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xx的入门产品是”清调补”大礼包? 也许可以从以下资料找到点端倪:
xx的”清”主要是高纤乐,其中主要成分有西莲壳、沙棘、草莓。最主要的功用是增加膳食纤维,跟麦麸差不多。宣传语说:西莲壳有”纤维巨人”的美誉,是目前世界上为人类所知道的食物中膳食纤维{zg}的食物!每单位的西莲壳含86%的膳食纤维,沙棘果实中的生物活性成份多达190多种,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黄酮类、甾醇类、多种氨基酸等……
在高纤乐中,沙棘是作为功效成分而加入的,但由于它的剂型沙棘粉,根本就不是沙棘鲜果,只是沙棘果榨汁之后的废果渣干燥的粉剂加入而已。 大部分的沙棘活性成分都在果汁里(超市里的沙棘果汁一小瓶450ml卖10块钱左右),干的渣子能剩点有效成分,不多。
还有个清肠胃的东西是活立多健肠口服液,主要成分是低聚糖,是非营养性膳食纤维,促进肠道乳酸菌增生、改善xx的。由于不能被人体降解和吸收,可以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大量使用可以产生腹泻的效果,胃肠功能不佳的人应该避免使用。
低聚果糖这个东西过量服用会引起钙、镁、铁等矿物质过量排出体外(之后才要用矿物晶再”补”回来),造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在临床上有规定,超过65%浓度的低聚果糖注射液是xx药,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首先低聚果糖只有大量使用(10-20克)才能有效,这个剂量可能引起腹泻等消化道不适;其次,虽然使肠球菌等条件性有害菌减少,对于其他有害菌的促进是否大于所谓”益生菌”呢?即便可以只促进乳酸菌生长,那么占人体菌群很大部分的大肠杆菌是否是所谓”益生菌”?因为人体的维生素K 就主要来自大肠杆菌。就算所谓”益生菌”只是这些人提到的双岐杆菌等。其实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双岐杆菌等所谓”益生菌”引起的感染及脓毒血症屡见不鲜,且对丁胺卡那等肠道常用xxx高度耐药。因此,盲目使用”益菌因子”促进所谓”益生菌”是很危险的,可能造成健康的潜在损害,更没有任何xxxxx的意义。就象用造骨蛋白促进骨骼生长,可能促进肿瘤生长一样。( –北京大学 王月丹 博士)
OLIGO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是广东量子生物科技公司提出的,其欧力多低聚果糖的产量也是{zd0}的,但xx却宣称是自己研发生产了低聚果糖,简直拿国人都当白痴。欧力多的浓纯度可以达到95%,xx这个浓度也就是23%,价格比那个还高出一倍多。xx在08年315的活动中是跟欧力多合作搞的,不知是否欧力多就是活立多的供货商,暂时存疑。
—————-
”调”就是争议最多的芦荟矿物晶了。 这个以前我已经有专文剖析过,只简单补充一下,不多赘述。
芦荟矿物晶的主要功效成分是维生素C,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以前认为,VC的毒性很小,即使口服过量,也仅仅发生轻微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等。但近年来的xxxx及动物实验证明,长期过量服用VC,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参阅国内外多种资料,现概述如下:
-美国加州大学报告,凡想增加对感冒抵抗力而长期服VC的人,其体内VC的含量反而减少。这是由于大剂量服用改变了体内VC的调节机制,加速了VC的分解和排泄,一旦停用,可招致停药反应,出现早期坏血病症状,如齿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
-生长期儿童用大剂量VC,可使儿童日后易患骨病。
-已有试验表明,每日口服VC4克,一周后,有可能发生尿路草酸钙结石和肾结石。
-大剂量VC可对抗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导致血栓形成。
-摄入大剂量VC可使其尿中排出量增加,因其还原性可产生尿糖的假阳性反应,有碍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治与确切掌握降糖xx的剂量。
-大剂量VC可降低妇女的生育力,且影响胚胎的发育。动物实验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这种现象。
-VC剂量每日超过了3克时,可导致肠蠕动增加,引起腹部绞痛与腹泻。
-VC与含有VB12的食物同时摄入,可破坏相当量的VB12,而VB12大量破坏后,使人易患贫血。
-高浓度VC静脉注射,可产生严重溶血反应。
综上所述,虽然VC是维持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对防治多种疾病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过量摄入VC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所以必须牢记:切忌滥用。
据2006年10月18日,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芦荟矿物晶所做的检验报告,其中的锌含量为153.2mg/kg。2006年7月28日,沈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芦荟矿物晶所做的检验报告,其中锌含量为83mg/kg,碘含量为975.5mg/kg。而xx的企业标准是,锌含量在80-135mg/kg之间。由此可见,芦荟矿物晶的微量元素含量是不稳定的。
301医院靳医师告诉记者,任何一种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都有一定的比例,某一种缺少了不行,太多也不行。如锌和铜在人体的比例为10:1,摄入的锌多了,会导致体内对铜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如果不补充足够的铜,就会出现铜的供应不足,容易出现心悸,胆固醇发生变化。胆固醇的变化有两种,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而这两种情况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其实,造成这么多人死亡的原因,除了产品不合格外,xx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李肖霖说,在上诉中他着重提出了这一点。
xx的销售彩页如此描述:服用任何草药或健康食品(如人参)都有或多或少的反应,即”好转反应”,中医称之为”瞑眩反应”。服用芦荟矿物晶有20%的人会感觉到明显的好转反应,好转反应并非副作用,而是芦荟矿物晶对人体的xx清理xx和康复作用引起的,有些人从食用当天起就会出现好转反应。但好转反应绝不是副作用,切勿因一时不适而放弃。
而xx”芦荟矿物晶”对xx、xx、清血、美容、胃炎、肠炎、高血压等60多种病具有功效。 以此看来,xx的保健品几乎成了超级药品。而xx申请”芦荟矿物晶”为保健食品时,功能仅是”免疫调节”。
”一些有病的患者受误导,不去看医生,专门吃xx的保健品等待康复,这xx是不正常的。”有些病症不符合吃这些保健食品,因为保健品也可能引起病变。
————————
”补”就是营养餐–螺旋藻糙米麦片蛋白型固体饮料。这三个产品里面从数量上来说{zd0}的就是这个营养餐(这个产品现在在商务部直销管理网站上已经没有批准了,据说是因为配方专利被前总经理廖宗明离开xx公司时带走了,这个暂且不去说它),其中的主要成分按xx官方说明是–植脂末、玉米、黄豆、麦片、麦芽精、 糙米粉、薏仁、莲子、螺旋藻、三氯蔗糖。
先来说说这个植脂末吧,因为如果按国家规定,所含成分按含量降序排列的话,这个就是含量最多的:
植脂末是以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为主要原料。经过混合、乳化、喷雾干燥生产而成的粉末产品。
氢化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反式脂肪酸,又称”逆态脂肪酸”,是经人工催化,向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中适度引入氢分子,从而将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变成易凝固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不仅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还可增加食物的可口程度,让食物外形更加美观。低廉的成本也颇受商家青睐。
但是,营养专家们普遍认为,反式脂肪酸对人的心脏的损害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动物油。早在1981年,就有科学家发现,死于冠心病的人,其脂肪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要高于正常人群。一些{zx1}研究初步表明,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并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若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就会升高血液中被称做恶性胆固醇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还会降低被称为良性胆固醇的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zh1}的结果是让血管变”酥”,失去弹性,最终引起动脉阻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而且这种氢化油的代谢周期长达51天,比一般动物性xx油脂的7天代谢期长7倍,长期摄入反式脂肪酸更会有不孕不育、降低智力、引起脑缺血等风险。
妨碍大脑血液养分供应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降低智力–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进入xx的人要先从这个玩意儿来”体验产品”,被告知要先吃了这个再去给别人分享。
精神、思维的物质基础被破坏掉了之后,反应迟钝的大脑就会比较容易被外来的言论影响也就是洗脑,被灌输什么是什么,这样会减轻上线”指导老师”为新人洗脑的工作强度。 知识链接:低密度脂蛋白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032.htm
——– 再说其中的薏米,这是传统的药食同源的营养食品,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吃得的。 薏米是除体内湿邪的,适用于津液过多、大便溏稀的人群,可以敛湿xx,让多余的水分由尿液排出,也有轻微止泻作用。 但是如果是本来就xx口干、津液不足的人吃了,会使身体脱水加重,血液粘稠度增高,加重xx症状,会增加血栓、心梗、中风的危险。 再看看作为甜味剂的三氯蔗糖:
xx营养餐里现在加的甜味素是三氯蔗糖,这是近几年来才开发普及的一种非营养型甜味添加剂,热量极低,对xx、减少龋齿有帮助,可也没营养。
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验证它的安全性,短期内还没有副作用报告,不过恐怕只是时间不够长而已,因为一项研究致癌性的小白鼠实验就至少要三四年。
之前xx使用的甜味剂就是含苯丙氨酸的阿斯巴甜,2007年苯丙氨酸被证实具有潜在致癌作用,它才随着潮流换了三氯蔗糖来作为甜味剂的。
————
别的成分可以参见我另一篇博文:http://hi.baidu.com/%CD%EA%C3%C0%D6%B1%CF%FA%C6%AD %D7%D3/blog/item/d653c9ecb8607ed3b21cb160.html
这些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视觉外观和口感,骗眼睛和嘴的,但是身体不会因为它闻着香甜、吃着滑爽就买它的账,靠主观意识明示暗示而骗过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迟早要被身体报复的。
这也就从根本上xx了xx所说的”有病可以帮助治病 没病还可以保健”的谎言–这些东西可不是吃了没立时就发病或者在自我暗示之下有点舒服感觉就等于说它没有副作用,吃吃无所谓的,健康人吃这些添加了有害物质的”保健品”,非但不能保持健康,反而会因此而破坏免疫系统,引发疾病。
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