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相比征求意见稿,条例通过稿条款从45条缩减为40条。此外,这次修改将集中在具体措辞上,主要格局难见大的改动。
  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款是劳动合同法最被资方xx的内容,多被解读为资方不可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为此,征求意见稿列出了14种情形,表明用人单位可在相关情形下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不过这14种情形,本身并没有超出《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范畴,只是对原有条文规定的一种梳理。在曾经参与《劳动合同法》起草工作、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看来,“实际上是掐头去尾,将劳动合同法法条的前提和后果都去掉,剥离出这些条款。除了向用人单位解释了一下原有条文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稿中,这个条款的适用对象不再局限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扩展为所有的劳动合同,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与此同时,针对劳方提出的意见,条例通过稿增加了一个条款,规定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13种情形,这13种情形亦来自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协商解除、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等。“增加这个条款,是为从形式上达到平衡”。郭军说。
  另一个引人xx的是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的特别规定。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公司(Fesco)等企业就曾上书反对征求意见稿中增加的对于劳务派遣的限制。而征求意见稿试图定义劳务派遣岗位。根据征求意见稿,用工单位一般在非主营业务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工作岗位,或者因原在岗劳动者脱产学习、休假临时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顶替的工作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这个定义引起诸多争议。Fesco就认为,草案实质上是进一步缩小了《劳动合同法》对派遣岗位的规定,超出了法定授权范围。鉴于此,通过稿中取消了这个条款,搁置劳务派遣岗位的定义。这被认为是倾向于资方所作的相当有限的调整。
  但与此同时,通过稿增加了对劳务派遣时间的限制。条例通过稿规定,用人单位使用同一被派遣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两年的,须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陈步雷分析,增加这个条款,意义在于限制用人单位长期使用劳务派遣方式,避免其将长期合同短期化。
  此外,在法律责任一块,通过稿增加了一些明确的标准。对于违反规定不制定职工名单的企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至20000元的罚款。违反劳务派遣相关规定的,将由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处以不超过5000元的罚款。对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由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二者承担连带责任。
  有关劳动法专家认为,条例通过稿的格局显示了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劳方强势的谈判能力。但记者也获悉,此次新条例酝酿过程中,以全国工商联为首的资方亦积极参与到全部决策过程之中,这在以往还极为罕见。
  但由于下位法必须服从上位法,新条例“辗转腾挪”的空间的确有限。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表示,相比法律,实施条例只能在操作性和某些细节上做了调整,“不会改变《劳动合同法》的大方向”。
  “劳动合同法是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而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法律位阶决定了条例只能补充和解释,不能改变劳动合同法的任何规定。”郭军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376头版新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本周出台_老板周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