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现象1:B超主机的影像正常,电脑工作站软件操作界面的采集影像闪烁不定,且覆盖一层垂直的带状干扰。对比两机器的影像,在电脑工作站软件操作界面上的图像与B超影像源的实时采集影像相似。
检查排障:
因为是电脑工作站上的影像有故障,我们猜测可能是影像源和工作站之间的传输连接不是很好。通过检查与微机工作站相连的B超主机后部信号输出端口,旁边的COMP-VIDEO(复合视频)、BLK/WHT(黑/白)接口均与其接口不匹配,插拔了目前的S-VIDEO(s端子)发现影像仍无改变,s端接口连接良好,询问操作人员得知并无他人动过这些接口,所以我们排除了硬件连接方面的原因。
出现这种故障让我们怀疑是否是电脑工作站PACS软件本身的问题呢?因为故障之前几天工程师刚对PACS软件进行了升级。电脑工作站使用的采集卡为osprey-230是一款采用DMA模式的视频采集卡,支持PCI-X总线结构,查看电脑设备管理器中没有发现硬件错误。我们退出蓝韵公司的软件(该公司提供的图像采集卡和软件)直接进入采集卡vidcap32的界面,并选择软件滤波(进入开始-程序-ospreymultimediacapture-vidcap32-options-videoformat-advancefeatures-softwarefilter),发现采集卡本身显像和经过软件处理之后的图象一样存在闪烁现象,可见在在软件处理之前已经出现问题,至此我们也排除了蓝韵公司的软件的原因。
排除了连接和PACS软件的原因,因为工作站上能隐约看见影像源的实时影像,可见影像能够传输到工作站,只是传输和显示的方式与影像源有所不同,由此我们怀疑图象格式设置或许存在问题,同样进入vidcap32界面后,通过菜单options进入videosource的videostandard发现目前的选项是NTSC-M,而改选择为PAL-BDGHI后,采集的实时影像与影像源的实时影像xx相符,故障排除。
原理分析:NTSC是正交平衡调幅制,PAL为逐行倒像正交平衡调幅制。PAL和NTSC是两种不同标准的电视制式,PAL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主要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NTSC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6,主要用于美、日国家和地区。
我国采用625行的隔行扫描制,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每场扫描312.5行。奇数行的{zh1}一行是半行,偶数行的{dy}行是半行,对于复合同步脉冲,从奇数行向偶数行过渡和从偶数行向奇数行过渡是有区别的。从奇数场场结束到偶数场开始,奇数扫描行只有半行。而偶数行结束到奇数场开始,偶数场{zh1}扫描行是整行。在场同步结束后也有不同,偶数场场同步结束处,就有行同步脉冲出现,而奇数场场同步结束,过半行后才有行同步脉冲。这样,经同步分离得到的两场的场同步信号的起始相位是不同的,这样的场同步脉冲去触发显像管的扫描电路,就不能保证奇数行和偶数行正好嵌套,有时可能造成奇、偶扫描行重叠,产生并行现象,使图像的清晰度下降。为了保证隔行扫描的奇、偶扫描线相互嵌套,在场同步脉冲的前后增加了前、后均衡脉冲。而PAL和NTSC的奇、偶场扫描的先后正好相反,我院诊断仪影像源传出的信号是PAL制式的,在工作站故障发生时设置的接收的标准却是NTSC制式,所以增加的前、后均衡脉冲不同,从而奇数行和偶数行就不能正好嵌套,显示的影像就不稳定且有带状干扰2。
故障现象2:开机一段时间后自动死机并显示出错信息机器温度过高。
检查排障:仪器死机一般可能是CPU板有故障,或者仪器的电源板散热不良或灰尘过多引起CPU过热,需要调整3。我们根据iu22诊断仪的使用说明,知道仪器的空气过滤器太脏造成内部温度过高而死机。根据使用说明单击Continue键,诊断仪在30分钟内自动关断电源,关闭电源后,检查空气过滤器,发现过滤器太脏,我们将其取下,清洁后安回,死机现象xx,故障排除。
检修心得:通过对飞利浦iu22两例故障的分析排除,使我们认识到:现代诊断仪结构复杂,与影像PACS结合后更是增加了维修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医学工程业务人员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加强对于视频采集、网络传输和软件操作的认识。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