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张亚晨:每一朵花儿都在坚强地绽放
做新华社的女摄像记者,特别是驻外摄像记者,{jd1}是异类中的异类。
我本科学的是俄语和法律,研究生的专业是国际关系,能够成为新华社的驻外记者,是我一直所向往的。工作不到两年,我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如今我成为莫斯科分社的记者刚刚满3个月,回想起去年9月份参加驻外考试、之后又进行的一系列培训和准备工作、特别是驻外3个月以来的工作和生活,实在是有太多酸甜苦辣,因为比起文字、摄影记者和编辑来说,我们的工作特殊,是新华社的首批驻外视频记者,而这份艰辛的工作也因我们这批大部分由姑娘组成的摄像师队伍而变得更加特殊。
今年3月底,我和搭档--来自对外部的英文高手娄琛,顺利空降到了莫斯科--我们强大的北方邻国俄罗斯的首都,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驻外记者生活。
酸:小姑娘也能干这行?还是中国的?
我们来到的季节,正好是俄罗斯大地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藏了一冬的热情和精力在这个时候开始苏醒了,各种活动、各种人物纷至沓来,每天的工作满满的,觉得自己像匹小骡子,托着重重的器材,穿着分不出性别的衣服,挤进在不同的会场,夹在高大的外国摄像记者队伍中,显得渺小而突出。刚开始时,最不能适应的就是外国同行们的诧异、不解的眼光。我和娄琛都是80后的女生,两个"娃娃脸",相较早熟和高大的外国人来说,显得就像高中生,性别成了尴尬的问题。确实,我们在这里几乎从来没见过除自己之外的女摄像师,仅有一次见过一个其他媒体的女摄像师,长得就像男性一样高大强壮,差点也误以为她是男的。每次我们扛着三脚架和摄像机挤在一堆记者中间时,他们都会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眼光,透露着相同的想法:"女的?小姑娘?还是中国人?摄像师?能行吗?"我有几次就亲耳听见有人说:"中国人真奇怪,怎么用女人来干这种工作!",也有人很委婉地说:"这在里中国记者不多见,而像你们这样的女摄像师简直就更少见了,{jd1}很突出!"
就连我们社里都有男同事们都说:"你们知道摄像师有多苦吗?那可不是像写稿一样,得要体力!你们女生可得有心理准备呢。"起初我们还挺在意的,也感觉很委屈,虽然不觉得是侮辱,但是我和娄琛在国内时,工作上一直是很自信的,而来了这边,扛起来这份工作之后,却被同行看不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难道女生就不行?来都来了,还能打什么退堂鼓!逐渐的,我们新华社女摄像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俄罗斯的重大新闻事件现场,这些同行们也慢慢熟悉了我们的面孔,特别是我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谦虚的求教精神、友善而不失体面的相xx式,逐渐得到了这些同行们的肯定,而对于那些异样的眼光,我们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已经不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心情了。
甜:工作的成绩和同行的肯定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新华社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试验基地,而且成功案例相当多。就拿我本人来说吧,工作至今,负责过新华08、新媒体业务、进行过文字报道工作,由于各种工作和新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的自学、实践和培训,现在对以前基本不懂的金融、网络技术、移动通信业务等方面的知识,虽然只及皮毛,但是也算有所了解了。就电视新闻报道而言,我和搭档所学的专业与电视新闻沾不上边,以前也从来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是通过去年近3个月的集中培训和工作3个月的实践,我们现在已经能熟练操作摄像机、使用编辑软件了,能够各自独立完成拍摄任务。拍摄的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发稿量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稿件得到了编辑部的肯定。对于题材的选取、拍摄的内容、镜头的设计以及主体的提炼都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想法,可以说是越来越专业化了。现在我还经常想:去年自己还是个只会看电视的人,而今年就变成了做电视的人了,这个转变真有意思,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而且能更加全面的掌握新闻规律、了解新闻业发展了。
本来我们一直都觉得性别是个严重的劣势,但是工作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还发现了女生在工作中的一些优势。俄罗斯毕竟是一个受西方文化影响深重的国家,特别是在礼仪方面还是比较将就的,虽然我们也遇到过几次比较粗暴的对待,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对女性是很尊重的,有时候在抢机位的时候还会给我们这些小姑娘让点地儿,也不好得随便挤你,或挡你。遇到媒体不太多、或是不太紧张的场合,有的好心人还会帮我们插音频线、放置三脚架,遇到问题,还会帮我们解决或提醒一下,看到我们中国小姑娘干着他们这些强壮的男性才能干的活,他们有的也朝我们投来钦佩的眼光,而我们也经常被当地媒体作为现场的又一亮点,频频出现在他们新闻报道的记者反打画面中。我想,这也算是对我们工作的接受与肯定。
苦:摄像师工作的就要吃苦
摄像师的工作很辛苦,对于这一点我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真正干起来了,还确实不是一般的辛苦。
摄像师要有身体优势,这一点{jd1}重要,虽然我接近1米7的个子在中国女生当中已经不算矮了,但还是不能跟很多高大强壮的俄罗斯摄像师相比,而娇小一些的娄琛就更惨了,为了尽量缩小身高差距,她每次拍摄采访都得穿高跟鞋,仰着脖子,踮着脚尖,真是受罪啊!经常一场会议下来,我们都腰酸背痛腿抽筋。
当然,体能更重要。有时为了拍三分钟的镜头,我们就得耗{yt}。例如拍总统会见,安检特别严格,提前3小时就得排队等候安检。六月中旬刚刚举行过的上合组织峰会时,我为了拍xxx总书记抵达莫斯科的画面,足足在机场从下午4点等到了晚上11点。而有时高访活动安排密集的时候,经常连着拍好几场活动,根本没有时间吃饭,有时连水都喝不上一口就得赶到另外一个会场等待安检。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体力,别说拍摄了,连器材都扛不动。当然,就算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体力,长此以往,铁人也要倒下的,所以我们的经验是:干粮和水一定要带,抓住空档就休息。
为了抢新闻,很多时候记者间也是会发生不愉快的,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没少经历。娄琛就因为不小心碰了旁边的某摄像师,差点被此人推倒在地,就差没动手打了。我有次在梅德韦杰夫总统官邸拍会见中国某部长,当时场地特别小,媒体特别多,而{zh0}的几个机位全被人家的官方媒体占领了,我们就只能很小一块固定区域内拍摄,而且不准使用三脚架,我为了不被后面的记者挡住,同时又不挡他们的,就只好跪在他们的机位前面肩扛拍摄,但是高度确实不够,我只好直起腰来,结果刚一直起来,就被后面的摄像师一把按在了地上,严重影响了我的拍摄,当时我怒火中烧,但在这种场合下又不能发作,而且会见时间极短,就三分钟,等我拼命抓了几个镜头后,会见结束,后面的人也不知所踪了。类似这样的情况虽然不多,但是每次遇到都让人很恼火,不仅影响工作质量,也影响工作心情。
目前,整个独联体地区只有我和娄琛两个专职的视频记者,很多新闻都跑不过来。电视新闻报道对于大家来说也是新鲜而陌生的。我们的工作重点是配合文字记者的报道,但是很多时候文字记者的文稿不适合电视新闻使用,所以我们还得重新修改。有时候我们也xx自采,文稿都自己写。因此,我们等于做了3倍的工作量:拍摄、写稿、剪辑。工作忙的时候经常半夜三更才能睡,有时为了等一篇重要的文字稿,我们通常是最晚才能休息的记者。
辣:每个画面都经典
除了硬新闻,俄罗斯也给了我们很多热辣的社会新闻题材,这类新闻我们爱拍,受众也爱看。例如我们拍的俄罗斯时装周的系列报道,美女与华服让我们大开眼界,服装大师们的杰作以最近的距离展示在我们面前,仿佛触手可及。模特们的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亮相,都成了令人陶醉的美景。还有我们拍的《莫辜负大好春光:俄罗斯新人结婚忙》,新人们拥吻的热辣场面、亲朋好友们载歌载舞欢腾气氛,那幸福的笑容、欢快的歌声、飘飞的白纱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浪漫的镜头。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美丽的风景、特色的人物,新闻因它们而生动,而我们的镜头也有幸抓住了这些经典的镜头,使它们成为了一条稿件的点睛之笔。我们这些女摄像师,用自己细腻的镜头语言、用女性独有的情感灌注其中,不断发掘出这个国家的独特美景和这个民族的性格特点,制作成电视新闻大餐,供给我们的受众享用。
很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作为一名新华社的视频记者在这里看新闻、拍新闻、做新闻。虽然工作压力大,很辛苦,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出来的记者,一定会很优秀,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女摄像师,就算是异类中的异类,也将会成为优秀中的优秀!
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娄琛:在俄罗斯做视频记者 苦累与快乐并行
娄琛
娄琛-红场阅兵式我扛的机子
在克里姆林宫拍摄梅德韦杰夫与梁光烈会见
在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累的有点衣冠不整了
娄琛-与央视的摄像在俄xx委员会外
几个月前,我还在总社三层大平面的办公桌上伏案写稿;几个月后,我扛着摄像师的"枪炮"奔走在俄罗斯的各大新闻现场。短短的时间内,工作形态发生了改变,但记者的角色没有变。从3月份驻外到莫斯科分社以来,我已经独立或合作完成百余条视频稿件的采制工作。对视频记者来说,新闻的拍摄、采制、编辑和撰文一肩挑,样样都要熟练掌握。但女摄像在俄罗斯可是不多见,所以我跟同事私下开玩笑说,在全俄罗斯甚至独联体地区,我们可能都是屈指可数的"人物"。现在的我,跟许多女视频记者一样,抛弃了女孩的一些行头,穿上宽松的便装长裤。从开始不好意思在爷们堆里钻来钻去,到现在坦然地竞争,跟男同行们抢机位,虽不是科班出身,但一直在不断改进视频报道的手段和角度。而在视频报道的探索之路上,酸、甜、苦、辣一锅烩的生活也别有滋味。
酸
做视频记者,任务重的时候,拍东西真是要拍到手酸、腿酸、腰也酸。如果碰上出差,更是超负荷"暴走"。几个月前,到靠近黑龙江省的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出差采访,带着六七十斤的摄像机、录机、新闻灯、三脚架和电脑等设备,飞越了七个时区,一路只能请同去的男同事们帮我拎一些行李,在这里,真心地对他们说声谢谢了。
苦
摄像师不好做,女摄像更不好做,为了拼抢新闻,被推、被拉、被挤、被扯头发,甚至被"整体挪移",有些经历很不愉快。一个人采访的时候,拍完需要的采访和空镜,有机会出镜时已是一脸憔悴,衣冠不整。但视频记者需要在新闻的现场,需要在新闻的最前端,无论工作环境怎么恶劣,都需要无畏地勇敢前行。
辣
很多时候,好的新闻画面稍纵即逝,为了好的机位,为了好的角度,很多记者是不惜代价。每当这个时候,不好意思、扭扭捏捏是要不得的,干这行的,就是要"辣"一点。
甜
甜的时候是稿子得到编辑部好评的时候,或者观众称赞的时候,心里真是甜滋滋。再苦再累,如果工作成果得到认可,立马又生龙活虎地投入到下一场恶战中。
几个月下来,积累了一些视频报道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和不足之处。视频报道中,摄像是{dy}环节,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鉴于女摄像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这里把个人经历粗粗地整理一下,酸甜滋味,与大家分享。
一、细心准备 因地制宜
视频稿件的质量高低非常受现场环境的限制,所以在报道不同新闻事件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
在拍摄俄罗斯"五一"劳动节游行时,我和分社其他的视频记者提前研究游行路线和各个队伍的特色,分社领导比较熟悉路段和往年的游行情况,也跟我们一起研究{zj0}拍摄时间、地点和角度。游行队伍中,有一队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组织的游行队伍,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而另一队是俄罗斯共产党的支持者,大红色的旗子非常有冲击力,针对不同的队伍,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拍摄策略,达到了较佳的画面效果。
在5月9日拍摄红场阅兵时也是如此。之前得知有500多名记者要到现场,摄像师岂不得占一半以上?!心里不免紧张。为了保证画面的丰富,我与另一名视频记者张亚晨和报道员屈海齐分别在红场两侧和红场外的桥上架设摄像机,红场两侧的机位分别拍摄参与阅兵的方阵和武器的入场和出场,桥上的机位拍摄从红场上空飞过的飞机编队,这样阅兵中重要的、好看的镜头都被我们捕捉到了。
像以上提到的重大新闻事件,每次都要提前预估现场环境,有必要或者有可能时要提前去现场查看,做到有备而来,才能会满意而归。而对于一些定期的活动,比如俄外交部每周的例行记者会,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俄外交部的发布厅较小,只有一个长方形的谈判桌,加周围一圈座椅,每次我们都提前至少半小时到场,才能得到较好的机位。但如果近期有比较重要的新闻事件,摄像师数量会增多,则需要更早赶到发布厅。如果我方记者要在会上提问题,必须提前提交申请,并跟外交部新闻局确认是否可以提问,若得到允许可以提问,摄像师须做好准备,注意拍摄我方记者提问的镜头。
对于不同种类的新闻事件,在拍摄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也不一而同。如时政类新闻,在拍摄握手和合影镜头时,一般只能肩扛,因为握手仅有几秒钟,稍纵即逝,有些时候还得考虑到摄影记者是否会挡镜头,肩扛式拍摄能保证摄像师能自由活动,快速跑位,如果用三脚架拍摄的话,会比较受限制。而如果不上架子的恶化,只能提前多多练习肩扛式拍摄。我的经验是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有机会的话就倚靠着墙,眼睛卡在取景器上,右手把柱手柄,左手托住机身,反复演练才能达到不断改善拍摄的稳定性。
讲到因地制宜,这就跟莫斯科当地的一些特点有关了。莫斯科的雨水天气较多,很多户外的采访都需要带好防雨罩或者雨伞,保护机器。但有时赶上斜风细雨时,雨水还是会打到镜头上,影响画面效果。
另外,莫斯科的交通堵塞出奇地严重,很多时候需要提前一个半或者两个小时就出发,以免耽误采访。但有一次采访外交部记者会,路上拥堵迟到了三分钟,我到俄外交部时,一楼大厅的入口已经关闭,我带着机器冲到看门的xx前,央求他让我进去。开始xx秉公执法,态度强硬,看着表说我迟到了3分钟,会议已经开始了,但我跟他说,这场会议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请他容许我上楼去看看,如果会议开始了我就自动退出。xx无奈,只好示意我赶紧去看看,我一溜烟儿跑上楼,刚好赶上发言人从楼梯往发布厅走,我就在他进门前几秒钟冲了进去。这次尽管达到了目的,还算侥幸,但不能指望每次都能幸运地赶上发言人也迟到,还是要打好提前量,提前到场。
二、想方设法
突破限制
在俄罗斯境内拍摄,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限制,有时需要想出各种招数,应付各种拍摄禁忌,拿到想要的画面。
红场是俄罗斯政治生活的中心,也是最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但红场平时禁止摄像,即使摄影也不能用过于专业的器材。但每每采访路过红场时,都有拍摄的欲望,因为这个地标性建筑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活动时景色也不同,值得拍摄,为积累素材所用。有一次在红场外拍摄完俄罗斯博物馆免费日的活动,需要从红场上拍摄俄罗斯历史博物馆的外景,但我刚举起摄像机拍了两个镜头,马上就有便衣上来制止。幸好,我有所准备,已经把之前拍摄的卡从机器上取了下来,只留下一张空卡,以防他们让我把拍摄的内容删掉。不过那个便衣还好,看我们关了机器就走了。另外,还有几次,我只能坐在红场附近停车场的石墩上,将机器放在腿上"偷拍",画面效果竟然不错。不仅是红场,拍摄俄罗斯的国家杜马、外交部、银行、xx局等政府机构的建筑外景都要冒一定风险。对此,我们每次都量力而行,以免惹到不必要的麻烦,但每次也是尽力而为。
4月8日,拍摄俄罗斯总理普京首次给国家杜马作报告,我们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杜马,但无奈还比我们有起得更早的"鸟儿",早早就排队等上了。杜马的报告厅只开放了二楼的一个斜角,六七米的距离挤了十几个摄影师和助手,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挡在了我面前,稍微好点的位置已经没有了,我软磨硬泡才在两台大摄像机中间辟出一个狭小的空间,开始只能将就着先拍着。估计普京的讲话可能较长,我就琢磨着寻找机会,后来在一个摄影记者用电脑发图片的空隙,借他的梯子,拍摄了较为稳定些的画面。
在拍摄梅德韦杰夫会见上海合作组织国防部长时,俄总统新闻局工作人员表示,禁止将三脚架带入会场,但这场会见前,梅德韦杰夫与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单独见面,经过与总统新闻局的负责人协商,他们同意我们将脚架带入双边的会见厅,这样就保证了画面的稳定性。
今年四月份,拍摄伊拉克总理访俄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但到达总统宾馆后,俄方通知说发布会因时间安排取消,有些记者得到通知后就离开了。但我们看到伊方的车队还在宾馆院内,伊官员应该还在宾馆,所以我们坚持盘问是否可以进入,经过一番交涉,俄方终于同意我们进入宾馆采访。后来证实总理的记者会取消,但我们在饭店"逮"到了伊拉克外长,做了专访,如果当时轻易相信俄方的话离开的话就会错失这个采访机会了。
三、不畏艰险 勇敢前行
在许多新闻事件中,好的摄像位置非常有限,如果能占到位子则当仁不让。在莫斯科拍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时,我的机器挡在了一名俄罗斯摄影师前面,为了xx障碍,同时又不影响我拍摄,他能双手扶着我的腰部,试图把我"整体挪移",但为了拍到合影的画面,我只能抗拒挪移,岿然不动!
做摄像师有时还得做必要的牺牲。5月份,拍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给无名烈士碑献花,因为场地有限,花园的铁门一开,记者跟一窝蜂似的挤上前去,我勉强挤到了个位子,但旁边的卫兵坚决不给我一点点多余的空间。为了能拍到总统迎面走来的场景,我只好把脚架拉到最长,举过头顶,左手扶着架子,右手托着摄像机,才能拍摄到梅德韦杰夫,但不过一会儿就胳膊酸疼,后来只能把脚架架到脚上,结果拍摄完毕,好端端的鞋子也瘪了。不过为了节目,也值了!
在拍摄5月9日红场阅兵时,我旁边的摄影师屡次示意我挪动摄像机,我的机器挡着他拍摄红场建筑全景,但如果我挪了,那我就拍不到全景,所以我就摆出一脸无知的样子,置之不理,后来他也没办法。在很多拍摄场合,不断地听见有人叫"姑娘!""女士!",我意识到可能挡他们镜头了,但我需要完成拍摄任务,所以也顾不得他们的推挤、拉扯和喊叫。
其实,跟其他摄像同行,有竞争,也有合作,在保证自己画面构图正确时,会适当照顾一下同行们。有时,在挪动机位拍摄不同角度时,凤凰卫视和俄罗斯几家电视台的记者会帮我拿着音频线,以免被踩;在光线不好的地方,脚架架高了,调水平就得踮着脚尖调,俄罗斯的同行就帮我查看,有时也跟他们互相交流色温、白平衡是否合适;在叶卡捷林堡采访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时,与澳门澳亚卫视的摄影师抢位子,后来他只能无奈地说,"你也真逗,一个女孩扛个大家伙,还跟我们抢位子,真可以!"
虽说是视频战线的新兵,但我们在新闻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为我社的视频报道加把火。有时苦于自己个头太矮,体格不够强壮,只能努力克服身体条件的劣势,不断改进技术,完善角度,让镜头活起来,使报道有影响力。视频报道的路上有苦有乐,更充满挑战,唯有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