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原理与分类-ZOL博客

在中,显示面板薄膜,是由很多个小栅格组成的,每个栅格受一个电极控制,通过改变栅格上电极的电压状态,就能控制栅格内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控制光路的通断。彩色的LCD是利用三原色混合可以显示不同颜色的原理。在彩色的LCD中,每个像素由三个这样的栅格构成,这三个栅格前面分别有红,绿,蓝的过滤片。这样,通过控制栅格的电极,来控制栅格光路的通断,再通过颜色过滤片,过滤出红色,绿色,蓝色,通过这三种颜色组合出不同的色彩。这就是LCD的基本显示原理。
  那么照射这些栅格的光源从哪来呢?有透射式,反射式两种。透射式在屏幕的后面有一个光源。在平常应用液晶的时候,总是说液晶要接背光,那么这个背光就是透射式LCD的光源,那么透射式的LCD就可以不需要外部光源,例如笔记本的LCD液晶显示器。另外一种是反射式LCD,它需要外部提供光源,靠这种反射光来工作。
  还有一个名词,叫做电致发光(EL),它是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一种发光现象。电致发光片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做成的一种发光薄片。它具有超薄,高亮,高效,功耗低,抗冲击,寿命长,多种颜色可选择等优点。这种薄膜片也可作为LCD液晶屏提供光源的一种方式。
  一般有TN型,STN型,TFT型。TN型LCD分辨率很低,一般用于显示小尺寸黑白数字,字符等,广泛应用于时钟,电话,传真机等等。Super(超级的)Twist(扭曲的)Nematic(向列) ,这是STN型,
电流过大时,会产生虚影,电流太小,又会降低对比度并丢失移动画面的细节。而且随着像素的增加,驱动电压也相应提高。所以STN型LCD很难有很高的分辨率,一般应用于一些对图像分辨率和色彩要求不是很高,小尺寸电子显示产品,如移动电话,PDA,汽车导航,电子词典。TFT型LCD是在STN型LCD基础上,增加了一层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阵列,每一个像素都对应一个薄膜晶体管,像素控制电压直接加在这个晶体管上,再通过晶体管去控制液晶的状态,控制光线通过与否。TFT型LCD的每个像素相互独立,可直接控制,单元之间的电子干扰小,可以使用大电流,提供更好的对比度,高亮度的图像,而不会产生虚影和拖尾现象,同时也可以非常xx的控制灰度。TFT型LCD响应快,显示品质好,适用于大型动画显示,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显示器,液晶电视等产品,目前在手机,PD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手持设备广泛应用。
  另外,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一个控制器,这个控制器有的是与LCD显示模块集成在一起的,这个整体的模块应该叫做LCM,另一种是没有带控制器的LCD显示器,它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外接一个控制器,或者有的主控制芯片(比如S3C2410)内部集成了这样一个控制器。


 


郑重声明:资讯 【LCD显示原理与分类-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